书城历史海盗之谜
3474600000013

第13章 历史上著名的海盗(3)

同年8月,他们就在印度洋上幸运地遇到了莫卧尔王朝的财宝运输队,船队很庞大,但由于距离太远,他们没能追上前面25条宝船中的任何一条。正当大家充满沮丧之际,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了地平线上——“冈依沙瓦”号是当时莫卧尔王朝最大的船,装有62门大炮和500名枪手、600多旅客以及50万块金锭和银锭,水手是“幻想”号的4倍。尽管如此,艾弗里还是毅然决然地指挥着小小的“幻想”号冲了上去。13岁就出海的艾弗里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再加上他那天生的判断力使得“幻想”号很轻易的就抢到了上风头,迎着“冈依沙瓦”号的乱炮“幻想”号开火了,并准确的击毁了“冈依沙瓦”号的主桅。当印度人乱成一锅粥时,海盗们登船了,经过约2个小时“甲板战”,懦弱的印度船长宣布投降。

巨大的战舰“冈依沙瓦”被一艘海盗快船击败了!印度史学家卡菲·汉评论说,“这是印度的耻辱!”这件事彻底激怒了莫卧尔王朝六世皇帝奥兰扎布。对富有的皇帝而言,损失的巨额财物并不莫卧尔王朝六世皇帝奥兰重要,他不能容忍的是这条船是在麦加朝圣归来时被劫的,这完全是对神的亵渎。奥兰扎布皇帝一方面向东印度公司索赔,一方面要求英、法、荷军舰为其护航,一怒之下还逮捕了50名英国官员。从此以后,亨利·艾弗里就成了大英帝国的头号通辑对象。

1696年,掠夺了大量财富的艾弗里海盗集团决定收手散伙,但集团中的许多人都是一踏上英国土地就被绞死了,只有艾弗里逃脱了,在大量财富的陪伴下安度晚年,但再也没有人见过他。有人说他隐居在了都柏林,还有人声称在他的家乡普利茅斯看到过他。他揭竿而起的誓言使他成为英国及其殖民地的失业海员和低工资的可怜人心目中的英雄。文学作家丹尼尔·笛福写道:“在穷人的眼里,艾弗里把自己抬得俨然如一国之尊,并且很像一个新的君主国的开国者。”亨利·艾弗里的故事被编成剧本在伦敦皇家剧院演出,获得了极大的轰动。

丹尼尔·笛福的名著《辛格尔顿船长》(又译为《海盗船长》)中的辛格尔顿船长就是以艾弗里为原型为塑造的。在小说的结尾,辛格尔顿船长忏悔了自己的所做所为,隐居在伦敦的郊外,与好友威廉及他的妹妹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也许那时的人们希望海盗船长亨利·艾弗里也有这样的美好结局。

武装民船

武装民船也叫私掠船。17世纪末,当时的欧洲各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动用了包括“鼓励海盗袭击它国船只”在内的一切手段。各国虽然在表面上都义正严辞的宣布与海盗势不两立,另一方面却收罗这些海盗为己所用。武装民运船队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表面上他们接受皇室的“委任状”(也就是私掠许可证),执行保护商船的任务,而实际上他们经常以”保护”

为借口打劫非本国的商船。他们和海盗之间在行为上是没有什么明确划分的,一个在英国被捧为英雄的民船船长,往往是西班牙通缉的头号海盗头目,由于这个原因武装民船在当时也被称为”海盗的学校”,很多著名的海盗船长都是从武装民运船里走出来的,托马斯·图即是如此。

印度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王朝,又名蒙兀儿王朝、莫卧儿帝国,是巴布尔建立的印度朝代。该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是统治者是有突厥血统的蒙古人,是帖木儿的后裔,是1526~1858年间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教封建王朝。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一直到第六任奥兰扎布统治时期是莫卧儿帝国的鼎盛时期,疆域达到顶峰,经济繁荣。奥兰扎布皇帝驾崩后,莫卧儿帝国开始衰退。18世纪初的莫卧尔王朝还非常强大,直到1739年对波斯战争失败后,才沦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傀儡,并于1858年最终成为英属殖民地。

弄假成真的海盗——基德船长

观点:从成功的私掠船主到被处死的海盗船长,基德的后半生充满了惊险和刺激,虽然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这也许正是他自己所追求的生活。

基德船长是美洲名声最响的海盗,也是后世最有名的海盗之一,他的名字出现在各种电影、小说、漫画上,甚至成了海盗的“代名词”。但其实他在史实上只是个“悲剧英雄”。

1645年,基德在苏格兰出生,他漫长的航海生涯是从少年时就开始了,当他20岁移民美洲时已经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及高超航海本领的船长了。1689年英法开战时,他应征入伍,并驾驶着武装民船在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一带同法国人作战。英勇的基德屡建战功,回国后成为英国海军英雄,甚至还得到英国女皇的亲自嘉奖。后来他在美洲娶妻生子,并购置房产。

到了1695年,基德已经50岁了,但他厌倦了乡下(那时的美洲在欧洲人眼里是不值一提的乡下地方)那种舒适、平静但又平庸的富商生活,这时候,英国政府再次征召他成为武装民船主,他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表示自愿为伦敦当局效劳。

由于基德上次的服役记录非常优秀,包括海军大臣在内的四名权贵决定联合赞助他的这次私掠行动。基德在他们的赞助下,建造了一艘长38米、配备了36门火炮的三桅帆船,命名为“冒险号”。贝洛蒙勋爵在纽约为他招募了150名水手。贝洛蒙特勋爵和基德签署了协议,规定基德每一笔“收入”的65%归投资者,基德自己分15%,剩下的归水手,基德还拿到了由首相佐莫斯勋爵签署的特许证,授权他可放心大胆地袭击并没收敌方商船。当局还授权他抓捕四名情节严重的海盗头子,其中就有亨利·艾弗里和托马斯·图(此时托马斯·图已死,只是消息还没有传到英国)。

1696年12月,基德乘坐“冒险号”出发了。出发时,他满以为凭着自己多年的航海经验,及这么强有力的靠山,必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和财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冒险号”在驶向考默恩及默希拉岛的途中,船上有30名水手因得热带病而悲惨地死去,基德不得不在当地重新雇佣水手。这重新雇佣的水手中,有好多人原来就是干海盗出身的,给以后的形势发展留下了后患,而基德此时却一无所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整整9个月的时间,“冒险号”一无所获地整天飘荡在海上,却没能遇到一艘可以劫掠的货船,水手们开始怨声载道。而后来雇佣来的海盗水手则乘机极力蛊惑、煽动大家去当海盗。事实上,想到那几位给他赞助、对他寄以厚望的权贵,基德心里也有点着急,其手下水手们也胁迫他开展海盗活动,为了稳住局势,基德无奈之下被迫驶往红海。1697年,基德让手下在他的船队桅杆顶部挂起一面红色的海盗旗,并在红海袭击了一支来自默卡的船队,然后又抢劫了一艘来自亚丁,但挂着英国国旗的贸易船,劫掠了船上所有的供给。水手们把俘虏用绳子吊起来,逼迫俘虏说出钱柜的下落。然后,基德把抢来的财物平分给了水手。

“夜路走多了,难免撞见鬼。”基德的海盗行径终于有一次撞在了枪口上。他的“冒险号”首先击毁了一条商船的主桅,接着又与迎面冲来的护航兵舰对射,这时他突然发现对方竟然升起了米字旗,基德猛地一下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他袭击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当场和他作战的竟是英国皇家海军!基德赶快撤退了,但“冒险号”还是被对方认了出来。

这次袭击和抢夺事件,不管他是否自愿,就事实而言,他肯定违反了当初他与赞助人的约定(基德拿的是武装民船的私掠许可证,这种私掠许可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袭击非本国船只,而不能打劫本国船只),而且从法律上讲他犯下了海盗罪。

愤怒的东印度公司和皇家海军回航后马上向英国政府递交了遇袭报告,英国政府立即宣布基德船长不再受法律的保护,而且取消了当初颁发给他的“私掠许可证”。此时的基德船长有口难辩,被打上“海盗”的烙印。从此他和过去一直被他追捕的臭名昭著的海盗头子亨利·艾弗里一起,被排上了海盗通缉令的前两名。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坚信“只要回到英国解释一切,那都会好起来的”。

被逼无奈的基德只能继续在海上游荡,并劫掠新的猎物。1698年1月30日,他袭击了由一艘由英格兰船长指挥的三桅帆船,当基德和他的全体水手杀上这艘重达500吨、配有10门火炮并装满了从孟加拉国带来的丰富战利品的大船时,才知道船上运的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珍宝。后来,海盗们把这些战利品中的绝大部分变卖,因为基德急需要现金支付给他的水手们。

基德的这次袭击在印度和英格兰同时激起波澜和怒气,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威胁英国,要对其在印度的分公司进行报复。而此时的基德一不做二不休,不但藏起了钻石、金子等珍贵财物,还把那条装备先进的三桅帆船占为己有。这次的疯狂抢劫,甚至惊动了英格兰国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基德劫掠了大量的商船,在极短的时间内,积聚了巨额的珍宝。在以后的历史资料中,甚至说他积累了价值几十亿的宝藏。当然,直到他的宝藏被找到之前,所有的数字都只是猜测。

1699年,离家三年之后的基德在拉丁美洲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停了下来,同年7月到达波士顿港口后,他给在波士顿的贝洛蒙勋爵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这位勋爵的支持,并答应为此他愿意向贝罗蒙特勋爵交付40万英镑。贝洛蒙勋爵口头承诺,保证基德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享有完全的自由,但当基德和他的水手一踏上陆地,就马上被逮捕进了监狱。在收回了几份可以做为证据的文件后,撇清了自己的贝洛蒙勋爵派人抄了基德的家,但只找到1111盎司的黄金、2353盎司的白银,以及一磅多的钻石,其他的宝物被藏在了哪里无从得知。

1700年2月,基德被带回了伦敦,他在监狱里度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由于能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被贝洛蒙拿走了,只有无数被他劫掠的船主的指控,最后基德以海盗罪和谋杀罪被判绞刑。当局同意他的妻子到监狱与丈夫做最后的诀别。会面中基德悄悄塞给他妻子一小块羊皮纸,然后又低声地说了些什么。在外面观察的看守们马上注意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秘密转交,并没收了那个小羊皮纸团。

拿来一看,纸团上只写着四组数字:44—10—66—18。

1701年5月23日,基德与其他7名被判绞刑的囚犯被带到了绞刑架前,当轮到基德受刑时,绞索架上的绳子突然被扯断了。趁此机会,基德连喊冤枉,他还向在一旁执法的法官提出,愿意用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来换取生命。

但这个建议被拒绝了,执行官用一根粗大的绳子把基德第二次吊了起来。

为了恐吓其他的海盗,基德的尸体被涂满了柏油,用铁圈固定后绑在泰晤士河边的柱子上。一待就是好几年,到后来经过泰晤士河的人们只能看见一个阴森恐怖的骷髅架子立在那儿,因为鸟儿已把他的腐肉全部啄食光了。

海盗“黑胡子”——爱德华·蒂奇

观点:爱德华·蒂奇是个彻彻底底的亡命之徒,他不屑于用官方的外衣来掩饰自己凶残的海盗行为,他追逐财富,敢于冒险,为人残忍粗暴,向往毁灭。在这个黑胡子海盗看来,海上行驶的一切船只都是他的猎物。

“黑胡子”爱德华·蒂奇可以说是现代海盗形象的真实演绎,他有一脸黑色而浓密的络腮胡子,一只眼睛戴着眼罩,完好的那只眼睛深陷且充满野性和侵略感。他精力充沛、食欲极佳,整天酒气熏天,浑身散发着刺鼻的臭汗和火药的怪味。他喜欢戴着达达尼昂式的夸张帽子,一年四季穿着鹿皮靴,宽阔的双肩披着佩带,肩膀上还总是落着一只悠闲的鹦鹉(《加勒比海盗》中的骷髅船长肩膀上停着的是一只猴子)。他是17世纪初最有名和最具有势力的海盗。

1680年,爱德华·蒂奇出生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该市面临爱尔兰海,岸上的年轻人对航海术和驾驶船只都非常精通。当时的英国正与多年的海上竞争对手西班牙处于交战状态。于是,英国政府便默许一些武装民船在海上进攻和抢劫那些过往的外国商船(其目标主要针对西班牙商船),年轻的黑胡子最先就是在这样的武装民船上当了水手。

1713年,“英西海战”落下帷幕,西班牙战败,大英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随即“三角贸易”开始兴起,为英国带来源源不断的金钱,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变得非常富有。在这样的贸易氛围中,很多武装民船都转换了角色可谓如鱼得水,成为了海盗船,好多水手成了职业海盗。到后来,他们竟不但抢劫别国的商船,就连本国的船只也不放过。于是,整个加勒比海成了海盗们的自由狩猎场。“黑胡子”爱德华·蒂奇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始了他惊心动魄的海盗生涯。

黑胡子最早是在当时著名的霍尼戈尔德船长那儿当水手,他忠心耿耿地跟随霍尼戈尔德船长干了两年。后来在加勒比海上,霍尼戈尔德船长成功地抢掠了一艘从非洲到美洲贩卖奴隶和运送珠宝的大商船,那是一艘配备了36门火炮的三桅帆船。当时,船上除了有数量众多的奴隶之外,还满载着黄金、银子和宝石,霍尼戈尔德船长把这艘船弄到手之后,就作为酬劳转送给了爱德华·蒂奇。

黑胡子把这艘战斗力极强的大商船重新命名为“安妮女王的复仇”号,开始自立门户。

黑胡子刚开始时默默无闻,但他第一次出航就一举成名。1715年,他指挥着“安妮女王的复仇”号初航时就找上了普通海盗不敢惹的英国皇家海军(当时的海盗们打着为女王陛下服务的旗号,不会轻易与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交战)。当时在港内停泊的英国海军战舰一看竟然是英国海盗攻击英国战舰,大吃一惊,迅速出港截击。黑胡子驾着“安妮女王的复仇”号船避开对方的炮击,瞅准机会全速前进拦腰撞在了英国战舰上。这种接近自杀的亡命徒做法把英国皇家海军们吓得目瞪口呆,一时间反应不及。而黑胡子手下的海盗们则趁机举枪向甲板上疯狂射击,英国官兵死伤惨重,在惊恐中狼狈逃窜。

爱德华·蒂奇的疯狂让他的名字一炮而响,人人都知道了“黑胡子蒂奇”的名号,大西洋沿岸城市陷入“连皇家海军都无法确保安全”的恐怖之中,整个大西洋沿岸来往船只只要听到这个名字无不望风而逃。这一年,对黑胡子来说,是他“海盗事业”上的转折点。

英国政府派出英国皇家海军去追缉爱德华·蒂奇,他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令追捕他的英国海军无功而返。过了两年,当这事渐渐被人们忘却时,他又悄悄地冒了出来。从此,北至弗吉尼亚南至洪都拉斯之间的航线上,所有来往船只几乎都在他的抢劫范围之内,好多商船成了他的囊中之物。经过了长达18个月的疯狂抢劫,黑胡子战利品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