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宝之谜
3473500000020

第20章 综合篇(4)

故宫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而故宫内的房间更是多得数不清,据说就连故宫的总管也从来没有搞清楚故宫究竟有多少间房子。有人说,故宫有9999间房,也有人说,故宫的房间应该有9999间半。那么这半间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半间是指文渊阁楼下西头的那一小间。虽然小间的面积很小,仅有一座上下用的楼梯,但它却仍然是一整间。文渊阁曾是存放《四库全书》的处所,为了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所以才一反紫禁城房屋多以奇数为间的惯例,采用了不讲对称的偶数--6间。但又为了布局上的美观,西头一间建造得格外小,看起来似乎是半间房。所以就有了9999间半的说法。近年来,为了弄清楚故宫的房屋到底有多少间,有关方面曾进行过实地勘测,但结果也只是说共有8600余间,而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封建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享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生活。“三宫”为故宫中路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皇帝的妻妾众多,被选入宫的女子一旦失宠,有的便被打入“冷宫”。而关于“冷宫”的位置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乾清宫、长春宫;另一种说法认为“冷宫”并没有固定地址,凡是关禁王妃、皇子的地方都称为“冷宫”。根据一些文献记载,明、清时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好几处。明末天启皇帝的成妃李氏得罪了权势赫赫的太监魏忠贤,便由长春宫被赶到御花园西面的乾西。光绪皇帝的珍妃被慈禧关在景棋阁北边北三所(现已坍毁),就在现在能看到的珍妃井西边的山门里,那也算是一处“冷宫”。

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在故宫的三大殿院内是没有古树的。有人说是怕隐蔽于树丛中的敌人威胁皇帝的安全。也有人说三大殿院内不种树,主要出自烘托意境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外朝三大殿,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从位置上说居整个外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

为了突出这组宫殿的威严气势,建筑上采取了许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内不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植树。当时人们去朝见天子,进入天安门,经过漫长御道,在宽阔的广场中行进,就会有一种无形的、不断增长的精神压力,最后进入太和门,看到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这种精神压力达到顶点,这些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对臣民所要求的。

如果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那么绿荫宜人的环境就会破坏朝廷的威严氛围。不过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考证。

故宫不但房间多,而且“门”也多,但是我们往往会被许多“门”字困惑,为什么故宫各门匾中楷书“门”字末笔直下至底而不向上勾?据说这种写法始于宋代。

南宋迁都临安后,玉碟殿失火,有大臣上奏说是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有勾,属火笔,因此招火,建议将匾额全部烧掉,另写新匾,门字末笔都不能勾起。从此以后凡书写宫殿匾额的“门”字,其末笔都直下而不勾。据说明太祖在南京命中书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詹希原写太学集贤门匾,所写楷书“门”字的末笔勾起,明太祖大发雷霆说:“我要招贤,你詹希原要闭门,塞我贤路!”遂下令斩之。原来门字末笔起勾还有关门之意。

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本身就是无价之宝,在它身上蕴藏的很多谜团,或许有一天能够大白于天下,或许永远都没有答案。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之谜

观点:十二生肖铜像曾经是圆明园的标志之一,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但是在圆明园遭遇英法联军抢劫后,它们流失到了海外,至今仍然有5件下落不明。有人说失落的兽首已经不存在了,有人说它们仍然存在于世,只是被私人秘密地收藏着,还有人说其中的龙首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台湾,只是短期内不会亮相。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即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建筑面积达到了16万平方米,园林内有风景百余处之多,是清代着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园经过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共150多年的经营之后,园中有宫殿和亭台楼阁,有热闹街市和农村山庄,也有仿照杭州西湖景色所建的风景名胜,还有一些仿古的诗情画意建造等,这些建筑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结晶,更是古建筑和文化的典范。除此之外,圆明园还收藏着许多稀世珍宝文物、图书和艺术杰作,集中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不但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和艺术馆。虽然现在我们无法看到当年圆明园的样貌,但是曾经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将其称为“万园之王”。

圆明园本是皇家园林,所以为了追求多方面的乐趣,乾隆皇帝还在长春园北界引进了一区 欧式园林建筑,就是俗称的“西洋楼”。

在西洋楼景区建有十二生肖铜像喷泉,它曾是圆明园的标志之一。十二生肖铜像喷泉,全称为“十二生肖报时喷泉”,是在乾隆年间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的。十二生肖铜像高50公分,头部为铜质兽首,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中空连接着喷水管。兽首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十分精细,就连铜像上的动物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眼、鼻、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褶皱也都表现得十分细腻。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系专门为宫廷所炼制的合金铜,含有许多贵重金属。这种合金铜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的铜是相同的,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盘坐,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扇形喷水台南北两岸的12个台岸上,喷水池的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用三块巨石雕成的蛤蜊。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它们按中国十二生肖规律排列,每隔一个时辰,即今天的两个小时,代表该时辰的兽首就口中喷水,水呈抛物线状注入池中。在子时时分,也就是23时到次日的1时,鼠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丑时时分,牛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正午12点整,除马首继续喷水外,其他十一个动物铜像的口中也会一起喷射水柱,刹那间场面极为壮观。因此,只要看到某一个生肖头像口中喷射水柱,就可知道当时的时间,简直就是一座独一无二的“水力钟”,堪称计时、园林和雕塑中的奇观。一位曾目睹过喷泉全景的西欧传教士称喷泉可与凡尔赛宫及圣克劳教堂的喷泉并驾齐驱。

据说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有浓郁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是当他讲方案讲给乾隆听后立刻被否了,乾隆皇帝觉得裸体女性雕塑有背中国的伦理道德,所以勒令郎世宁重新设计,后来才有了这十二生肖铜像。还有一个小插曲是:当时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大清竟然没有一个工匠懂得青铜器的制作方法,后来他和众工匠查阅典籍,费时费力最终圆满完成!

1860年的10月,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以及大量艺术精品、宫廷典藏被抢劫至海外。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英法联军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永远也无法说清。除了抢劫之外,英军还在园内到处纵火,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付之一炬,据说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都不熄灭,烟云笼罩在北京城上久久不散。1900年,圆明园再次遭八国联军洗劫。至此,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现在,人们到圆明园遗址海晏堂是圆明园内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的花园,胤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圆明园已经初具规模。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曾经用“圆明”作为自己的佛号,并法号“圆明居士”。他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清明,完美明智。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他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法号“圆明”。

雍正即位后,逐步拓展圆明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皇帝在位60年,也不断斥巨资扩建圆明园。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仍未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看到的就是“海晏堂”西洋楼的残石断柱。

十二生肖兽首被劫掠后,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人们都无法得知它们的下落,直到其中几尊铜像陆续出现在拍卖会上,人们才又重新寻到它们的踪迹。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鼠首、兔首于2009年2月在法国一家拍卖行拍卖,以底价900万欧元亮相,最后以1400万欧元成交,但是由于拍卖引起了巨大争议,目前两件兽首仍在法国私人收藏家手中;铜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则至今下落不明。

虽然有5件铜兽首已经回归,但是它们的身上却留下了历经劫难不可磨灭的印记。猴首铜像的右颊有一个明显的凹痕,那是英法联军掠夺时拿枪托砸击的凹痕;虎首铜像内部原来连接喷水管的榫卯处已经残破,左眉弓上也有一个明显的凹坑,两侧外张的胡须如今也仅剩下短短的一根;猪首铜像的顶部有一处凹坑,那也是侵略者用枪托砸击的凹痕。

除了已经回归的5件兽首,以及亮相的鼠首和兔首外,龙首、羊首、蛇首、鸡首和狗首五件兽首多年来一点消息也没有。有人认为下落不明的5件兽首很可能在当年侵略者的抢夺中已经被毁不存在了,所以这么多年来才一直没有它们的消息;也有人说它们仍然存在,只是被某个私人收藏家秘密地保存着,暂时没有现身而已,或者是正躺在某个静静的废弃的角落里,等待着被人发现。

十二生肖兽首自从被英法联军掠走后,已经在海外流失了140多年了,虽然有5件已经回归,但仍然有5件下落不明。如果它们仍然存在于世,希望我们能够早日得知它们的下落,同时也希望它们早日回归,让十二生肖兽首能够重新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