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我的自传1
3472400000003

第3章 03 贪吃的我

姐姐给我说过一件事,是我所忘记的。

姐姐说,我小时候,看见别人家的油疙瘩,就闹着非要吃。姐姐不知是生气我的丢人,还是不想让我跟人家要,负气的回家,说亲自给我炸油疙瘩。那时姐姐不知道几岁,反正个子还够不着锅台呢,竟真的给我炸出了油疙瘩,似乎也没放盐。

要证明小时候我是个吃货,那例子还真不少。有一次,我和妈妈走到仙叶大姑家,大姑家刚好蒸好馒头,包着甜甜的红豆。仙叶大姑被我认为是村里蒸馒头最好的,大姑问我吃不吃,我犹豫了一下说不吃,然后妈妈就带着我往家走,走了几十米,我偷偷跟妈妈说,我想吃馒头。妈妈问我,那你刚才为什么说不吃。我说,我还以为大姑会再让我一次呢。妈妈就笑着,领着我回去吃我心爱的甜甜的馒头了。

还有一次,我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非要去别人家吃。就由西向东吃了一路人家,问谁家还有饭,到了运杰家(运杰,同龄玩伴),吃过之后,妈妈问我饱了没有,我说没有。谁知出门没走几步,一弯腰就吐在了他们院子里的大理石板上。可见,小孩子是不知道饥饱的,或者对饥饱没有概念。

由此,我想起了初中时,当时住的邻居。那是在辉县,我们租的别人的房子,是个三合院。我们租的是堂屋,还有一个西屋、东屋。我说的就是西屋家,住着一对老年夫妇,非常和善。有一次他们做的疙瘩饭,注意不是面疙瘩汤,而是那种玉米小颗粒,弄成的玉米疙瘩,通常的玉米疙瘩只有汤圆大小,不过他们家的自然与众不同。那天早上他们做好之后,就给我们家端来了一碗,我看到那么大的碗只放下四五个玉米疙瘩,这么大的疙瘩连妈妈都没有见过。吃起来,完全是不同的感觉,小疙瘩吃起来就是一般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汤,那种汤比甜饭好吃多了,有一种稀疏的、清疏的口感。而这次的大玉米疙瘩,有鸭蛋那么大,甚至更大一点,吃起来尤其是吃到中间的时候,香甜可口。它不是那种细细的玉米碎,而是颗粒稍微大一点的。那是完全不同的味道。香,是那种食物的清香,不是香油的那种。甜,不是糖的那种甜,而是吃到嘴里自然化出来的甜。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再回到小时候,那时候没有什么零食,我唯一喜爱的是方方面(小时候我读音不太准,只知道那个东西非常好吃)。每次我想吃的时候,奶奶都会从锁着的柜子里,或者高处给我拿出一包方便面。每次奶奶给我拿方便面,我都觉得这是一个神圣的仪式,这里面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等到长大之后,奶奶不在了。我翻开那个四四方方的深色柜子,发现里面也不过如此。再看看以前对于我来说很高的柜台,也不再显得神秘。那种气氛,那种怀念,再也不在。现今方便面我也可以想吃就吃,不仅是方便面,任何食品、零食,可是再也没有那种感觉,那种被控制的欲望,没有那种感觉了。

如今我连奶奶做饭的味道,都已经不记得了。毕竟我们去辉县的时候,我才五六岁。现在我才忽然意识到,是奶奶一个人在老家住了那么多年。而她的四个儿子却都在县城居住着。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老人在农村住着,说在农村舒坦,城市楼房太多,车太多空气也不好。这样的说法也对,如果是一对老年人都在,那么我可以接受这种说法,但是如果只剩下一个人,我就不太能够接受。毕竟人老了,总是一个人生活,既不放心,也没有个照应。有些事,邻居毕竟只是邻居而已。

唉,本来说吃的呢,怎么说到了这个,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