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中,数学老师。状似老狐狸,是个人情练达的人。
一日,我们学到了平方。一一一,二二四,三三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二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这些都在九九乘法表中背过,我们都会。
老师让我们在数学书上记后面的,他说: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我看到这位秦德中老师根本不看书,就在那儿老神在在的看着我们边写、他边说。那时候我们还小,觉得这位老师魅力十足,太牛啊!但是现在想想,也不过如此。虽然自问我也能做到,但是秦老师那种怡然自得的神韵却很难办到!
一次周末,身为数学兴趣小组的一员,我和袁亚鹏去学校里额外“加餐”。秦德中出了一道方程式题,问同学们怎么做,大家在底下窃窃私语,就是没人回答。秦老师露出一种“就知道你们不会的神情”,大手一挥,在那个方程式的一部分画上了一个大大的X,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把这一部分设为X,这个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方程了,求出X之后,再解之。简直就是化繁为简之法!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在没有答案之前,似乎这个问题好难好难,答案一出现,靠,原来这么简单!我要说的重点不是这道题,而是秦老师那种大手一挥的气度,着实吸引人!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魅力吧!
数学兴趣小组,其实就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奥数。后来者千万不要加入兴趣小组,原本以为自己学习还不错,进了奥数班才知道自己是傻逼!那么多的天才,简直就是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精神损失费无可估量!
据说中国学生每年都会在国际上获奖,英美等国甘拜下风!可是人家长大之后能获得诺贝尔,不知中国当年的那些“好苗子”都去哪儿了?这充分证明了奥数的虚伪性,功利性,无用性!不过是培养了些解题高手而已,没有丝毫的创造精神可言!
名字起的是“兴趣小组”,其实有几个学生是因为“兴趣”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