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我最想要的常识书
3457600000016

第16章 运动健康常识(3)

大家都喜欢在运动后马上去洗澡,认为这样做又干净又能消除疲劳。但是这是非常不健康的举动。运动后如果洗冷水澡,皮肤会因突然受到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能力降低,人容易生病。运动后马上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晕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疾病。运动后出汗,这时应补充水份和矿物质,如果洗澡,更扩张了汗毛孔,加速汗液排出,加剧了水和矿物质的流失,对身体很有害。

事实上,人在运动时,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当运动停止后,血液的流动和心率虽有所缓解,但仍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这时立即去洗热水澡,则又会增加血液向皮肤及肌肉内的流量,这样剩下来的血液就不足以供应其他重要器官,比如心脏和大脑,这就是为什么洗着洗着常常会头昏眼花,全身无力了。

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来,应该先放松下,慢慢走一走。也不能喝很冰的饮料,还有就是不能马上去吹风。运动或大量出汗后,要注意休息一小时左右然后再用温水冲澡。

运动后会大量出汗,此时一是要适当地饮用少量盐水,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盐分;二是要注意休息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再去洗澡;三是要注意用温水,而不是用凉水洗澡。

所以,锻炼之后马上去冲澡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

长期熬夜对身体的损害很大

现在,经常熬夜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将熬夜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夜深人静的时候可以专心致志,做事情更有效率。但从健康的角度而言,长期熬夜对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人体经常熬夜所造成的后遗症,最严重的就是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自然地,感冒、胃肠感染、过敏原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也会相继出现。

夜晚是人体的生理休息时间,该休息而没有休息,就会因为过度疲劳,造成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不良,而引起黑眼圈、眼袋或是白眼球布满血丝。熬夜的隔天,上班或上课时经常会头昏脑胀、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会出现头痛的现象,长期熬夜、失眠对记忆力也有无形的损伤。

从生理学上来说,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美容的最佳时间,也是胆、肝充分休息的时段。若这两个器官休息不充分,就会在皮肤上表现出来,出现皮肤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青春痘等。所以,经常熬夜的人往往皮肤干燥,总长青春痘,黑斑也容易出现。因此,对于那些不习惯早睡的人来说,最迟也不要超过凌晨1点入睡。此外,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神经质等亚健康症状。

总而言之,长期熬夜非常损害身体。有科学研究表明,若一个人24小时,时不睡觉,那么他需要连续3天的充足睡眠才能使身体状态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所以,能不熬夜就尽量不熬夜。至于长期熬夜和不得不熬夜的人,做好熬夜前后的准备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至少可以把熬夜对身体的损害降到最低。熬夜之后,最好的保护措施自然是“把失去的睡眠补回来”。如果做不到,午间的10分钟小睡也是十分有用的。此外,打打羽毛球,多去户外走动,有助于你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快,也是摆脱熬夜后萎靡状态的好办法。

最好不要在沙发上看书

坐在沙发上使人感觉舒适,全身放松,不易疲劳。但是,如果坐在松软的沙发上看书、学习,却不一定舒服,时间长了,还可能使你的腰背脊柱出现问题。如果长时间看书看报,最好不宜坐在沙发上。沙发的坐面一般较低,而且富有弹性,人坐下去,臀部会下陷,背肌在骨盆后部被拉长。此时如果双手把书高抬,背部、颈部及眼睛虽感舒服,但双臂却极易疲累;若双臂下垂,依物托书,又会使得双眼向下注视及颈部弯曲。时间一长,易导致下部眼肌疲劳和颈部酸痛。若直起身子,把书放在膝上,头向下看书,因为头部重力的作用,背肌在颈部又会被拉长,人很快就会感到腰酸颈痛。

如果经常坐在沙发看书报,就很容易患上颈椎疾病,还会损害视力。因此,沙发虽好,但是不适宜坐在上面看书学习。要看书还是选择坐到书桌前,正确的姿势既不会使身体疲劳,又能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也不要在床上看书。床是用来休息的。躺到床上后,人体承受地球引力的面积就会增大,人体自有的生理节奏率受到了缓冲,这是一种催人入睡的信号。而卧床看书,会使大脑不断释放信息,强制改变人体已放慢的生理节奏,长此以往,就会使人体生理节奏失去平衡,而导致神经衰弱和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些人还喜欢趴着看书,这会使心肺长时间受到压迫,从而导致心肺疾病。

躺着看书,很难控制书与眼之间的距离,也难以控制视角;躺着时,大脑由于局部受压迫,血流不畅。躺着看读物时,很难使眼睛与读物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眼睛承受姿式、视线、距离的三重负担,如果不改变的话,将导致眼睛近视或出现其他眼睛异常。

因此,躺着看书,容易引起眼睛疲劳,时间稍长,眼睛就会有一种干涩的感觉,严重时就会造成视力损伤。可以说,卧床看书对人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关链接:不要强光下看书看书时光线过强,不利于眼睛健康。

眼睛的瞳孔有类似照相机的光圈作用,瞳孔的开大与缩小,可控制进入眼内的光线。光线过强时瞳孔缩小,光线暗淡时瞳孔扩大。若长期在强光下看书,瞳孔就会持续缩小,而导致眼球肌肉痉挛、疲劳、眼球胀痛,甚至头昏目眩等。

此外,光线太强的话,我们还会觉得眼前有一团亮光经久不消,看哪里就亮到哪里,这是视网膜黄斑区受强光刺激后的后像作用所致,就不容易看清楚东西了。长期在强光下看书,由于睫状肌过度调节,不但会导致近视,对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还会造成损害,使视觉敏感度下降,引起永久性视力减退。因此,要尽可能避免在强光下看书。孩子不是穿得越多越好冬季天气寒冷,孩子也需要添衣保暖,以抵御风寒。但穿衣也应适度,许多年轻的父母总是怕孩子受凉,认为给孩子穿得越多越好。对孩子而言,捂得太紧反而更容易感冒。老话说“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意思就是说让小孩子饿一饿、冻一冻并不是坏事,反而可以提高孩子的耐受力。当然,天凉应该加衣,但是怎样加却是有学问的。很多家长的观念是孩子穿衣要比大人多得多,殊不知,孩子天生好动,而且不懂得根据情况自己调整。尤其是在学校进行活动时没有提前脱下衣服,结果运动后大量出汗,风一吹就容易着凉了。

到底应该给孩子穿多少衣服才合适呢?三岁以内的孩子免疫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注意保暖是有必要的,但跟大人穿得差不多就可以了。而学龄孩子好动,容易出汗,加上孩子到了七八岁免疫功能已经发育成熟,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是比较适宜的。切记要让孩子适量穿衣多活动,多接触新鲜的空气和阳光,让孩子多锻炼,以增强其免疫功能。

比多穿衣服更重要的是,孩子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家长可以将干净的干毛巾贴身放在孩子的背上,教孩子学习在出汗后自行将毛巾换掉,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有效。

孩子不要过早穿皮鞋

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喜欢给孩子穿款式新颖、色彩艳丽的皮鞋。事实上,孩子过早穿皮鞋对其足部的发育极为不利。儿童过早穿皮鞋有很多坏处,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质地太硬的皮鞋很容易磨损皮肤,容易发生溃烂和感染。此外,由于大部分童鞋的皮质都无可考证,普遍存在不透气的现象,容易滋生霉菌,发生脚气。另外,皮鞋的弹性比运动鞋要差,而处在生长发育期间的幼儿又爱活动,穿皮鞋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除了这些,穿鞋不当或童鞋不合格,会造成孩子足外翻、双腿畸形(如0形腿、x形腿)、足底筋膜炎等,甚至引发腰痛、膝痛、骨刺等后遗症。

儿童足骨发育的可塑性大,如过早穿皮鞋,易导致脚的畸形。

皮鞋弹力差,伸缩性小,硬度大,易压迫脚部神经和血管,影响脚掌和脚趾的生长和发育。若皮鞋过大,还会使脚部韧带过于伸展,影响足弓的稳定,造成足弓下陷乃至形成扁平足。

孩子在幼儿园里要上活动课或做操运动,而皮鞋比较硬,鞋底弹性差,容易造成脚部扭伤或跌跤,最好让孩子穿软底胶鞋或者布鞋。

围巾当口罩戴很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