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敢,就是一种失败
3452300000017

第17章 人生的缔造(4)

面对知识经济世界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教育应走向多元化。每个青少年,应该有怎样的属于自己的未来呢?这都需要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自己去制定目标并努力实现。就像一个起步期间的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定自己的主打产品和适当的营销方式,并且不断调整一样,实现中学生自我管理和经营是走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传统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多采取保姆式关怀,劳心费力,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在教师及家长的指导下应学会自己把学习、生活、娱乐等事情建立为一个完整的项目,用管理学理论实行目标和时间管理。我们应关注下一代综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问题,看孩子的分数有多少,远不及看孩子面对复杂事务怎样作出抉择更重要。这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与学习成长的一个广阔视野,怎样教育?怎样学习?怎样成长?这个重要的话题,已经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已经把它打造得极其沉重了,它变成了一种包袱,压在教育者、家长与学生的身上。教育本来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事业,教育本来应该是一种美丽的事业,学习本来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学习本来应该是一种美丽的事情。成长本来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成长本来应该是一种美丽的事情。然而,它们现在是那样的沉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父母应理解支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只要孩子尽了力,就是最大的成功,不给孩子下达不切实际的目标,过高的期望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给孩子施压,还要注重给孩子“松绑”。育人教育胜于传授知识,良好品性拓宽成长空间 。有开阔的胸怀的人是智者,这样才会不断地为自己拓宽成长的空间。

教育是一种快乐的事业,教育是一种美丽的事业。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学习是一种美丽的事情。成长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成长是一种美丽的事情。

学习并快乐着。

教并快乐着

教学,是美丽的。教学,是快乐的。教学,是幸福的。

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所在。著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具备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满腔热血育英才,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并拥有持续的影响力。

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所谓“学高为范”。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古有“学高八斗,学富五车。”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理念不断提升,能适应新课标。

教师必须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成就自己

教师应该有追求,因为只有灿烂的生命才能培育出灿烂的生命力。有追求才会有激情,追求与激情同在,激情与生命活力同在,生活活力与欢乐同在。

幸福的教师应该充满自信。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能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既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无穷潜力,也要相信自己的无穷潜力,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不因一时挫折而丧失自信,要不断撞击每一个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如果教师停止撞击了,那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教师应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他不应是蜡烛,垂泪到天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应当如朝霞祥云,映红天空,照亮人间的同时,又展示自身的美丽与绚烂,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

做一名教育幸福的教师已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样“我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如百合,展开如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似一团火。”

教师不能只讲“奉献”——只讲“奉献”的教师是“枯萎”型的,而“枯萎”型的教师是缺乏后劲的,是不能给迅速成长的学生以不断升级的“哺育”的。

有人说:“干教育亦苦亦累亦潇洒”。当您获悉在各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时,你就会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一轮的燃烧中。

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用自己真诚的“情”、真诚的“爱”去献给孩子,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那么同样可以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让我们的教育拥有更多充满魅力的教师。

教并快乐着。

管理自我,创造辉煌

马库斯·白金汉和柯特·科夫曼在盖洛普公司长期研究管理科学,盖洛普发明了一种评测和管理基层工作环境的工具,叫做Q12。它不但能测评工作环境,用作管理时,它们是12个重点。这12个问题,用登山来进行比喻,并划分为:大本营、一号营地、二号营地、三号营地和山顶。

大本营:“我的获取”

当你在工作之初之时,就像你处在大本营中。这时,最基本的问题是:你的需求。有两个问题测量大本营:1 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吗? 2 我有做好我的工作的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吗?

一号营地:“我的奉献”

一号营地相当于你已经爬到一定的高度,你的视角在发生变化,你的视野也开阔起来。于是你开始提出不同的问题。你想知道自己是否称职。你在目前的岗位上干的好吗?别人认为你很优秀吗?如果不是,那他们又是怎样看你呢?他们会帮助你吗?在这一阶段,你的问题集中在“我能给予什么?”你所特别关心的是你的个人贡献和别人对此的看法。

以下四个问题测量一号营地:

3.我每天都会有机会做我擅长做的事吗?

4.在过去的几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吗?

5.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情况吗?

6.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吗?

以上每个问题不仅能帮助你了解是否觉得自己胜任现职(问题3),而且能帮助你了解别人是否尊重你的个人业绩(问题4),是否看中你的个人价值(问题5),是否打算对你的发展投资(问题6)。所以这些问题关注的焦点是你个人的自尊心和价值。如下所述,如果这四个问题得不到回答,那你的个人归属感、成为团队一员的希望、获得学习机会和投身革新的等想法都会落空。

你必须对自己的专长充满信心。

二号营地:“我的归属”

继续攀登,你就进入二号营地。这时,你已经对自己和别人提出一些问题,其中的答案也许给你鼓励,也许给你泄气。这里适应我吗?

测量二号营地的问题是:7.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吗?8 公司的使命是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吗?9 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吗?10 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吗?

你必须对你的周围的人是否接受你的新点子做到心中有数。

使命声明,多样性培训,自我管理的班组,给员工的便是一种归宿感。

三号营地:“共同成长”

这是攀登的最高阶段。你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你想学习、进步、革新。如果你对自己的专长充满信心,如果你对你的周围的人是否接受你的新点子心中有数,就可以用以下问题测量三号营地了:11 过去,有人在和我谈及我的进步吗?12 过去,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吗?

山顶

当12个问题都可以做出肯定的回答,你就到达山顶了。

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时你便可以欣赏成功、享受成功了,这时你便可以领略山顶的风光了。

这为我们开拓了培养敬业员工和建设高效班组的方案,它在理念上、在内容上具有革命性。管理者,应用它会产生较强的新领导力,同时,员工也应该是这个过程的建设者。

其实,员工的工作心理状态和工作过程也类似爬山,它也是一个知识、信念、行为的演变历程。

山顶是美丽的,充满着诱惑。山路是崎岖的,布满艰难险阻。

思想状况也罢,行为过程也罢,工作也罢,事业也罢,我们确实是在攀登,每一步,每一段路程,都要走好。

在大本营里,你的思想准备状态极为重要,你的思想态度极为重要。就像在山脚下,你应整理好你的攀登工具,你应为自己树立登上顶峰的信心,你应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是一种能量。希望是一面旗帜。一开始,你就应该高高举起这面大旗。并鼓励自己把这面大旗插上山顶。

新时期的企业员工,应有一个崭新的形象。“全员学习型企业、绿色型企业、持续发展型企业”是莱钢企业的共同愿景,努力打造信息莱钢、科技莱钢、生态莱钢、人文莱钢。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将积极开拓,勇于进取,创学习型班组,做学习型员工,筑品格工作理念,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精良团队。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成为班组成员的行为习惯,把工作看作是学习的机会,从工作中获取能力,提升才干。把工作看作是发掘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广阔舞台。工作岗位成为职工学习力和创新力成长的肥沃土壤,经常进行班组内的学习讨论、交流、总结,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学习,有效地整合大家的智慧,达到成果共享。在“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互动、相互咨询、反馈等方法,使“组织学习”的效果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超过个人学习效果的总和。在组织中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循环周期。班组成员参与到生成信息 、将信息融入整个系统中,理清其含义,决定如何行动的变革之中。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而不是他人学习成果的被动接受者。防止不现实的或盲目的思想在班组蔓延。个人学习循环是通向更富有成效、更丰富多彩的人生大门。组织学习循环为组织提供了一条更健康、更有活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