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3452000000003

第3章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3)

世间爱恨纠缠不清,因爱不成而生恨的事情很多。然而,在他们三个人之间,却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不但没有因此产生间隙和芥蒂,而且感情相比于过去更加深厚了。何况金岳霖比梁思成大六岁,又比林徽因大九岁,作为一个老大哥,他更加想要看到他们两个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自此他便再也不提对林徽因的爱恋之情,但是明眼人却还是一下子就能看出他的那份深藏在心底的爱。只是他的爱从此转化成了最诚挚的心灵呵护和关爱。他们在精神上的交流,于思想上的探讨,更为深刻了。他们即使没有结婚,即使不住在一起,但是早就在精神世界里相依相惜,而这是更为可贵的精神依托。

但是迫于世俗的压力与舆论,浪漫的林徽因骨子里隐藏着一股强烈的理智与冷静,她不仅能够理智地面对自己所选择的婚姻,做到从一而终,并且还清醒地面对有如泰山般沉重的爱情,所以这位天性烂漫的哲学家注定要开始一场孤独的爱情旅程。然而这个浪漫的骑士却一点都不畏惧旅程的艰辛,一不小心就坚持了一辈子。

好强的林徽因十分享受被众星捧月的感觉,本身就才气俱佳的她更是对什么都争强好胜,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平衡发展,多才多艺。相比于张爱玲和萧红独绝的文学造诣,她更善于艺术创作,有着敏锐的灵感和美觉。这是在那个艺术匮乏的遥远年代,让人倍加推崇并且欣赏的。曾经有不少名人志士都对她夸赞不已。

而在张幼仪的心目中,林徽因就是一个“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卞之琳也曾经慨叹地说道:“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这样一个兼具诗意和才艺的骄傲女子也特别能够吃苦。她常年跟着梁思成在外考察建筑,去过最偏远的乡村,经历过最艰难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苦难生活,在穷乡僻壤之中,体质柔弱的她还因为生病导致体力不支,但是她始终都坚持了下来。

到后来,中年的时候,日子渐渐好了,生活安定了,但是林徽因的身体却垮了。然而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她仍然抱病出席各种会议,参加设计讨论会,而且还身体力行地进行各种项目的确认和定案。

正是这样一个倔强自强的女人,紧紧地牵引着金岳霖,让他一刻也离不开她,始终把她守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金岳霖是懂她的,知道她工作的时候特别认真卖命,所以时常担心她会过度劳累,身体吃不消。但是也知道她不会听任何人的劝告,所以便只是默默地站在她身后,关注她,守护她,陪伴她。

在恋人眼里,即使是最微小的事情也会成为一个美丽的回忆。也许很多人都不记得林徽因的一些细小的事情和经历,但是老哲学家却始终惦记在心里,以至蒿暮之年,再见到关于那些事情的极小纸片,往事依然犹如昨日一样清晰可见。

有一次沙龙会上,林徽因作了一首诗,却只写了一半,便没有再继续写了,她实在是没有灵感了,不知道该怎么动笔,便放置在那里。当时也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这件事情,然而金岳霖却看见了,而且知道她一定是遇到难题了,思维暂时没有活跃起来,那个时候,没有作出全诗的林徽因还一时沮丧,心情很不好。

残留的半句诗作“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过了头”在多年之后安然地躺在林徽因那刚刚被人整理出来的诗歌集里。那首诗叫作《八月的忧愁》,描述的是一番优美的田园图景,让人遐想联翩。尤其是金岳霖老先生,更是在看到这本诗集的时候,十分震惊并且激动,他抑制不住兴奋地对那个拿着林徽因诗集来的人说道:“她终于写成了,她终于写成了!”那时距离林徽因发表这首诗歌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了,然而老人家却依然记忆深刻,并且还能够清楚地道出当年她构思这首诗歌的时候,因为缺乏灵感而沮丧失落的表情。正是因为深深爱恋着,所以才会在乎对方的一举一动,也就会印象那么深刻吧。

真正爱一个人,那就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不仅是不离不弃,也不只是相知相爱,更是惦念不忘。不会计较谁付出得多,谁付出得少,更不会计较得失,而只是选择对她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守候。

倘若说金岳霖为了爱林徽因孤身终老,那么徐志摩即使在被林徽因反复拒绝之后选择了陆小曼,但是他却死在了去听林徽因的演讲的旅途中,为了她甚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又如何说呢?徐志摩是爱着她的,并且深爱着,只是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去处理这种情感。

此情只应天上有,今闻竟在人世间

梁思成曾经说过:“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她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并且留下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当年还不到二十岁的林徽因便立下了学建筑的志愿,她热爱这个专业,喜欢这个行业,她认为“建筑是一个把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它需要的不只是奔放的创造力,还有严谨细致的测量、技术的平衡以及为他人设想的体恤和巧思,而她具备了这样的聪慧、才干、天分以及勤奋。虽然体弱多病,但是她依然坚持在外面做实地考察。1936年,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与丈夫梁思成一起登上了宁静而肃穆的天坛祈年殿的屋顶,成功地得到了实地测量古建筑的详细数据。

在那个年代,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光环通常是属于男人的,然而作为一个平凡的女性,林徽因能够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对此有充分的自觉和悟性,这是极其需要理性与智慧的。她无疑开创了女人在建筑领域的先河,无愧于“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的称号。

作为一个才貌兼具的传奇女子,林徽因一直都很坦荡,原本她就是一个十分好强的人,当她知道自己深陷于两个人的爱恋之后,也依然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她忠实于自己心灵的回音,并且向爱人坦诚一切。对于一位颇受人瞩目的受过西方文化的强烈熏陶,并且倡导个性解放的女人,我们必须相信她不仅有着超凡的心灵理解能力,并且还有最美丽纯真的情感,她很愿意用一种最特别的方式来表达那份让她产生共鸣与震撼的感情。在她的诗作《仍然》里曾经这样描述到:“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留那真……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关于那份爱如此含蓄的表白,关于那份情如此率真的流露,就是女建筑师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她并没有像世人所说的那样白白辜负哲学家的一片痴情。

爱和喜欢终究是不一样的。喜欢只是一种淡淡的感情,而爱则是热烈的,充满阳光的味道。金岳霖在一边深爱着林徽因,看着他们夫妇俩幸福甜蜜的样子时,他又一边很享受自己的单身生活。他心里有爱,所以即使单身的时候依然不会感到苍凉,甚至很享受这种美妙的独居生活。

因为没有家庭的拖累,金岳霖一直都过得很洒脱很自在。有时候他极富绅士风度,穿西装,打领带,吃洋餐,喝红酒,谈吐风趣幽默,十分引人注目。但是有时候,他却一点都不绅士,反而像一个乡村土夫,他在自己的西装外面套着一件长到脚底的长衫,并且往自己的头上戴一顶破旧的毛八路军官帽,一边斗鸡还一边玩蛐蛐。就是这样一位顽皮的大师,总是试图用各种哲理来说服自己,宽慰自己的内心。他爱得一点都不虚伪痛苦,更多的是美妙与真实。

真正动了情、动了心,即使没有真正得到,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真正的爱情是不求结果、不求回报,甚至不求同行的,只要默默相守相思便可。金岳霖向来是一个我行我素的自由自在的人,从来不受任何束缚,从来不会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他喜欢什么就是什么,为人耿直豪爽,身边的人都很喜欢他的那个风格,也渐渐地被他的乐观和豁达所深深影响。

金岳霖曾经创作过一篇文章叫《文字的情感寄托》,他在里面将人的情感的寄托分为三种类别:哲意的、诗意的和普通的。当谈到诗意的寄托时,金老真诚地说:“我个人有时因忧愁,有时因快乐,有时因孤单,有时因情绪没有着落,有时因四周环境的美景,使我脱离日常生活,等等,使我感觉到一种逼迫我找出路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之下,我有时要念念诗或者唱唱歌,就是没有词的调子,也可以哼哼。诗歌和调子都可以让我把积下来而化不了的情绪发泄出来。这实在是把诗歌和调子当作电线看,把情感寄托在上面,让它流走……我依然念诗,而且把一时的感觉或一时的情绪寄托到别人的诗上去,因念别人的诗而把感觉与情绪发泄出来。”

就是他这样豁达的生活态度、乐观的思想让他感受不到一点点单身的孤苦伶仃,也感受不到任何凄惨悲凉之意。因为对婚姻没有苛求与渴盼,所以他一直悠然自得地过着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即使深爱一个人,自己依然是自由的,而对方也是自由的。因为他们之间的爱已经超越一切尘世俗情,纯粹地变成一种美好的精神交流。

这样一位豁达的单身教授,曾经用他的薪水接济过很多贫困交加的学生,救助过许多落魄的友人。其实在人生漫漫长途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熊掌与鱼之间做选择,有所得必有所失,但是只要是把心态摆正,没有一丝杂念,或许烦恼便会少了许多。

在西南联大教书的金岳霖曾经碰上他的一个得意门生因为爱情受挫而闹自杀,那段时间他一直在宽慰学生的心,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豁达地劝告学生说:“恋爱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是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此衡量恋爱的幸福与否,应该从恋爱的过程来看,而不仅仅是从恋爱的结果来看。”是的,只要拥有了美妙的恋爱经历,为什么还要过多地去在乎所谓的结果呢?

就像这位哲学老人,一生没有收获爱情的结果,但是他却收获了许多至诚至亲的友谊。在他的生活里,友谊跟爱情是一样重要的。因为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和朋友一起度过的,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通货膨胀,又或者只是静水流年,甚至是垂暮之年。

其实他不是真的没有机会结婚,只是每一次,它还没有来得及被定格下来,便已经稍纵即逝了,短暂得堪比樱花,尤甚。

20世纪60年代左右,林徽因已经逝世多年,那个时候金岳霖认识了一个很有名气的记者,她谈吐雅致而且充满智慧,颇有林徽因的风气,很对他的胃口。而女记者不仅崇拜哲学大师的才华而且还对他倾一世爱恋着女建筑师林徽因欣羡不已。于是他们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聊天,交往颇为密切。那个时候,金岳霖常常约她到家里来吃饭,喝茶聊天,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便渐渐产生了一种互相爱慕的感情,所谓是日久生情,老来相伴。然而就在他们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准备结婚的时候,金先生却突然生病住进了医院,而不久后那个女记者也病倒了,并且被确诊为癌症,她的病情一夜之间恶化得十分严重,不久便辞世而去。金先生,这一辈子终究是没有与任何人携手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一生挚爱的林徽因始终住在他的内心深处。即使偶然间闯入一个女子,也只是稍纵即逝,或者是被命运做其他的安排。

这或许真的是命运造弄人间,让又痴情又执着的哲学大师终日沉浸在他的梦想国里,脱离于凡俗之世,悠然自得一生。

真正爱一个人不是占有,而是守望。因为有时候选择会很残酷,往往会把一个正常的人逼到死角,一种窒息的感觉渐渐逼近自己,让自己变得像恶魔一般,不是疯癫就是傻痴。

要问金岳霖林徽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竟然值得他如此深爱一辈子,并且终身不娶,就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单身汉,他只是会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林徽因啊,这个人很特别,我常常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是如果一旦在他面前提到林徽因的多才多艺,那么他便会有一箩筐说不完的话:“林徽因这个人了不起啊,她写了篇叫《窗子以外》还是《窗子以内》的文章,还有《在九十九度中》,那完全是反映劳动人民境况的,她的感觉比我们快多了,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在建筑设计上也很有才干,参加过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不要抹杀了她其他方面的创作啊……”

直到后来金岳霖再也无法对林徽因做出任何评价,他只想用一句话完整概括一切:极赞欲何词。

是的,极赞欲何词。充满哲学思想的逻辑学大师、天性浪漫的诗人,以及一个有点木讷却十分宽容的建筑家,他们均能够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爱护这个女子,默默地观望、默默地守护她。这样的赞誉胜过万千语言,这便是爱到深处的最佳表达方式。这便是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