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3448800000031

第31章 雾中的勃拉姆斯(1)

漫游时代

浪漫主义者都是从漫游开始的。仿佛是一个预言,一个给风的承诺,一生要漂泊终老。他们在漫游中寻找,在行走中解脱。即使拘谨得有些沉闷的勃拉姆斯,也是如此。

18岁之前,勃拉姆斯在汉堡的贫民窟长大,沿着音乐家父亲的道路,在酒吧里弹钢琴伴奏谋生。天才少年注定不会被扼杀在贫民窟里。一无所有,拔脚就可以去流浪。1853年,20岁的勃拉姆斯告别了他的父亲和比父亲大17岁的母亲,跟着流亡的犹太小提琴家雷曼尼去旅行演出,他为雷曼尼弹钢琴伴奏。一开始是在德国的策勒等小城镇演出,广受欢迎。后来雷曼尼带他去魏玛见识李斯特。他看着倨傲的李斯特和他的情妇、被催眠的门徒、奢华的博物陈列室和谎言奉承天花乱坠的沙龙,觉得那不是他的地盘。他抛下雷曼尼独自离开了。之后的流浪演奏中,他遇上了当时知名的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约阿希姆赏识天才,带着他一起演奏,他们在哥廷根大学愉快地待了一个月。后来约阿希姆将他推荐给舒曼。

去拜访大乐评家、作曲家舒曼之前,勃拉姆斯在莱茵地区旅行,徒步行走了5个星期。他想用自己的眼看看身边的这片土地。莱茵河的水汽扑面而来,风声水声在耳边呼啸,青春的感官忽然打开了,眼前的世界焕然一新,树林第一次那么葱郁深邃,每一片树叶都绿得惊人,迎着阳光颤颤伸展。少年时他对知识如饥似渴,总是喜欢一边练琴一边读书。此刻眼前的真实风景与书中的城堡、墓地、莱茵河的水妖传说汇集在一起,像一支梦幻般的慢板在他心里流淌。那段时间他写的曲子都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语气,一种诗歌朗诵的语气,如风中火焰。《钢琴奏鸣曲》、《e小调谐谑曲》和《维特四重奏》,梦与现实浑然一体,浪漫主义的神圣激情鼓荡在他胸口。江畔迎风独立,望着朝阳泪水满眶。内向的少年,此后一生都如此默默行走。此时他对未来毫无预感,只觉得心里有千万种哀愁此起彼伏,没有方向。

在这样青春激荡的时刻,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清晨,他来到舒曼家中,见到他那传说中的音乐家太太,温柔典雅的克拉拉,怎么不心醉神迷。

感情还是先回避一下吧。后来勃拉姆斯一辈子都在回避自己的感情问题。

这趟拜访的最大收获,是他一夜成名了!

依照他沉闷的个性,一夜成名这等好事似乎不会落到他头上,可他运气太好,遇见舒曼这位一直在等待浪漫主义天才的大神。那是他根本不曾料到的。他去舒曼家弹琴给他听,弹了自己新作的几首奏鸣曲,舒曼与克拉拉击节赞叹,他很开心,弹完就走了。过了一个月,当他翻开新一期《新音乐杂志》,看到封笔十年的舒曼竟为他写了一篇《新的道路》。舒曼在文中不啬笔墨赞美:“我肯定有个人注定要以最高尚和理想的方式来表达时代的精神,他将会登峰造极,突然地,像罗马女神密涅娃全副武装地从天帝朱庇特的头中跳出来一样。”他的意思是,勃拉姆斯是那种像孙悟空那样直接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才,可见他的天赋有多么惊人。

如今回顾音乐史,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像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等等大师看起来像是围绕舒曼组成的小圈子成员,以致舒曼对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并非他的作品,而是他的慧眼。他收集天才。勃拉姆斯看到评论,又惊又喜,但也感觉压力。他对自己苛刻,对他人固执又生硬,一直听不得赞美吹捧。但舒曼绝非吹捧,他是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天才激动地发疯。勃拉姆斯如此天分与踏实的性情,已可预见他不会昙花一现,他将成为不朽的大师。

舒曼这位殿堂级大神的吹捧十分管用。勃拉姆斯的作曲家事业起点很高,森严的德意志音乐圈为他敞开大门,权贵们对他刮目相看,他毫不费力得成了备受瞩目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此后一年勃拉姆斯竟毫无动静。

他恋爱了。

维特时代

1853年9月的一天,勃拉姆斯第一次出现在舒曼家中。他一头金发,苍白的脸,秀气得像个小男孩。当他开始弹他的《C大调奏鸣曲》,舒曼听了一半赶紧打断他:“等一下,让我太太也来听听!”那一天,克拉拉听完之后,在日记里写“他弹奏的音乐如此完美,好像是上帝差遣他进入那完美的世界一样。”

上帝也差遣他进入了克拉拉的生活。

勃拉姆斯在他们家厮混了一个月,每天与音乐和七个孩子作伴。后来我们想起来,勃拉姆斯爱上克拉拉也许是早已注定,他父亲也曾爱上比自己年长17岁的女子,后来她成了勃拉姆斯的母亲。通常儿子的脚步声都像极父亲。写《f小调第三号钢琴奏鸣曲》op.5的时候是勃拉姆斯最幸福的日子。1853年秋冬,他在舒曼家中,备受赏识,结识了不少朋友,人也逐渐开朗。这首年轻时的大作,已可听见勃拉姆斯的广阔前途:规模庞大,结结实实的5乐章。和声厚实,音响阳刚,晦涩沉郁的风格已然形成。浪漫的第二乐章,旋律细节美得暗暗发光。这一乐章的开头摘录了舒特瑙(Sternau)的《年轻的恋情》中的诗句—“黄昏已临,月光照射。两颗心因爱而结合……”勃拉姆斯曾致信舒曼“是否可将您太太的名字写在上面?”他借这一乐章向克拉拉表白心迹。传记作家写道:“在这首作品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遇了,最后是浪漫主义取胜。”这是早年的勃拉姆斯风格。只是这样浪漫的音乐,与他的青春一样短促。

就在那一年,舒曼的神经隐疾发作,昏沉沉去跳河,被渔夫捞上来之后直接送去了疯人院。克拉拉崩溃了,她跑去疯人院照顾舒曼。勃拉姆斯及时赶到杜塞尔多夫,接管了她的七个孩子。他帮她教学生,做家务,每天给她写信。到后来,他发现自己依赖上了这位坚强的女人,他爱上了自己对她的激情。舒曼的病给了他继续守候在她身边的借口。

他想离开,又一次徒步远行。一头扎进古老的黑森林,反省他在杜塞尔多夫的日日夜夜,对着沉默的山谷黯然落泪。

“我随时都有可能调头返回,在这个夏天不再尝试离开杜塞尔多夫。”他心里的两个勃拉姆斯在争吵,两个都混乱。

“每一件事似乎都显得荒凉又空洞,我每天都想回他们家去,只好坐火车快快前行…但没有用…我宁愿在杜塞尔多夫等候舒曼太太,也不要在黑暗中四处游荡。”

这是勃拉姆斯生命里唯一的一次倾情,忘了音乐,也忘了自己。这根本不是什么暗恋,这些信件可以作证,他多想当面告诉她“为了爱,我愿为你而死”,他多想将她“镶嵌到镜框中保存起来,并冠以金边”,永不老去。他不知如何解脱,甚至不知自己想要什么。爱如黑夜的潮水涨满胸口,肆意流淌,他想全部灌入她心田。火车在黑暗的山谷中飞驰,他要回家,回她的家。

舒曼临终前,克拉拉跪在他的病榻之前,平静得出人意料。爱到深处似无情。生死离别这一幕将他们密封在无声的故事里,像属于另一时空的故事。勃拉姆斯听不见,闯不入。爱是多么孤独。克拉拉的绝望将他击得粉碎,想要拥抱她的双臂始终垂在自己身旁。舒曼的离世惊醒了他们的梦,在现实面前感情显得荒谬,甚至叫人羞愧,难以启齿。生死茫茫不及人世两隔的距离更遥远。克拉拉与勃拉姆斯,不能自已的感情忽然刹了车。爱是不可承受之轻,一阵清香旋即被风吹散了。

《c小调钢琴四重奏》又称“维特四重奏”。勃拉姆斯说,请想象一下一个穿蓝色燕尾服和黄色背心的人的生活,那最后一章,那副插图。他指的是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结尾,维特死去时的样子。他说,请想象一个人开枪自杀,他已没有别的出路了。他如此解释这首四重奏。也许每个男孩都要像维特那样死一遍,他心里那个强大的男人才能活下来。这是勃拉姆斯写给克拉拉的情书,写给自己的青春告白。千言万语,反反复复不肯停歇,在音乐中,他才能释放自己。他的渴望、期盼,她回头微笑,她温柔的样子,相信爱情的年华,所有这一切,只有音乐能够诉说。克拉拉,生命太长,我都有些不耐烦了。以后会如何,谁都无法预料。我知道这一切终将过去,也许我还会爱上别的女人。但这样的激情,一生只能有一次。就像我的青春,再不会来。

后来勃拉姆斯一辈子没有成婚,一直是个快活的单身汉。他解释说,我也想成家,“可是我爱上了音乐”,音乐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也是音乐救了他。他还有音乐天才的使命未完成。当一个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激情,他就变得忧郁了。《c小调钢琴四重奏》的第三和第四乐章尤其优美。大提琴的旋律只余美在流淌。声部间的交织疾徐得当,均衡典雅,如山茶花一般温柔地旋转、绽开。这平静内部却始终有一股暧昧与躁动的张力,如一段微妙的距离,一根时常拨动的心弦。这份张力几乎贯穿了勃拉姆斯一生的作品。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是来自克拉拉。

也许更难面对的是现实。舒曼死后,他要面对的是一个比他整整大了14岁的女人,还要帮她养活7个孩子。这压力几乎可以断送一个21岁天才的前程。所谓浪漫主义在现实面前就是一个晶莹的泡沫。不知勃拉姆斯是否因此反省过浪漫主义,也许那时他已明白自己不是一个身体践行的浪漫主义者。而克拉拉呢,照她倔强而传统的性格,对老少恋缺乏心理保障,也不愿拖儿带女拖垮勃拉姆斯,何况她那为爱疯狂的少女时代早已过去了。她从未要求或责难他,只是当他爱上阿嘉特的时候,她才明白自己对他的感情。她在哥廷根为他吃醋,拂袖而去,后来又内疚,写信给勃拉姆斯为他的未能成婚表示遗憾。如此情意纠缠,一生不宁。遗憾一定是有的,可她到了这个年纪,明白了爱有很多种方式。如今想来,时常叫人迷惑,爱情到底是什么呢?是那一刻狂风吹乱的澎湃的心,还是寂寞年月午夜梦醒时分的淡淡迷惘?人们说,月留半圆,缘尽半分。没有一纸婚书,这份爱情倒是似有若无迟迟疑疑地延续了一生。

他其实从未离开过她。在启程的火车站给她写信,在黑森林里给她写信,在散步的山路上在心里给她写信,在母亲去世、被故乡伤害的时候都在给她写信。这些信比舒曼这位作家的情书都写得动人。后来他们交换了书信,各自销毁了一部分。好像这份感情让他们难以面对。曾经的千言万语心路纹理,其实早已刻在心里,从不曾灰飞烟灭。

直到她离开人世,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他已神志不清,坐火车赶去参加葬礼,却坐反了方向,赶了14个小时才赶到法兰克福,就像少年时想要离开又回头一样,他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找对方向。一生的因缘际会与阴差阳错涌上心头。克拉拉的葬礼为了等他而延迟。在葬礼之后的安魂音乐会中,他奏至一半,忽然独自冲到花园里。不能自己。也许他想起克拉拉与舒曼生离死别那一幕,正是那一幕将他与克拉拉永远分开了。如今重现,他开始了解那种感情。了解了长久以来她爱他的方式。漫长的牵挂,不可言说的心迹,欢笑与光线,都随她而去,只剩下时间像巨石堵在胸口。他知道自己对世间的一部分牵系都被她带走了。

第二年,他像父亲当年一样患了肝癌,很快随她而去。最后留下我们这些乐迷唏嘘了100多年。那样真实的爱情,即使在浪漫主义时代也不曾实现,而沉默地相爱一生,也是只有那个时代才会发生的奇迹吧。但愿在天堂里,他们三人快乐相伴,不再有分离与痛苦。那里光线充足,有欢笑有音乐,一定会驱散勃拉姆斯周身的雾霾。

本色

100多年前,勃拉姆斯的音乐生活真叫人羡慕。年少成名,却依然过着本色生活。每天清早即起作曲,早饭之前写的谱子已铺满了整间书房。然后散步、排练、会友。傍晚红刺猬餐馆会为他预留座位。晚饭后在维也纳城里窜酒吧,听吉普赛流浪艺人的即兴表演。闲来收集作曲家的手稿,偶尔溜达到汉堡的桥上淘旧书。对待自己的作品审慎甚至苛刻,时常拿手稿作糊墙纸。不为荣誉陶醉,也不因闲适安逸。像一棵挺拔的树,跟随四季流转,从苍盛到枯寂,缓慢安宁。

我总是觉得,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展示了他的本色生活。看似平淡无奇,细细听来却有不少细小碎末的喜忧瞬间。勃拉姆斯共写了24首室内乐,从二重奏写到六重奏。如今人们主要是因《匈牙利舞曲》知道了勃拉姆斯这位作曲家,其实100年前也一样,勃拉姆斯的改编曲与歌曲风靡大街小巷,而他的室内乐与交响曲一直都是小众艺术,仅在文化圈流传。他觉得理解过快是危险的,偏好晦涩,不说破,从不为方便接受而让步。事实上,这些质朴、品位清雅的室内乐是勃拉姆斯对音乐史的伟大贡献,在19世纪没有作曲家像他那样大胆地实验乐器的各式组合。

让我们安静下来,进入他的音乐,进入遁迹人世的心灵之美。

室内乐曲就像他的老友记。像一帧帧黑白旧照,记录了闲暇聚会的好时光。勃拉姆斯终身未婚,单身汉总少不了朋友。舒曼去世之后,他的毕生好友有克拉拉、小提琴家约阿希姆、钢琴家陶西格、医生兼业余音乐家比尔·罗特,还有诗人维德曼。终其一生,他的室内乐几乎都由他们首演,克拉拉永远是他的第一位听众。

他们一起排练,奏新曲,互挑毛病,每天都写信,偶尔搭伙演出。勃拉姆斯脾气不好,总是跟最亲近的人发脾气,挑剔,有时不可理喻。《f小调钢琴五重奏》就像个朋友聚会。从冰封的冷冷曲调开始,逐渐轻快,追赶,竞奏,一起奔跑。只有在老友面前,才有敞开心扉的勃拉姆斯。第二乐章的“似慢板的快板”,如哀愁的憧憬。叫人想起他与朋友们一起郊游的春日时光,一路讲笑话,从地里挖萝卜献给女士们。他的日子和他的乐句一样,有惆怅有欢乐。但这样结构充实的曲子听来总是叫人愉悦。像逝去的时光,如今听来,只叹岁月静美。

他将大部分乐曲题献赠予朋友,还有一部分赠予女友们,是爱的纪念,灵感的感激。

勃拉姆斯写了三首钢琴四重奏,都是青年时代的作品,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钢琴的组合,纪念他那些没着落的爱情。《g小调第一号钢琴四重奏》,也是为他的女神克拉拉而作,在结构和曲调方面都堪称模范。其中还保留着典型的浪漫主义语气与激情的张力。这样的抒情乐曲却已经预示了一位成长中的大师:反复斟酌中的不落斧痕,流畅的衔接都流露了组织大型结构的能力和挖掘织体潜力的天分。最后乐章的“吉普赛回旋曲”,无限婉转的旋律与酸楚的激情,叫人久久沉醉不已。他这样落落寡欢的人,只有在音乐里才会流露他的天才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