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把《语文教育》拿给了郑板桥和成曲梁看,问他们对这门课有没有兴趣,郑板桥摇了摇头成曲梁则表示无奈,李瑛觉得郑板桥对此没有兴趣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成曲梁对此却是无奈,这一点他有点搞不清楚,成曲梁告诉他不想学这么死板。
他顿时就明白了这才第一门课的书才出来就这么迫不及待地让别人欣赏自己的辛苦成果,真是笨蛋。李瑛心里真想抽自己的脸狠狠地抽。“不着急这才第一本书估计一个月内能把九门功课都弄出来,当然这是第一学年的没有选择的必学,第二学年就可以选择了,到时候梁可以看看至于板桥从开学后就开始知道考合格为止。”
郑板桥拒绝读书,他本来想用成曲梁的借口来对付他,但话刚到嘴边又想了一想还是没用,因为他不认字这么说有什么用。所以,“九门功课啊!我这不认字的究竟要睡到何年何月啊,我不学了。”说完就起身想走李瑛没有留他只是很纯粹地威胁他,“你要想不读也可以,先还钱我记得一共是十一万两,你打算怎么还呢?是打算把手砍下来还是不要双腿又或是其他?”
郑板桥一听到要还钱苦瓜脸就出来了,他现在没钱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他母亲生前欠了好多债务他一口气全部给还清了,要不是这几天一直住在皇宫里他吃饭都成问题,现在一听到钱他就走不动路了,“有什么条件?”
李瑛和成曲梁对视一眼,两人都笑了笑,李瑛说道“学习九门功课每门课全部及格,一门课算一百两银子,一学期两次考试一学年四次考试每门功课都是四次考试,你全部都考过了就是3600两,若是每门功课都考上八十分那么前面这笔钱加上一倍,若是满分直接再加两倍10800两,一年你就可以换钱十分之一,最多十年你就换完了多么换算这可比你去外面做工好吧。”
李瑛说的郑板桥的心都在动了,他也差一点就答应可以是转眼一想自己看书,就那么地一下已经眼花缭乱自己还要考试,考及格才有钱否则自己就得断手断腿,郑板桥转身看向成曲梁,成曲梁立即察觉到了他的目光立刻闭目养神,虽然听到郑板桥在骂他不讲义气,仍是无动于衷又转身看向李瑛这位债主,李瑛给了他两个字“还钱。”郑板桥毫无疑问的直接屈服。
“说吧是哪九门课,满分是多少分及格又是多少分?大不了我豁出去了。”
“《语文教育》、《土地里的工业国》、《经济与金融效益》、《历史》、《汉书》、《政治》、《社交的心胸》、《思想功课》、《人文教育》、这现在只写了一本书,后面还有八本这一个月我会努力点好好当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主编,你现在可以享受还债之前的最后一个月潇洒,当然你可以逃走只是从此里的人生就多了一个污点,我没有这笔钱我无所谓只是你母亲会因为有你这个儿子而惭愧,恐怕在那个世界会无脸见人。”李瑛为他介绍完九门功课后看见他的眼珠子一直在转,猜到了他的想法一副无所谓的语气对他这样说道。
《汉书》体例上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共八十余万言。
汉武帝以后的史事,除吸收了班固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诏令、奏议、诗赋、类似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不少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录入书中,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李瑛节选了汉书其中的一个传记,让高顺找了些文人来写好好扩充一下,这个时代人们的想象力不太好,于是就造成了无论怎么补充都是那么点字数最多几万字这都不错了,所以是九门功课李最薄的一本,书刚印出来郑板桥可是乐坏了他把这本书和语文教育放在一起比高低,却发现语文教育比他后太多了。李瑛和成曲梁在旁边看着他在那儿比直接翻了个白眼,鄙视他。
可是某人的脸皮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厚随便他们怎么样,他就是乐坏了,外戚传是一个故事是一个警示郑板桥虽然不认字但是有成曲梁给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了这是用来做什么的所以他已经肯定自己这本书要想及格随便没问题。如今九门功课已经出了一门完全不用担心的功课,他高兴得心都飘飘然。
李瑛觉得自己坐在这里快要疯了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溜了,成曲梁也是这么想只是李瑛没走他不好先走于是他前脚走他后脚也走了。郑板桥不管他们继续乐。
政治是完全照着李瑛头脑中前世的三个代表写出来的,因为不用想直接写很快就出来的,这本书字数就比较多了弄得郑板桥的美梦破碎,李瑛这次是学乖了直接让高顺把书送过去让他先复习一下,一个月的潇洒时间没有了开始迎来了他的魔鬼生涯。
《社交的心胸》李瑛直接交给了朝中口才最好的,李瑛没有抢臣子的功劳这本书上没有他的名字在内,这点那个人是对他铭记于心的。
《历史》上面记载的都是历史上的大世界,只是李瑛把记忆中的中学课本全部照搬,在上面写着人类的发展,猿类的进化、世界的变迁、返祖的现象、之后才是历朝历代的一些著名大事记载其上。
《经济与金融效益》李瑛先是把经济的含义、作用、写了一通一些有名的人物生意经举例说明了一番,然后对金融又照着葫芦画瓢,最后才把经济和金融效益使用在国家、苍生的作用上写了个真心话经济于国利国利民,若公器私用便是违法乱纪之利器,劝使用者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