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微言轻”四个字,你必须记牢,你要忠于自己的本职,少谈主张,多想办法。但是你的办法是否妥善,也有两种意思,一是办法本身的妥善,二是上司心理上的妥善。不合上司心理的办法,是善而不妥,合于上司心理的办法,才是善而且妥,因此如何揣摩上司心理,这是很要紧的问题。
有的上司喜欢详尽的办法,有的上司喜欢简明的办法,你把详尽的办法给喜欢简明的上司看,这当然不妥;你把简明的办法,给喜欢详尽的上司也是不妥。揣摩的方法如下:第一种是请教老同事,他们能够把经验告诉你,只要你执后辈之礼,他自然肯说的。第二种是先行试探,同时拟就两样办法,一种是详尽的,一种是简明的,一起交给上司,请他选定。经过此次试探,他的心理你明白了,以后可以单做一种办法。经过此次试探,同时使得上司知道你的办法不止一种,他对你的印象格外好些。
当你向上司请示“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时,上司或许会反问你:“那么你要怎么处理呢?”当上司这样反问你的时候,你会不知所措,无法回答吗?如果是这样,这就等于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当你要去请示上司时,心里一定要先想好自己要怎么做,然后再去请示主管是否同意你的做法。
在提出你的做法之前,同样的要收集许多正确的情报,然后整理、分析,这样才能获得上司的认可。有时候自己精心想出来的应对方案可能被上司一口回绝,但是千万不可以因自己提的方案很可能被驳回,就依赖上司的判断,自己不动脑筋。无论如何还是要提出自己的方案,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再和上司的比较看看,就可以看出自己在分机问题的深度和周全性方面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另外,有了自己的方案以后,不能就自以为是地把结论丢给上司,而不提供一些正确的情报,也不能任性地觉得只有自己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对于别人的话一概不听。因为最后下判断的还是上司,属下对上司的决定还是得服从的。
当自己提出的方案和上司的决定有出入时,你只要慢慢去体会上司的思考倾向,久而久之自然能了解上司的想法,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就会考虑得更周到了。这是年轻人磨练实力的最好办法。
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在工作伊始,因为环境陌生、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等问题,得不到上司的赏识,是常有的事。有的人能够正视现实,并最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而有的人却不然,他们异常苦恼,觉得世界不公平,抱怨上司没眼光,甚至意气用事,做出了一些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傻事。他们评价周围的环境、评价自己的上司和同事,但惟一忘记了去评价自己。
有一个人极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一次,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上司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日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对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朋友反问道。
“没有!”
朋友接着说道:“古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还是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辞职不干。”那人觉得朋友的“建议”有道理,就决定把公司当作免费学习的场所,等所有的东西都学懂弄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为此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自此,他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里研习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晃一年过去,一天,那人和朋友又见面了。朋友问:“你现在大概把公司的一切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然而,那人却红着脸说:“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总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从故事所透露的“信息”看来,那个曾经极不满意自己工作的人,已经打消对其上司“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之念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他没有理由不珍惜眼前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人景象。这个人能够迅速改变“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逆境,那位朋友充满智慧、用心良苦的规劝之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有地位,就得有作为”。那个人能够从不被上司重视到成为公司里的红人,靠的不是别的,而是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
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既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人之生存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因为如此,曾参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的话才成为千古名言;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才于《白鹿洞书院榜示》中郑重写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八个大字;而唐代大文豪韩愈才会谆谆告诫其弟子:“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社会本身可能有其不完美的地方,但即使是不完美,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而言也都是公平的。当我们在别人的心目中占不着“分量”的时候,当我们碰到不如意的时候,与其去抱怨,倒不如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能耐烦者成事业
做事难,做人更难。难就难在:无论多么简单的事,也会被人弄得复杂起来。
单纯一件事,只要肯下功夫,要把它做好并不难,但一扯上人为因素,简单的事也会变复杂。而依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念以及利益的不同,这事的复杂度也会有所不同,就好比一条绳子打上了千百个结,世上的事多半是如此。
比如公司调整人事,好的位子人人想要,施压的施压,钻营的钻营,这就是打了千百个结的绳子;商人要争取大生意,几年前就开始打通人脉、收集情报、训练人员,每个步骤都是问题,也都需要解决,这也有如打了千百个结的绳子。而要解开这些绳子上的结,要的便是“耐烦”。
事实上,要做好一件事,解决一个问题,最需要的是智慧、经验,那么为何在此特别提出“耐烦”二字呢?
这里有几个原因。首先,有智慧、有经验的人固然能做好事,也能解决问题,但若无“耐烦”的本事,则无法做好磨人磨得发狂的事,也无法解决复杂多变、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所以,不能“耐烦”,徒有智慧和经验还不能成就大事。
“耐烦”是和客观环境比耐力,也在和竞争对手比耐力,你能“耐烦”,就不会输。若因不耐烦而半途放弃,那么就先输了,很多在人生竞赛中落后的人都是因为不耐烦,而不是因为智慧不如人!
在工作中往往有一些琐碎而无价值的事,通常是一些不重要的任务或工作,而且报偿低。它消磨你的精力和时间,因此让你不能处理更为重要且当务之急的工作。琐碎无价值的工作可能是将文件归档、清理办公桌抽屉、日常文书工作或者没有紧迫任务时任何人都可以做的那种工作。
如果你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面对每天这些琐碎而无价值的事,是不是会感到厌烦?尤其是在社会中的人,很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会不屑一顾。人生一世,谁都不甘平庸,都想成就一番大业,不虚此生。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业的确实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等。但“耐不得烦”却是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重要因素。
“要能耐得住烦”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得失而影响大目标,大事业。“耐烦”就是不要急功近利,不因小失大。能耐一次烦,便能耐二次烦,这种本事一变成习惯,将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这种“耐烦”的本事,年轻人尤其要能学到,不要说你年轻气盛而“做不到”,那是托词,这里能告诉你的只是:越早学到,越早获益!
至于如何培养“耐烦”的本事,这并无捷径,也没有速成班,更没有补习班可以教,这是个人意志的问题。换句话说,你只要在碰到“很烦”的事时,便告诉自己——要耐烦!然后仔细地、耐心地、不动气地分析该如何做这些事,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慢慢的,你便有了“耐烦”的本事。
接受善意的忠告
一个人无论多么正直诚实,都不代表他一定能够辨别出任何一种事物的好坏;一个电影明星的演技也许是无可挑剔的,但他仍然无法证明一个剧本的好坏。因此,一个人的人格或许很好,但这并不代表他对于其他任何事都有辨明好坏的能力。一个人也许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但在其他一些方面仍需要向别人求教。
相爱的托尼和欧莱娅,组建了自己的小家。但是他们生活比较贫困,为了让欧莱娅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托尼不得不在新婚不久忍痛离开家,去很远的地方谋生,欧莱娅答应托尼在家安心等他回来。
托尼在老板那工作15年后,临行时老板没给他发工资,而是给了他三条忠告和三块面包。这三条忠告是:
第一条:人生永远没有捷径可走。便捷的道路可能使你命丧黄泉。
第二条:永远别对可能是坏事的事情生好奇之心,好奇心也可能要了你的命。
第三条:永远别在自己痛苦的时候做出决定,那样会后悔的。
老板给托尼的三块面包,两个让他路上吃,另一个等他回家后和妻子一起吃。在远离自己深爱的妻子和家乡15年后,托尼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天后,他遇到了一个人,那人说:“你要走30多天的路,这条路太远了,我知道有一条小路,几天就可以到了。”正当托尼准备走小路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老板的忠告,于是他没选择走小路。后来得知那个人让他走所谓的小路只是一个圈套而已。
几天后,他走累了,发现路边有家旅馆,他打算住一夜,交房钱后躺下睡了。睡梦中,他被一声惨叫惊醒了。他觉得奇怪,就跳了起来,想去门口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刚走到门口,又想起老板的忠告,于是没有去看,回到床上睡觉了。
第二天,店主对他说:“您是第一个活着从这里出去的客人。我的独子犯疯病,他昨晚大叫着引客人出来,然后把他们杀死了。”托尼感到很恐怖,也很庆幸。
他接着赶路,终于在一天的黄昏,他看见了自己的小屋,还依稀看见自己想念的妻子。虽然天色有些暗,但他仍然能看清妻子不是一个人,还有一个男子和她在一起,而且两人还很亲密。看到这一幕,他很生气,真想跑过去杀了他们,这时他又想起老板的忠告,于是没过去。他决定在原地露宿一晚,第二天再做决定。
天亮了,已恢复冷静的他对自己说:“我不找我变心的妻子了,我还是远走吧。但我要告诉我妻子我始终忠于她,想着她。”
托尼走到家门口,敲了敲门,是妻子欧莱娅开的门,欧莱娅认出了丈夫,扑到他怀里,紧紧地抱住他。随后让儿子见过父亲。原来,托尼走的时候,欧莱娅刚刚怀孕,现在儿子已经15岁了,个子长得很高。托尼有说不尽的欢喜。
接着,一家人坐下来一起吃面包,他把老板送的让他和妻子一起吃的那块面包掰开,发现里面有一笔钱——那是老板给他的工钱。
让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则故事。
罗斯福总统打猎的时候,会请教一个猎人,而不是政治家。他有政治问题的时候,会去请教一个政治家,而不是请教猎人。
一次,罗斯福在牧场做工时,同他的上司麦利菲德在培德兰打猎。他们看见了一群野鸡,罗斯福便追着去打。
“不要打。”麦利菲德喊着。
罗斯福对于这命令毫不理会。当他的眼睛正盯着野鸡的时候,忽然从树丛中跑出来一只狮子,从罗斯福眼前掠过。
麦利菲德红着眼珠,责骂罗斯福是头等的傻子,并以命令的口吻说道:“我每次举起手的时候,你就要站着不动,懂吗?”
罗斯福安然地忍受着同伴的怒气,因为他晓得同伴是对的,日后他也驯良地服从猎人的命令。他之所以服从是因为那个猎人对于打猎具有了高超的知识和经验。
瓦烈梅克曾经说过:“平凡的人征求别人的意见,并不是想追求真正的智慧,或是利用长者已有的经验,他们不过是想让别人肯定他们自己的结论。结果得不到这种同情,他们仍按照自己的计划而行。”其实无论你的感觉怎么样,重要的是寻求真理,你必须养成一种对别人的意见无成见态度。那能使你对于别人的意见敢于接受或敢于拒绝。这是你求教问题时一件重要的而又不可避免的事。
超越自己
太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为了那一点点有限的工资,却耗费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殊不知,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铁饭碗会变成泥饭碗,到那时自己一无所长,如何安身立命?一个对工作积极负责的人,无论他现在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干苦力也好,当老板也罢,都会从心里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神圣而伟大的;也不论他的工作多么的艰辛,需要付出多少心血,要克服多少困难,他都会迎难而上,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进行工作。只要你也抱有这种态度,你就一定会成功,一定会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