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
3422400000071

第71章 对待工作态度看人的本性

对待工作,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正是这些不同的看法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性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真正认识一个人,最好是去看一看他究竟对工作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生涯发展中心主任詹姆士·华德普与提摩西·巴特勒博士,曾经对此做过详细的归纳。他们的研究成果如下:

狂妄、****、完美主义者,他们总是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达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

这种人也喜欢出风头,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生怕没有人注意他。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虚弱。

这样的人总要求自己处处做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

工作中他们甚至会不懂装懂,嘴上喜欢说的话是:这些工作真无聊。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认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

他们或者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逃避、悲观、压抑的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他们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够好”尤其是出现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他们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负面想法占了上风。

他们可能会成为典型的悲观论者,开始杞人忧天。采取行动之前,他们会想象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出状况,让他难堪。

然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他们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就是无条件回避问题。他们身为主管,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但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非黑即白、机械,这种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捍卫信念、坚持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意。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这种人的僵化还表现在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难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及怜悯等情绪。他们在通电话时,通常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题,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想把情绪因素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

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没有心机,直来直去,不分场合说话,甚至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断送了事业前程。

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将自己的工作视为必要而无论如何都会把握机会的人,是外向性格者。在未行动前,先考虑责任问题者为内向性格者。将工作失败的责任归咎于自己,是内罚性反应的人。相反,将责任全部推给别人,是外罚性反应的人。工作失败而易患精神官能症者,其成长过程多是父母亲细心呵护,且其依赖、撒娇的几率较高。历经一次失败经验,能力就日益减退者为内向性格的人。工作专注到痴狂的地步,却将其合理化者,其欲望大多不能得到满足。向周遭的人有意识地诉求自己非常忙碌者,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卑感。极度热衷工作且相当排斥工作不认真者,在他的潜意识中,有某些懒惰的成分。有外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仍高是外向性格的人,反之则是内向性格者。喜出风头者,大多具有歇斯底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