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3422200000022

第22章 尽快走出不幸的阴影

不论是皇帝还是乞丐,灾难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逃避事实是掩耳盗铃的行为,成熟的人应该做到勇于面对现实,让时间去治愈内心的伤痛,采取有效的行动,走出不幸的阴影。

1945年8月16日,也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的第二天,玛丽·布朗太太走进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自家住宅,一个人静静地承受着屋子里的寂静与空虚。

几年前,她的丈夫死于一场车祸,接着,与她住在一起的母亲也因病去世,然而悲剧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她讲述道:

当喧嚣的钟声和汽笛声宣告和平再度降临的时候,我唯一的儿子达诺却在此时去世了。我已经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丈夫和母亲,如今儿子也离我而去了,家里就剩下我孤单一人了。

儿子的葬礼结束后,我独自一人走进空荡荡的房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种空虚、无依无靠的感觉,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寂寞了。我整个人充满了哀伤和恐惧,害怕今后将独自一个人生活,害怕整个生活方式会完全改变,而最让我感到恐惧的,莫过于我将与哀伤共度余生。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布朗太太完全生活在一种茫然的哀伤、恐惧和无依无助的感觉里。她迷惑又痛苦,全然不能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她继续描述道:

渐渐地,我明白时间会帮助我治愈伤痛。只是时间过得实在太慢了,我必须做些事来忘记这些遭遇。因此,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也逐渐对生活恢复了兴趣。一天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忽然意识到所有不幸都已经成为过去,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我知道“用头撞墙”的举止是愚蠢可笑的,那是不能面对现实的表现。对于这些我无法改变的事实,时间已教会我如何承担下来。

尽管整个改变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不是几天或几个星期,而是逐渐来临。总而言之,它确实发生了。

现在,当我再回过头去回忆那段生活,那感觉就好像船只历经了一场巨大的风浪,如今又重新驶回风平浪静的海面上。

世上类似布朗太太这样的悲剧有很多,谁都很难理解为什么偏偏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坦然面对悲剧,勇敢地接受事实。当布朗太太强迫自己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时,心理上便已做好了让时间治疗内心伤痛的准备。抗拒命运就像把毒药倒在伤口上,唯一的结果就是使人无法开始新的生活。

面对不幸,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接受它。当我们的生活被不幸的遭遇分割得支离破碎时,只有时间才能把这些破片捡拾起来,并重新抚平。所以,我们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觉得除了无边无际的苦难外,似乎整个世界都停止运转了。但无论如何,生活还得继续下去,还需要我们履行生命中的种种义务。一旦我们为了生命中的美好目的而行动起来,痛楚就会逐渐减轻。终有一天,往昔快乐的回忆会被唤醒,我们又会感受到上天的护佑。时间是医治心灵伤痛最好的良药,只有我们把心灵敞开,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命运,我们才不会沉溺在痛苦的深渊里。

厄运的降临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到,很多时候,它还是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催化剂,对改善状况大有裨益。它能使我们的才智变得灵敏,督促我们思考并解决问题。

印度克里士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幸福结局,并非是平淡、安稳的喜乐,而是轰轰烈烈地与不幸作斗争。

人的个性会因与不幸奋争而变得深沉、成熟。苦难能激发我们挖掘深藏在人性深处的潜能。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曾这样说过:要采取行动以抵制困境,因为只有对抗,才能结束困境。这是摆脱不幸的途径之一。

这里我要举一个“沙尘暴灾难”的例子。不知道你是否曾到过美国西南地区的沙尘风暴地带,那些无情的尘暴摧毁了无数的农庄,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活。下面这个故事的主角便是生活在这一区域的男孩。现年21岁的他就住在沙尘风暴地带内,其双亲一辈子都在与风暴及干旱抗争。

自从双亲过世之后,他便担负起家庭的重担。直到有一天,他们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田野里没有农作物可以收割,粮仓里颗粒无存,眼看就要饿肚子了。年轻人抬头看着农舍屋顶上厚厚的尘土,也只能一筹莫展地坐着发愁。忽然,他8岁的妹妹开门走进来,身旁还跟着她的一个小伙伴。

“吉米,你可以给我10美分吗?她恳切地问道,我想到店里去买些饼干,只需要10美分就足够了。”

吉米沉默了许久,但是他始终想不出一个好的理由来拒绝。他确实没有10美分,即使搜遍了全身的口袋也凑不够这点钱。

“妹妹,非常对不起。他温和地说道,我没有10美分。”

当天晚上,吉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他永远也忘不了妹妹那一脸失望的表情。有生以来,他经历过不少沉重的打击:双亲去世、工作离职、沙尘风暴侵袭……然而却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使他沮丧万分,他竟然拿不出10美分来满足自己年幼的妹妹一个小小的愿望,难道自己真的连这个小小的要求都满足不了吗?吉米思忖良久,最后决定采取一些行动。就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并想好了整个计划。

吉米一直以来都怀有一个教师梦,但是自从双亲过世之后,为了担负起农场的工作,他不得不留在家里。然而,农场一再饱受沙尘风暴摧残的事实,使他不得不考虑从事其他的工作。

第二天一早,吉米到镇上给自己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从那时起,他每天借回来很多书,认真研读到深夜,准备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工作——做一名教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果然在一间乡村学校里找到了教职。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他不但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教师,而且也赢得了邻居的赞美与尊敬。

这是将不幸转化成幸运的一种形式,妹妹向她的哥哥索要10美分这样一件小事,驱使吉米改变了生活的方向,经过一番拼搏后克服了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

很多时候,一些行动还可以减轻失去亲人的痛楚。这是发生在密西西比州杰克森市克文顿太太身上的故事。克文顿太太的3个孩子身体状况都不好,因此需要她颇费苦心去照顾他们。一天,他们的家庭医生突然告诉她,她的丈夫得了一种严重的心脏病,随时可能会病发身亡。以下是克文顿太太自己对整个事情的描述:

听了医师的话后,我感到惊恐不已。过分的担忧占据了我的心房,每天晚上我都无法安然入睡。这样没过多久,我的体重便下降了15磅,家庭医生诊断后认为我是过于神经质了。一天晚上,我照例又失眠了,于是我便问自己,如此地担惊受怕对事情是否有所帮助。第二天早上,我开始计划该做些有用的事。由于我丈夫颇精于木工,能做出许多种家具,所以我要求他替我做一个床头小桌。他满口答应下来,并且花了好几个下午认真去做。我注意到这件工作带给他极大的乐趣,后来,他又为别的朋友做了几件家具。

做家具之余,我们还开辟了一片园地,开始种花种菜。当园里的青菜长起来的时候,我们便把最好的收成送给朋友们,并尽量想一些我们可以帮助别人的地方。如果手头一时没有什么事情做,我们便坐下来讨论有关果树种植等计划。

一天,凌晨一点多的时候,我的丈夫突然病发过世了。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最近这几年,我们一直把那些可怕的压力抛之脑后,反而过着有生以来最快乐、最有意义的生活。我就是这样来面对悲剧的,并设法用最好的方式来接受它。

克文顿太太以巨大的勇气来面对不幸,掩藏起内心的悲伤,使她丈夫在最后几年的岁月中过得快乐又有意义,而她自己也因此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要想摆脱不幸的阴影,最好的方法便是忘掉不幸,开始新的生活。

我认识一位住在威斯康辛州的太太,由于她把个人的伤痛转化成强大的动力,尽力去帮助那些生活艰难的人,因此广受别人的敬重。这位太太的儿子是一名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幸殉职,当时只有23岁。尽管她十分悲痛,但她并没有表现出需要别人怜悯的样子,她说道:我认识许多不快乐的母亲,有的是因为孩子得了痉挛性瘫痪;有的则是因为孩子精神或心理上不健全,无法正常为社会服务。当然,还有更多的妇女极想拥有自己的小孩,却苦于无法如愿。我有幸拥有一个好儿子,并且一起度过了23个快乐的春秋,我会把这些快乐的记忆保留至生命的尽头。因此,我要顺从上帝的意愿,尽可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的确这么做了,不辞辛劳地安慰那些因儿子出征而需要帮助的父母。这是她迈向成熟所学的第一课,那就是把自己的心思和精力用来帮助别人,从而也忽略了自己的烦恼。

生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之旅,而是时时摆动在幸与不幸、沉与浮、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模式里。我们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面,拒绝面对生命中的各种烦恼,而烦恼也不会因此得以解决。苦难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才是成熟的表现。

不成熟的人最常犯的过错,便是遇事逃避责任,不敢面对现实。许多小孩在做游戏的时候,常因为自己没有胜算而拒绝玩下去,成熟的成年人便不会如此,他们会一试再试,直到成功为止。

以下是康涅狄格州诺维其市长赛门告诉我的一件真实的事情,它讲述了一个男孩虽然遭遇不幸,却仍然勇往直前的故事。赛门先生在大学时代有个室友名叫杰克,是个活泼而有朝气的年轻人,但是他后来却戏剧性地离开了人世。以下是赛门先生的叙述:

杰克是一个热心肠的学生,而且富有艺术天分。他参加学校的各种表演活动,包括幕后工作与台前的表演。他是学校各种年度表演的主要组织者,并且是乐队的鼓手,可以说是多才多艺。离开学校之后,他到一家电视台工作,后来成为电视制作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把全部的精神都投入到上面。

一天,我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告诉我,杰克去世了。原来他得了一种不治之症,却从不让别人知道。在大学时代,他便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所以他就尽情地享受生活。我一想到杰克那时的热忱、风趣及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精神,便会感慨万千。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弥足珍贵的一课: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杰克的故事使每一个听到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并深受他精神的鼓舞。他选择了最勇敢、最成熟的方式去面对不可避免的灾难,尽管他离开了,但是他做到了此生无憾。

在我的训练班里,一名学员也告诉过我一个类似的故事,主角的名字叫迈克。这位学员讲道:

1938年,21岁的迈克进入军中开始服役生涯。他在一次战役中受了严重的眼伤,此后,眼睛便看不见东西了。虽然他承受着巨大的创伤和痛楚,但是他的个性仍然十分开朗。他常常与其他病人开玩笑,并把自己配给到的香烟和糖果分赠给朋友们。

为恢复迈克的视力,医师们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办法。一天,主治大夫亲自走进迈克的房间,对他说道:迈克,你知道我一向喜欢对病人实话实说,从不隐瞒病情。我现在不得不告诉你的是,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是十分抱歉,你的视力无法恢复了。

那一刻,时间似乎停止了,房间里充斥着可怕的静默。

“大夫,我知道。迈克终于打破了沉寂,平静地回答道,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但非常感谢你们为我费了这么多心力。”

几分钟之后,迈克对他的朋友说道: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绝望。不错,虽然我的眼睛瞎了,但是我的听觉还很好,而且表达上也没有障碍!我的身体强壮,腿脚利索,双手也十分灵活。何况据我所知,政府也会协助我学得一技之长,以便我维持生计。我现在所需要的,就是适应一种新的生活罢了。

这就是迈克,一名内心拥有明亮视野的盲眼士兵。由于忙着计算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因此没有时间去诅咒自己的不幸。这便是100%的成熟,也正是我们要面对问题的方法。我们每个人,你、我还有住在我们隔壁的那些邻居,在有生之年都要经历类似的考验。

对那些叫喊着“为什么灾难会降临到我身上”的人来说,这里只有一个答案:为什么不会呢?

上帝并不偏爱任何人,每一个人都得经历一些苦难,就像我们也经历许多快乐一样。迟早,生活本身便会教会我们明白: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国王或乞丐、诗人或农夫、男人或女人,当我们面对伤痛、失落、麻烦或苦难的时候,我们所承受的折磨都是一样的。无论年纪大小,不成熟的人都会表现得特别痛苦或怨天尤人,因为他们不了解,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像生、老、病、死或其他不幸,其实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阶段。在此,我把如何摆脱不幸的5个方法整理如下,希望对每个人都能有所帮助。

1.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让时间去治愈伤痛;

2.采取有效行动,及时走出困境;

3.集中精力,助人为乐;

4.在有生之年,充分利用自己的生命;

5.计算我们所拥有的幸福。

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成熟,你必须做到:试着接受那些无法回避的事实,学会摆脱生活中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