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3422200000015

第15章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我们内心的平静与快乐,与我们的身份、地位、所处的环境并没有多大关系,只在于我们的心境。在生活中,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生命终将迎来春天。

精神状态对我们的身体和力量有着惊人的影响。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德飞曾撰写过一本名为《力量心理学》的书,在那本只有薄薄54页的书里,他对这件事有着十分透彻的分析。他写道:

我请三个人来帮我做心理受生理影响的实验,并以握力计来测量影响的程度。我让他们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尽力抓紧握力计。

第一种是在正常的状态下,他们的平均握力是101磅。

第二次实验则对他们进行催眠,并告诉他们,他们非常的虚弱。实验结果表明,他们的平均握力只有29磅,还不到清醒状态下的1/3。

接下来是第三次实验:在催眠之后,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强壮。结果他们的平均握力达到142磅。也就是说,当他们在认定自己有力量的情况下,他们的力量几乎增加了50%。

这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精神力量。

为了说明精神所具有的魔幻般的力量,我再告诉你一件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的神奇故事,尽管它长得足够写成一本大书,但是在此我们还是长话短说:

尽管现在人们都知道基督教信心疗法的创始人,是麻省理安市的玛丽·贝克·艾迪,但是在当时,她却认为生命中只有疾病、痛苦和不幸。她的第一任丈夫,在他们婚后不久就去世了,她的第二任丈夫抛弃了她,和一个已婚妇人私奔了,最后死在一个贫民收容所里。由于贫病交加,她不得不将生命中唯一的儿子在他4岁的时候送走,而且在随后31年的时间里杳无音信。

由于身心都不够健康,她开始对所谓的“信心疗法”充满了兴趣。此后不久,她的生命中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一个天气寒冷的日子,当她在街道上漫步行走的时候,她突然滑倒了,重重地摔在结冰的路面上,当场昏了过去。事后的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脊椎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还不停地痉挛,医生甚至认为她已经来日无多。医生还说,即便是有奇迹出现,上帝重新赋予她新的生命,她也无法像从前一样正常行走了。

卧床休养的艾迪,在百无聊赖中打开了一本书,她从上面读到了一句影响她一生的句子:有人用担架把一个瘫子抬到耶稣面前,耶稣对他说,小子,放心吧,你无罪了。起来,拿着你的褥子回家去吧。结果,那人当即就站起来,回家去了。

艾迪说,耶稣的这句话使她产生了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种活下去的勇气,于是奇迹发生了,她立刻就能下床,并能正常行走了。

艾迪说:这种经验就像引发牛顿万有引力灵感的苹果一样,使我发现自己渐渐好起来了。我想,只要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谁都可以做得到,而这比其他的一切都更为重要。

也许你会认为她是在为基督教的信心疗法布道,但是你错了,因为我并不是这个教派的信徒,但是活得时间越长,我就越发深信思想的力量。

从事成人教育35年的经验告诉我,其实每个人都能够消除忧虑、恐惧和很多种疾病,只要你能改变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我十分了解这种转变,并亲眼见证过几百次。这毫不新奇,它是我们生活中的正常现象。

例如,我的一个学员身上就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转变,而这足以能够证明精神的力量。这名学员曾经因为忧虑而精神崩溃过,他亲自向我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我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忧虑。我担心自己太瘦了,又觉得常常掉头发,更害怕自己将来没钱娶老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得到自己喜欢的那个女孩,我又担心自己以后不是一个好父亲。眼前的生活让我更感到担忧,害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由于过分担心,终于得了胃溃疡,无法继续工作了。辞去工作后,我的心情愈发紧张,就像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锅炉,压力终于大到令人不堪忍受的地步。后来,果然出事了。

如果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精神崩溃的话,祈祷上帝让你永远不要有这种经历,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身体上的痛苦,能与精神上的痛苦相比较了。

我的精神崩溃已经严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已经没有办法和自己的家人进行交谈。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内心充满了极端的恐惧,哪怕是听到一丁点儿的声音,也会使我焦躁得暴跳如雷。我将自己锁在房间里,避免与任何人接触,并经常一个人毫无缘由地大哭。我每天都活得痛苦不堪,感觉自己被所有的人抛弃了,就连上帝也不要我了,我真想一脚跳进奔腾的河里。

万般无奈之下,我决定到佛罗里达州去旅行,希望换个环境能对我病情的好转有所帮助。在我登上火车之后,父亲递给我一封信,并嘱咐我说到了佛罗里达之后再打开来看。

我到佛罗里达的时候正赶上旅游旺季,旅馆里订不到房间,于是我就在一家汽车旅馆租了一个房间。我很想在迈阿密的一艘不定期的货船上谋一份差事,可是没有成功,于是,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海滩上。

在佛罗里达我的心情更加难过,此时,我拆开了父亲给我的信,看看他到底在上面写了些什么。父亲在信中写道:

我亲爱的儿子,你现在已经离家1500英里,但你并不觉得与家里有什么两样,对吗?我知道,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因为你还带着所有烦恼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其实,不论你的身体还是精神,都没有问题,也不是你所处的环境使你遭受了挫折,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你自己的想象。总之,一个人心里想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后,儿子,回家来吧,这样,你会好起来的。

父亲的话使我非常生气,我需要的是同情,而不是教训。我当时真想一辈子都不回家。那天晚上,我在迈阿密的一条狭小的街道上溜达着,当我经过一座正在举行礼拜的教堂时,我走了进去,听了一场布道,题目是《能战胜精神者,将所向披靡》我坐在神圣的教堂里,听到了和我父亲一样的说法,这时我才开始恢复理智并开始自我反思,我发现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傻瓜。看清楚自己后,我感到十分震惊,此前我还妄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和世界上所有的人,现在看来,唯一需要改变的只有我自己的思想。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收拾好的行李,踏上了回家的火车。一个星期以后,我又回到了从前工作的岗位。4个月后,我和自己一直都怕失去的女孩子结婚了。现在我拥有了个快乐的家庭,生育了5个子女。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上帝对我都不薄。

当我精神崩溃的时候,我是一个部门的夜班工头,手下有18个人;现在我是一家纸箱厂的厂长,管理450名员工。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比以前充实多了。现在,我了解了生命的真正价值。每当我感到不安时,我就会告诉自己:只要改变一下想法,一切就都好了。

我要坦白地说,我很庆幸自己有过那次精神崩溃的经历,它使我发现了思想对身心两方面的控制力。现在我能做到使自己的思想能够为我所用,而不至于伤害我。我现在终于明白,父亲是对的。给我带来痛苦的,确实不是一些外在的情况,而是我对各种情况的看法。一旦我意识到这一点,精神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了,而且也不再生病了。

这就是我学员的经历。现在我深信,我们内心的平静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与我们的身份、地位、所处的环境并没有多大关系,只在于我们此时的心境。200多年前,弥尔顿在双目失明之后,也发现了同样的真理:思想的运用和思想本身,就能让我们将地狱改造成天堂,或者把天堂弄成地狱。

拿破仑与海伦·凯勒,就是弥尔顿这句话的最好例证。拿破仑拥有世间的一切:荣誉、权力和财富,可是他还是对圣海莲娜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尽管海伦·凯勒是个盲人,可是她却坦言:我发现生命是如此美好。两相对比,显然,拿破仑拥有一切,唯独没有快乐;而凯勒虽然身有残疾,但她却尽享快乐!

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了半个世纪后我学到了什么,我只有一句: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带给你平静。

在此我想引用一下爱默生在《自信》一文中所说的话:一次政治的胜利、收入的增加、病体的康复、久别好友的归来,或是其他纯粹的事物使你快乐,让你觉得眼前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那么,请不要相信它,事情绝非如此。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带给你平静。

伟大的斯多葛派哲学家依匹克特修斯曾警告我们:我们应该极力消除脑海中的错误想法,这比割除“身体上的恶性肿瘤和脓疮”重要得多。

依匹克特修斯在公元前产生的理论观念,在现代的医学领域中获得了有效的支持。坎贝·罗宾博士说过,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收容的病人里,有4/5都是由于情绪紧张和压力过大而引发疾病的。甚至,一些生理器官上的病例也不例外。总之,他认为,这些病因追溯起来都是因为病人在生活中对很多问题无法协调造成的。

法国大哲学家蒙田以这样一句话作为他生活中的座右铭:一个人在事情发生后所受到的伤害,没有他对事情的成见所带来的伤害来得深切;而个人成见的存在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决定。

当你为各种烦恼困扰而精神紧张时,我该坦白地告诉你,你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力来改变你的心境。实用心理学的权威人士威廉·詹姆斯,曾发表过这样的理论:行动似乎是随着感觉而来的,可实际上,行动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如果我们让意志控制的行动规律化,也同样可以间接地让不受意志控制的感觉规律化。换句话说,威廉·詹姆斯告诉我们,不能单凭“下定决心”就妄想改变我们的情绪,但我们可以改变行为,因为在我们改变行为时,就会很自然地改变我们的情绪。

詹姆斯解释道:如果你感到不快乐,那么唯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作精神,使行动和言辞像是已感觉到快乐的样子。

这种简单的办法是否有效呢?你不妨尝试一下。你可以在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挺起胸膛,大口地呼吸,随后唱一支欢快的歌曲;你若不会歌唱,就随便哼一段,或者打个口哨也行。这样一来,你很快就能明白威廉·詹姆斯话中的深意了。也就是说,在你改变行动的过程中开始慢慢感受到快乐,忧虑和颓丧就会随之消失。

我曾认识一个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女人,如果她尽早知道这个道理,就不会抑郁、哀愁那么久了。她常为自己的衰老和寡妇身份备感忧虑,从来没有让自己真正快乐过,如果你问她近来心情如何,她总是应付说:噢,还好吧。可是,她的表情明显证明了她在说谎。她的心里或许会这样抱怨:哦,上帝,你如果处在我的位置上就会明白我的烦恼了。

现实中,很多女性的精神情况要比她更糟糕。我认识一位夫人,她的丈夫留给她足够生活的保险金;她的子女都已成家立业,能够赡养她,可是我看见她整天愁眉苦脸的。她每年都会有几个月的时间待在女婿家里,她时常抱怨自己的三个女婿,认为他们很自私,她还会抱怨女儿从来不给她买任何礼物,而她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个吝啬的人。此外,她还很讨厌自己,这才是她不快乐的根源,她原本可以从愁苦、忧郁中走出来,变成一个受家人尊重和喜爱的老人。只要她肯改变自己,那么一切就会变得很美好,而不会像现在这样,老生常谈地讲述她的不幸了。

10年前,英格莱特先生得了猩红热,刚一康复,他又发现自己得了肾脏病,为此他找过很多医生来治疗,但是据他讲,治疗效果都非常不理想。

就在不久以前,他得了另一种并发症——高血压。当他去看医生时,他的血压已经到了214的高点。医生宣布他已无药可救,让他的家人准备后事。后来,他说:

我回到家里,付过了所有的保险金,然后向上帝忏悔从前犯过的种种错误,难过地陷入沉思。我使所有的人都不快乐,妻子和家人为我感到难过,我自己更是深深地埋在沮丧的情绪里,难以自拔。然而,一个礼拜后,我又对自己说:你这个傻瓜,恐怕今年还不会死,既然还活着,为什么不快乐些呢?

从那以后,我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并让自己表现得像往常一样。我承认,改变自己是一件相当费力的事情,但是,我要强迫自己开心,并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热情,这不但可以减轻我家人的痛苦,同时也对我的康复大有帮助。

接着,我的心情渐渐好多了,几乎和生病前的我一样,而且十分自然。病情在持续好转,原来以为现在我应该躺在棺材里,可是现在我不仅心情很快乐,而且我的血压也降了下来。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一直沉浸在悲伤中的话,那么,医生的预言很快就会兑现。可是,我却给了自己一个新生的机会,除了改变我的心情外,我几乎什么都没有做过。

如果快乐和求生的勇气能使人重新获得健康,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为一些失意和颓丧难过呢?如果自己可以创造快乐,那又为何让自己和身边的人一起沾染上难过和悲伤的情绪呢?

多年以前,我读过一本名叫《人的思想》的小书,它对我的生活产生了长远而良好的影响。该书的作者是詹姆斯·艾伦,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当一个人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他就会惊讶地发现,事物和其他的人对他来说就会发生变化。当有人把他的思想指向光明时,他的生活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人不能吸引他们所想要的,却可以吸引他们所拥有的,能变化气质的神性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正是自己思想的直接结果。有了奋发向上的思想之后,一个人就会明白什么才是征服,从而有所成就。

如果一个人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那他只能陷在衰弱和愁苦中。有人说,上帝让人类统治整个世界,实在是一份相当大的礼物。可是,我对这种特权实在没有什么兴趣。我希望得到能控制自己的能力,能控制我的恐惧、我的内心和精神。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的成绩相当惊人。不论何时,我总是想:只需控制我自己的行为,就能控制我的反应。所以,让我们记住威廉·詹姆斯的话:把伤感者的内心感觉由恐惧转变为积极向上,那么,我们内心的苦闷就可以转变为身外的福祉。

让我们为存在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富有而庆祝吧!已故的西贝儿·派屈吉写下的10条“只为今天”的建议十分有效,在此一并奉上:

1.为了今天,我要很快乐。正如林肯所说:“大部分的人只要下定决心,都会很快乐”这句话是正确的,快乐是来自内心世界,而不存在于外界。

2.只为今天,我要让自己去适应一切,而不去试着调整一切来满足我的欲望。我要以这种态度接受我的家庭、事业和运气。

3.只为今天,我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要多参加运动,照顾和珍惜它,不损伤和忽视它,使它能成为我争取成功的好基础。

4.只为今天,我要加强自己的思想。我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绝不做一个胡思乱想的傻瓜。我要看一些需要思考、更需要集中精神才能看的书。

5.只为今天,我要用三件事来锻炼我的灵魂:我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让人家知道;我还要做两件自己并不想做的事,而这就像威廉·詹姆斯所建议的,是为了锻炼。

6.只为今天,我要做个讨人喜欢的人,外表要尽量修饰,衣着要尽量得体,说话温柔,举止优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对任何事都不要挑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训别人。

7.只为今天,我要试着只考虑怎么度过今天,而不把我一生的问题一次解决。因为,我虽然能连续12个小时做一件事,但我不能将一辈子的事情用一天做完。

8.只为今天,我要订一个计划,写下每个钟点该做些什么事。也许我不能完全照着做,但还是要订这个计划,这样至少可以避免两种缺点:过分仓促和犹豫不决。

9.只为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钟头,轻松一下。在这半个钟头里,我要使我的生命更充满希望。

10.只为今天,我要内心毫无惧怕,特别是不要怕快乐,我要去欣赏一切的美景,去相信我爱的那些人会一直爱我。

因此,我们要摆脱内心的忧虑,就必须做到: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让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