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3422200000013

第13章 给忧虑设定底线

生活就像炒股,你必须为自己的忧虑设定一个最低底线,才不至于血本无归。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以生命的消耗为代价的,如果我们将过多的生命付给忧虑的话,我们就是十足的傻瓜。

是否有人想知道怎样在华尔街赚到钱?那是自然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想知道。如果我知道其中的秘密,这本书就该定价1万美金了。在这里,我可以向大家提供一种很多成功操盘手常用的有效方法。投资顾问查尔斯·罗伯茨向我讲述了他所应用的这个方法:

我刚从得克萨斯州到纽约来的时候,身上带了2万美元,那是朋友托我到股票市场投资用的。我原本以为自己对股票市场很精通,而且一开始几次也确实赚到了钱,但最终我却赔得精光。

如果是我自己的钱,那倒无所谓,可问题是那些钱都是朋友的,尽管他们都很富有,但我依然觉得十分愧疚。我感到自己已没有脸面再去见他们。可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对这件事不仅没有沮丧,反而对前景十分乐观。

我开始仔细分析自己炒股失败的原因,下定决心在下一次进入股票市场前,先学会必要的知识。于是,我和一位非常成功的预测专家波顿·卡瑟斯交上了朋友,我相信自己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包括他的成功经验。因为我知道,像他这样在股市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单凭机遇和运气是很难做到的。

他向我传授了一个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原则,他告诉我说:我在市场上买的每一只股票,都要设置一个到此为止、不能再赔的底线。例如,如果我买的是50美元一股的股票,我马上规定不能再赔的最低标准是45美元。这也就是说,万一股票开始跌价,最迟在跌到45美元时必须卖出去,这样就可以把损失只限定在5美元之内。

“如果你眼光比较好的话,每股你可以赚到平均10美元、25美元,甚至50美元。因此,你的损失永远不会超过5美元。即使你一般的时间判断错误,最终你还是赚了很多钱。”

从此,我一直使用这个办法,它替我的顾客和我赚到了上千万的收入。

后来我发现,到此为止”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股市,而且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都适用。在理财之外,我给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让人忧虑和烦恼的事加上一个“到此为止”的限制,结果简直是太好了。

比如,我时常和一位时间观念很差的朋友共进午餐。他经常让我在餐厅一等就是半个小时,最后,我告诉他,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午餐就“到此为止”了。我提醒他说:我等你的时间底线是10分钟,如果你在10分钟以上才到的话,咱们的午餐约会就算告吹,你来的时候恐怕我已经离开了。

我真希望自己在很多年以前,就学会了这种“到此为止”的原则,并以此来锻炼我的耐心、我的脾气、我的自我适应能力。为什么我以前没有想到,要设法克制那些会摧残我内心平静的情况呢?我早就应该学会告诫自己: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可怕,至少不必要操那么多心。

不过现在想来,还是有几件事是令我比较满意的,尽管那次情况比较严重,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危机,当时,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多年来的梦想、计划和努力全部付诸东流。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在30岁出头的时候,决定把小说写作当作自己的终生职业,一心想做第二个杰克·伦敦或者哈代什么的。我充满了自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那段时间,我在欧洲生活了两年,撰写了一本题名为《大风雪》的书稿。这个题目取得实在是好,因为所有的出版商对它的态度,都冷得像呼啸着刮过达科他州平原上的大风雪一样。当我的经纪人告诉我这部作品不值一文,并说我没有写小说的天赋和才能的时候,我的心跳几乎停止了。当我离开他办公室的时候,我绝望到了极点,面部已经没有了任何表情。

我发觉自己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上,我该何去何从?也许,到了我必须做一个重大决定的时候了。几个星期之后,我才从这种茫然中醒来。当时我还不知道“为你的忧虑设下‘到此为止’的限制”这个原则,但实际上我当时所做的正是这件事。我把自己呕心沥血写作小说的那两年时间,看作一次宝贵的经验,然后,“到此为止”我重新操起组织和教授成人教育班的老本行,有时间就写一些传记和非小说类的书籍。

我是否应该为自己及时转向的决定庆祝一下呢?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件事情,我就会禁不住暗自高兴,可以坦率地讲,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懊恼过自己没有成为第二个哈代。

100年前的一个夜晚,当微风轻拂瓦尔登湖湖面的时候,梭罗用鹅毛笔蘸着墨水在日记中写道:无论是眼前的事物,还是明天的事物,它们的价值都是以我们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为生活中的某一件事付出了过大的代价,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就是一个十足的傻子。这也正是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悲剧:他们知道如何创作出欢快的歌词和歌谱,但却完全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他们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轻歌剧,但他们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沙利文曾为他们剧院买了一张新地毯,吉尔伯特一看到账单就大发雷霆,甚至将这件事闹到法院,从此两个人老死不相往来。

但为了剧院的工作,他们又不得不经常合作。于是,沙利文替新歌剧谱完曲后,就把它寄给吉尔伯特,而等吉尔伯特填上词后,再把它寄回给沙利文。一次,他们不得不一起到台上去谢幕,他们两个人就分别站在舞台的两端,向不同的方向鞠躬,以免看到对方。他们是如此地愚蠢,以至于不懂得在彼此的不快中,给自己也给对方设一个“到此为止”的底线。而林肯却做到了这一点。

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的几位朋友攻击他的政敌时,林肯却说:你们对私人恩怨的感觉比我要强烈得多,也许我的这种感觉太迟钝了。可是,我一向认为这很不值得。一个人实在没有必要把他半辈子的时间都花在争吵上。如果那些人不再攻击我,我也就不计前嫌了。

我真希望我亲爱的爱迪丝姑妈也能有林肯这种宽恕精神。

爱迪丝姑妈和弗兰克姑父住在一个抵押出去的农庄上。那里土质很差,灌溉不良,收成总是不好,所以他们的日子过得很紧张,每分钱都要省着用。可是,爱迪丝姑妈总喜欢买一些窗帘和其他小东西来装饰空荡荡的房子,为此她经常向密苏里州的一家小杂货铺赊账。弗兰克姑父很注重信誉,不愿意欠债,所以他悄悄告诉杂货店老板,不要再让他妻子赊账买东西。当爱迪丝姑妈得知此事后,大发脾气,这事至今差不多有50年了,她还依旧耿耿于怀。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她说起这件事。我最后一次看望她时,她已经快80岁了。我对她说:爱迪丝姑妈,弗兰克姑父那样做给您带来羞辱确实不对,可是难道你不觉得你已经为此埋怨了半个多世纪了吗?这难道不比他所做的事要糟糕吗?结果我这话说了还是等于白说,她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完全不以为然。

爱迪丝姑妈为她这些不快的记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付出了半个世纪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富兰克林小的时候犯了一个小错误,为此,70年来他一直都难以忘怀。

他7岁时看中了一支哨子,于是他兴冲冲地跑进玩具店,在没有和老板讨价还价的情况下,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买下了那支哨子。70年后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写道:买到哨子后,我兴奋极了,一路吹着哨子跑回家,并在各个房间里得意洋洋地转着。可是当他的哥哥姐姐发现他为哨子花了很多冤枉钱时,都来取笑他。为此,我懊恼得痛哭了一场。

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男孩成了美国驻法大使,然而,他对此事依旧念念不忘。可以说,那支哨子给他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他所得到的快乐。

富兰克林在这个教训里获益良多:长大后,我见识了人类的许多行为,我认识到许多人为买‘哨子’都付出了太多的钱。简而言之,我确信人类的苦难,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做出的错误估算,导致他们为买‘哨子’付出了过重的代价。

吉尔伯特和沙利文都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的爱迪丝姑妈也是,我本人在很多情况下也不例外。还有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即使他写出了两部伟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娶了一个他非常钟爱的女子,起初,他们生活在一起非常快乐。他们曾在上帝面前祈祷,希望他们幸福的生活能够持续一生。然而,托尔斯泰的妻子天生嫉妒心很强,她常常乔装打扮后跟踪丈夫的行踪,为此,他们时常争吵得不可开交。她甚至嫉妒自己亲生的女儿,曾用枪把女儿的照片打了一个洞。她发脾气的时候还在地板上打滚,甚至拿着一瓶鸦片威胁说要自杀,使她的孩子们吓得躲在房间的角落里直哭。

如果托尔斯泰暴跳如雷,把所有的家具砸得稀巴烂,我们都能够理解,因为他有理由这样生气。可是他做的事情实在是比这个要坏得多,他记了一本私人日记!在日记里面,他努力要让下一代原谅自己,并不停地埋怨、责怪他的妻子,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卸到她身上,这就是他那支代价昂贵的“哨子”他妻子又是如何对付他的呢?当然是把他的日记撕得粉碎,然后扔到火炉里烧成灰烬。她自己也记了一本日记,在日记里她开始讨伐自己的丈夫,把所有的错都推到托尔斯泰身上。她甚至还写了一本小说,名字叫《谁之错》在小说里,她把丈夫描写成一个破坏家庭的人,而她自己则是一个牺牲品。

结果,他们把本该温馨和睦的家,变成了一个托尔斯泰声称的“疯人院”造成这一家庭悲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在乎别人的心里会怎么想。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很难分清谁对谁错,但作为一个理智的人,谁都不应该推卸责任。这两个无聊的人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用50年的光阴终于把他们的家庭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地狱。

他们两个人中没有一个有头脑的人说“不要再吵了,到此为止吧”他们谁都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来评估这样下去,对家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如果他们之中有一个人说“让我们把这件事告一段落吧,我们不要再浪费生命了”那么,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将是另外一番模样。

不错,我非常相信这是获得内心平静的秘诀之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它决定着我们为此事所付出的代价。只要我们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的判断标准,就能马上消除一半以上的忧虑。

所以,在任何时候,当我们拿钱想买东西或为生活付出代价时,要先停下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我现在正在担心的问题,和我有何关联?

2.对此事,我应在何处设置一个“到此为止”的底线,然后把它忘掉?

3.这支“哨子”到底值多少钱?我是否花了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