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时刻保持自己的优势。
2001年11月的《成都商报》报道:每个周末,一名成都著名女士(她要求不得泄露她的任何个人资料)都乘飞机赴京,参加北京大学每周六早上8时30分开课的应用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进修班2001年上半年在新浪网发布了招生广告,不久,这名来自成都的女士就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取得了联系,并于9月下旬正式报名。从那时起,这名成都女士就坚持每个周末乘机到北京进修,11月中旬,她顺利通过了入学考试,在缴纳每年5万元的学费后成为该班的一员。
一位老师曾为她算过这样一笔账:至该班2003年6月结束授课,两年间除去假期约为80周,她每周往返京蓉一次,按每张机票1130元计,两年间赴京上课的机票费约为1130×80×2=180800元,也就是说,该女士为此次进修所花掉的机票费就超过18万元!
看到这则消息,你第一个念头或许是:值得吗?
也许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是,在变化越来越快的21世纪,每个人既有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过时,因此要“不断充电”花在学习上的投资是明智的,也是无悔的。
许多人以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再没有必要进行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
这种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必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
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所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可以说,如果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这样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有些人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后,往往不再重视学习,似乎头脑里面装下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学会胀破脑袋。殊不知,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数量也十分有限,离实际需要还差得很远。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业中去。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
所以,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美国人认为:年轻时,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于是,企业与公司里的上班族已成为学习市场上成长最快的人群。1992年,全美企业员工中仅接受企业正式拨款学习的人数就增加了400万,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享有31.5小时的学习课程,因此,全美企业员工的总学习时间增加了1.26亿小时,相当于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的学习时间。
换句话说,大约要建几十所和哈佛大学规模相当的新大学,才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学习需要。
目前,美国已有26家知名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的效益也日趋明显。在摩托罗拉公司,每花1美元投资在学习上,就可以连续三年提高30美元的生产力。
“用学习创造利润”——这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的策略。
******?司各脱爵士曾说: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现已身故的爵士本杰明?布隆迪先生曾愉快地引用过这句名言,他常常庆幸自己曾经进行过系统的自学,而这一名言其实适用于每一个在文、理科或艺术领域内的成就卓著者。在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运用。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坚韧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仅靠被动接受的教诲所无法比拟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而这样,知识也就转化成为才能。无须设备,无须书本,无须老师,也无须按部就班的学习,自己积极的努力就是唯一的关键所在。
最好的老师善于意识到自学之重要,并鼓励学生凭借自身的能力在积极的生活中磨炼汲取知识。他们更多地依靠磨炼而不是直接传授,并努力使学生成为正在进行的工作中的一分子,这种教育方式就比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更为高明。
阿诺德先生竭力使学生依靠自身积极的努力得到提高,而他本人则仅仅是引导和鼓励。他说:比起把一个孩子送到牛津大学享受安逸舒适而不好好利用自身的优势,我更情愿把他送到凡帝蒙的地里务农,在那里他必须自耕自给,自谋生计。在另一个场合他又说:如果真有令人感佩之事,那就是看到一个天性愚笨的人受到上帝的恩赐,得到诚恳、真挚、勤勉的培育。当提到符合这一情形的一个学生时,他说:我要向他脱帽致敬。
近年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就业能力的要求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也在不断变化着。标准的提高,使得技术发展的要求与人们实际工作能力之间出现了差距,由此产生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失业在增加,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就业者;一方面争抢人才的大战异常激烈,另一方面又有大批在岗者被迫离开岗位。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对劳动力不再只是数量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对其质量有了新的标准和需求。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呼唤。
据有关部门统计,经过培训的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率一般都在60%~90%之间。北京曾对50多个企业的下岗职工进行调查,未经过培训再就业的成功率仅为5%~15%,现在,的确有不少下岗职工因急于求职,而忽视了参加培训学习,更新知识;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无须再“充电”换哪个门庭都能干。殊不知,终身职业”的时代正在逐步消失,终身教育”时代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实践证明,每当一种新的技术代替原来技术的时候,总要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乃至新的行业,如果我们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一招鲜”上,就只能成为市场竞争的“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