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只出类拔萃的藏獒盯上了獒王的宝座时,它绝不会贸然出击,而是以十足的耐心于暗中默默地培养自己的势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树立自己的威望,等到它认为有必胜的把握时,才会毫不犹豫地向獒王宝座发起冲击。
一只有志于成为獒王的藏獒,在各方面尚不及现在獒王时,不仅不会露出丝毫锋芒,反而会韬光养晦,在獒王面前装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以降低其警惕性。作为人,时运不济时,喝口凉水都塞牙,更别说出人头地、成就大事了。人生的非常时期,打不过人家斗不过人家,就要懂得躲,如何躲呢?韬光养晦,激发敌手的同情心,弱化自己的智力,以待有能力有机会时再爆发。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好结交豪侠,与关羽、张飞结拜。以镇压黄巾起义有功,授安喜尉。旋投靠公孙瓒,代领豫、徐两州牧。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冬,袁术与吕布联合进攻徐州,刘备战败,失去了栖身之地,只得前往投奔曹操,随曹操回到许都。汉献帝认他为刘皇叔,封为左将军,宜城亭侯。曹操对他礼遇备至,出同车,坐同席。可是曹操把刘备带到许昌的真实目的是要控制刘备。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有相当的号召力,又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辅佐,一旦放虎归山,怕后患无穷。但又不能杀掉他,怕给自己加上妄杀名士的罪名,所以只能软禁。当时汉献帝眼见曹操越来越飞扬跋扈,心中大为不满。遂密写一诏书,置于衣带内,赐予国舅董承。诏中要董承纠合忠义两全之士,伺机除掉曹操。董承请刘备参与其事,刘备答应了,说:既是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这是一件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如被发觉,必被曹操处死。从此后,刘备便以韬光养晦为谋略,故意做些碌碌无为的小事,在住处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关羽、张飞向他:你不留心国家大事,而做这些小事,是为什么?”刘备不能明言。
有一天,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来园中,说是丞相有命,请刘备去赴宴。刘备心中忐忑不安,不得已随他俩去见曹操。曹操见刘备后第一句话是:在家做得好大事。刘备以为参与衣带诏密谋事发,吓得面如土色。曹操拉着刘备手,直到后园才说:玄德学圃不易。刘备方才放心答道:无事消遣而已。曹操拉着他走至小亭,一盘青梅,一樽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饮酒间,曹操问刘备:你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都有谁?”刘备推却说:我肉眼怎能识英雄?!”经曹操再三催逼,刘备只好把那些并非英雄的人物如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称为英雄。当然被曹操一一否定。刘备说:除此之外,我实在不知道。曹操说:袁术、袁绍等人都是碌碌无为之辈。
所谓英雄,一定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量可以包宇宙,气可以吞天下的人。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然后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只有使君和我。刘备本来心中有鬼,一听这话,猛然一惊,手里拿的筷子,不觉掉在地上。正巧这时,风雨骤至,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低头拾起筷子说:这雷声一震三威,太可怕了。曹操笑道: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圣人听见惊雷疾风,都改变颜色,我怎么能不怕呢?”把失惊落箸的缘故,轻轻掩饰过去。
曹操也因此不疑刘备。这是有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想不到曹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怕不能蒙混过关,因而失惊落箸,又怕曹操看我吃惊,识破机关,幸而这时雷声大作,我借怕雷而掩饰过去。至此,关羽和张飞对刘备的假痴不癫、韬光养晦的谋略才十分佩服。由于刘备在曹操处一直扮演一个庸庸碌碌糊糊涂涂的凡夫俗子模样,曹操逐渐对他也就放松了警惕。其后,曹操打算派兵阻拦袁术北上,刘备乘机请求承担这一任务。曹操就派他与朱灵等人领兵五万去截击袁术。曹操的谋士郭嘉急忙入见曹操说:刘备不可纵,不能放虎归山。曹操觉得已有明令在前,不便更改。而刘备则急急离开许都。关羽和张飞问他:兄长今番出征,为什么如此慌速?”刘备说:我是笼中之鸟,网中之鱼,今此一去,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的羁绊了。可见刘备的假痴不癫之计、政治韬晦之术,获得了成功。果然,刘备离开许都到达下邳后,不顾曹操让他返回许都的命令,突然袭击曹操委派的徐州刺史车胄,公开打出了反对曹操的旗号,曹操后悔莫及。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等图谋反曹操的案发,在许都的同谋者,都被杀害。刘备曾参与此事,也被揭露出来。曹操大怒,对诸将说:刘备是天下雄杰,今不趁他羽毛未丰而攻之,以后必成大患。于是决定领兵东讨刘备。
在刘备寄曹操篱下时,身处绝逆之境,如果不是用假痴不癫的韬光养晦之计,那刘备难免不遭杀身之祸。韬光养晦这一谋略的积极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既定方针。刘备自参与衣带诏密谋后,即把消灭曹操作为自己的斗争目标。他韬光养晦,掩盖自己,是为了有朝一日消灭曹操。如果只为保护自己,虽然也有意义,但还不是实现这一谋略的真正意图。当然,消灭曹操后,恢复汉室是他的最终目的。终于刘备大勇若怯,韬光养晦,保存了自己,获得了成功。而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国号汉,都成都,年号章武。与魏、吴鼎足而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否则历史就更重写了。纵观天下,凡能成大事者,必善于韬光养晦,如此方能弱化对手的警惕性,给自己制造成大事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