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69道心灵鸡汤
3419700000009

第9章 放手的智慧

牵马的骑士

新来的小沙弥,按法师的吩咐,去另一座寺院送经书。几百本经书由一匹枣红马驮着。

在途中,小沙弥一直紧紧地牵着马的缰绳,唯恐它不好好走,甚至怕它脱缰而逃。越是这样,那匹马越走越慢,越走越没精神,小沙弥就把缰绳扯得更紧了。结果,沙弥和马之间不但形不成默契,还争执别扭着。本来并不远的路途,居然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打了个来回。

回到寺院,小沙弥就向法师告马的状,说那匹马太不听话了,越拉越不走,急死人了。法师就笑了,对小沙弥说:“与任何一匹马同行,都不能强拉硬拽,要因势利导,让它自己走,让它在前面走,或与它并排走,绝对不能在前面拉它。这匹枣红马是一匹最听话的老马,对这样一匹马,就更省心了。它在这些寺院与寺院之间的路途上,走了已不止一遍,也不止一年了。老马识途,明天再去另一座寺院送经书时,放手让它自己走,你试试看。”

小沙弥半信半疑地休息去了。

第二天,当小沙弥与那匹枣红马再次上路时,小沙弥想起法师说的话,就及时地放开手,把缰绳搭在马的脖子上。那匹枣红马像是受到了莫大的尊重,马上精神起来,朝小沙弥咴咴两声之后,扬起四蹄嗒嗒嗒地朝目的地走去。小沙弥在一侧跟着,既轻松又愉快。

更令小沙弥感动的是,在回来的路上,在一块半米见方的岩石旁,枣红马忽然不走了,还衔住他的衣袖往它背上搭。小沙弥忽然明白了枣红马的意思,在骑上它之前,把自己揣在怀里的半块白馍喂给它了。

结果可想而知,与昨天差不多的路程,今天只用了少半天的时间就顺利归来。

做事要懂得放手,不可强迫,因势利导,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做事。佛经有云:“应无所往,而生其心。”认识得失总在一念之间,我们的心不要有羁绊,不要过于拘泥,万事万物都在得失取舍之中,把握了这个尺度就等于掌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所以我们要反省得失取舍的因果关系,切不可有得失之心!

有舍才会有得

有这样一个人,他喜欢跋山涉水,云游四方,以此为乐。

一次,他在经过一个险峻的悬崖时,一不小心,竟然从悬崖上掉了下去。慌乱中,他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性命,但是人却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他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生命危在旦夕,不知该如何处理。

在他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他如同见到救星一般,立刻请求佛陀说:“佛陀,求您发发慈悲,救救我吧!”

佛陀慈祥地说:“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

那个人忙说:“佛陀,到了这种地步,只要能救我的性命,我肯定会听您的话的。随便您说什么,我全都听您的。”

佛陀不慌不忙地说:“好吧!既然这样,请你把手松开!”

那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能保得住性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他执迷不悟,只好离他而去。

其实,他把手松开,正好可以用手抓住佛陀伸出来的手。双手抓树枝抓得太紧,不愿舍去,自然也不能拯救自己。有舍才会有得。

『人生悟语』

《卧虎藏龙》里面有一句话很经典: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人这一生不要过于在意得失,不要总是紧紧抓住一些没有必要的东西不放手。舍得是一门处世哲学,更是一门学习做人做事的艺术。很多时候,人的生活是否幸福,与同事、朋友的相处是否愉快都在于舍得之间,人生的痛苦大多是因为得不到、抓不来,但却不愿放手。直到受伤了,痛的无法支撑了,才不得不舍弃。其实,当你放手以后你会觉得更快乐,而你得到的或许更多。

星云大师曾说:“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回你一句赞美;给人一个笑容,别人才能对你回眸一笑。”有时候舍弃是得到的前提。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此,不要过于执念,放手也是一种智慧。我们或许不只一次跟别人说过,“我是不会放手的。”坚持和执著是一件好事情,但过于牵强的挽留,拽死了不放手却是一种错误和愚蠢。到头来不仅自己伤痕累累,痛苦万分,也害苦了别人。学会放手的心态,或许,就可以解脱自己,解放别人。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放手的。很多人抱怨自己活的累,有太多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只要掌握一种智慧,就会发觉幸福很简单,生活也很容易。那就是放手的智慧,正确的把握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对舍得的坦然。不要过于贪心,懂得知足。

当时日渐远,自己回首过去,或许会发觉那些曾经执念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好,自己放手的那些东西,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块跳板,一个过渡,所有的哀伤、痛苦、羁绊都抛弃了,而自己的生命也变得更加精彩。

学会放手的智慧,学会放弃和抛弃,或许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件好事情,一个明智的选择,而更灿烂、更美好的未来也在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