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69道心灵鸡汤
3419700000011

第11章 不要贪心,知足者常乐

傻子、正常人和聪明人

从前,有一个傻子、一个正常人和一个聪明人,他们爬上了一座高山,见到了传说中的神。神决定帮他们实现一个愿望。

傻子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试探着说:“天太冷,我想要一件羊皮袄。”神挥一下手,他的身上就多了一件羊皮袄。傻子开心地笑了,不过很快他就开始后悔。他想,为什么不跟神要两件羊皮袄呢?

正常人想了很久,对神说:“我想要一百万美元。”神挥了挥手,他的手里就多出一张存单,那上面果真有一百万美元。

轮到聪明人了。神问:“难道你不想实现一个愿望吗?”聪明人回答:“我当然想,不过我得多考虑些日子,我可不想白白浪费这么好的机会。”

神说:“那好吧,我给你一年的思考时间,到时你还来这个山顶找我。”

聪明人开始了漫长的思考。他想,如果跟神要钱,若是自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钱再多也没有用。可是如果跟神要健康,哪怕再健康,终归也会老。要不跟神要一瓶长生不老药?可是,那就不能跟神要花不完的钱了。一个愿望,似乎少了点。

要不跟神说:“我的愿望是再给我一百个愿望?”这无疑有些耍小聪明了。这样会不会激怒神?就算不会将神激怒,就算神真的为自己实现了一百个愿望:金钱、美女、豪宅、香车、健康、长生不老……

可是,总会落下点什么吧?比如快乐。一百个愿望远远不够!如果我能有鹰那样的眼睛、熊那样的力量,如果我能长一双翅膀,如果我能成为世界第一美男子……

聪明人一条一条地列举,直到为自己找出了一万个愿望,仍然不能满足。

要不跟神说:“我的愿望是心想事成?”似乎太抽象了。再说,这样会不会害了自己?比如哪天,他突发奇想:我要是墙角那棵小树该多好啊。结果真成了树,怎么办?金钱、美女、豪宅、香车等等就什么都没有用了。

聪明人痛苦地想啊想啊,不知不觉想了一年。这一年里他什么也没有干,只想着他那唯一的愿望。

可他不能再想下去了,因为神规定的期限马上就要到了。

聪明人匆忙上路,艰难地向上攀爬。直到见到了神,他才下了决心。他决定要跟神说:“我的愿望是——再给我一万个愿望。”他认为这是对神最好的要求。

山上很冷,可是他却汗流满面。只一会儿,他就被冻得感冒了。

神耐心地等待他说出自己的愿望。他打了一个喷嚏,说:“我的愿望是,再给我一万个……”他忍不住了又打了一个喷嚏。

神笑了,说:“你的愿望很独特,我就喜欢你这种没有贪欲的人。”

于是,聪明人站在山顶上,一连打了一万个喷嚏。

聪明反被聪明误,贪欲往往让人失去更多。想得到一切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凡事不耍小聪明,并懂得适时知足的人,往往就能得成所愿。

智者的宝石

一位智者在山中溪水里找到了一颗宝石。

第二天他遇到了一位饥饿的行者,智者打开自己的背包,把食物分给他吃。

饥饿的行者看到那颗宝石,求智者把宝石给他。智者毫不犹豫地把宝石给了他。

行者离开了,为自己的好运高兴不已。他知道这颗宝石价值连城,他一生都可享用不尽。

但几天之后,他回来了,把宝石还给智者。

“我一直在想,”他说,“我知道这颗宝石有多么值钱,我还给你是希望你能给我更加值钱的东西。你能把这颗宝石给我,你身上一定有更值钱的东西。”

『人生悟语』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

事实上,贪婪的人不懂得舍弃,只知道不断地向外界索取,在物质上不懂得知足,被这些东西牢牢地束缚,最终失去理智、迷失自我。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可是生活所能提供的东西往往是有限的,当沉迷于无尽的物质欲望时,可能也就失去了身边的风景以及精神上的快乐,最终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

人的痛苦大多来自于贪念,来自于不满足。正是因为永远不知足,有着无穷无尽的欲望,所以才会有无尽的苦难。心里渴望着更多,被欲望牵着走,却看不到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懂得珍惜,每天都在抱怨上帝对自己不够好,别人对自己不好,命运不公平,运气不好或者是自己不幸福等等。殊不知,这些都是因为内心的贪念和不懂得知足导致的。

人的幸福感跟他的欲望是成反比的,欲望越少,快乐就会越多。诺贝尔曾经说过:“知足是唯一真正的财富。”知足是一种人生智慧,知足者才能常乐,知足者才能常安。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很多,渴望站在人生舞台的最高点,渴望站在最高峰,欲望迫使人们采取行动。当然,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主要是有进取心的表现。但是疲于挣钱,为金钱所累,成了有钱人,却是精神上的乞丐,金钱的奴隶。学会知足,懂得放手和舍弃,以良好、从容的心态走过人生的岁月,开心地度过每一天,而不是被财富所累,更不能被它主宰了我们的心灵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