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22日
大师通过预言和故事来讲学,所有的弟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也会有些不满,因为他们总想听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大师不为所动。面对弟子们的反对,他会说:“孩子们,你们得明白,人和真理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故事。”
——安东尼·德·梅勒
这是一个寒冷的早上,住在华沙的艾米丽醒来时很激动。今天她就六岁了,尽管父母一再警告,不准她走出房子,去到街上,但她听着外面的活动,那喧嚣声让她无心待在这古旧的石墙后面。
艾米丽将家里的大门开了一条小缝,在门嘎吱作响前,她就从缝里溜了出去,悄悄地向院墙走去。别人也在庆祝她的生日吗?以前她曾看那些大点的男孩爬过墙,现在她就沿着他们的足迹爬上了墙,她的目光刚好越过墙头。
艾米丽看到墙外的卡车里坐满了士兵,他们都直挺挺的,像木头人一样,车外还有更多的士兵跟着卡车一起前进。士兵后面有很多很多人,人群的后面有更多的士兵和卡车。任何人一旦跨出边线或是步履蹒跚摔倒了就会被一顿暴喝,还有些人甚至会挨士兵的枪托砸。这些人看上去都脏兮兮的,他们满脸悲伤。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包括男人都在哭泣。
这些人到底干了什么坏事?艾米丽迷惑不解。
“艾米丽,立马从墙头下来!”她妈妈悄悄地但很愤怒地吼道。她冲出前门,迅速来到墙下,准备接女儿下来。
在日本,九岁的宏号啕大哭,父亲江本最后一次紧紧地抱着他。“你知道的,我必须去参战。我可能很长时间都见不到你了。你必须变得勇敢。现在,你是一家之主了。”
寂静的傍晚,宏听到父母卧室里传来拉拉链和系皮带扣的声音,这通常意味着父亲要出发了,但这次有些不同。父亲嘴角紧绷,他将宏的脑袋紧紧地拥在怀里,比以往更用力,桌上放着一份文件,宏看到那是让父亲立即去日本陆军部队报到的调令,这一切都让宏明白这次与以往不同。
在伦敦,八岁的保罗累了。他看上去总是很疲倦。距离德国人最后一次轰炸伦敦已经过去两年了,但比起疯狂冲向掩体的行为,比起雷鸣般的隆隆声,比起硝烟弥漫的空气,比起惨烈的哭声,他心中的恐惧感留存得更久一些。他从来没能将防空警报的声音赶出脑海,一晚都没做到。在梦乡里,在噩梦中,甚至夜晚失眠时,他都能听到这种声音。只要救护车的声音响起,他的思绪就会被拉回那些地狱般的夜晚。
保罗的父母试着安慰他,他们用尽一切办法想给保罗带来安全感,但保罗就是不能忘记那恐怖的声音以及两年前他们从掩体中出来时看到的可怕场景。他家以及邻居家都被炸弹引起的大火烧毁了。他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玩具、书本、他最喜欢的鞋子,所有东西都被毁了。
最具毁灭性的损失要数保罗最爱的猫咪,佩内洛普。他们在去掩体之前没来得及带上佩内洛普,现在她已经不知所踪了。
轰炸过后,保罗走过街道时总想着佩内洛普就躺在门后或是蜷缩在窗台上。他始终不能接受佩内洛普不见了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