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青年走青春
3417100000083

第83章 组建车队

是夜,刘富贵和阿三乘着朦胧的夜色,神不知鬼不觉拉着黄包车回了家。芳菲钰、李小凤见着这个有俩个轮子的新奇玩意东问西问。刘富贵告诉二人是黄包车,又吩咐她们烧水泡茶。阿三回屋叫来了张大力,商量组建黄包车队的事宜。昏黄的油灯照亮了屋子,五条人影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也提出了许多实用的点子,比如芳菲钰建议给黄包车加个穹盖,可用来遮风挡雨蔽日头;张大力提出黄包车应安装一个刹车装置,能够有效的减缓下坡时的速度

次日一早,阿三揣着本《扬州一本通》按图索骥,找到了城中最有名的铁匠铺。他一会看看熊熊的炉火,一会摸摸新锻造的菜刀。

铁匠铺主事见他在铺子里东张西望,上前招呼道:“大爷光临小店,是要磨刀还是要打铁呢?”

阿三莞尔一笑,朗声道:“我想找你们老板谈谈!”

主事自谦道:“大爷,在下正是这铁匠铺的老板莫铁六!”

阿三真诚的与马铁六对视一眼,开门见山道:“莫老板,我有单大买卖给你们铁匠铺,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能耐接?”

莫铁六爽朗笑笑,捶胸夸口道:“我马家世代都是打铁的!大爷,不是我吹牛!在这扬州城里,还没有我莫铁六做不了的铁匠活!”

“话说到这份上,我姑且信你!”阿三扭头瞅瞅四周,沉声道:“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进去谈!”

“请!”莫铁六领他进内堂上座,打听道:“大爷到底想让我们铁匠铺做什么?”

阿三从怀里掏出昨夜描摹的黄包车结构图交给莫铁六,问道:“这图上的车子,你能做吗?”

莫铁六认真看了几遍图纸,面有难色道:“这图纸没有尺寸,而且画得太过笼统,恕我直言,有些困难?”他目光炯炯的注视着阿三,挑眉道:“大爷,我若猜的没错,你那应该有制作好的车子吧?”

“嗯!”阿三笑着点点头。

莫铁六面露喜色,信誓旦旦道:“只要有车子的原型,我们铁匠铺仿造绝对不成问题!”

“好!”阿三警觉的从他手中取回图纸,严肃道,“制作此车须严格保密。我打算大批量生产,你们铁匠铺要想接这档生意,一则要有足够的人手,二则必须去我安排的地方制造此车。至于所有材料工具,我自会派人一一准备!如何?”

“这个嘛!”莫铁六有些犹豫,又问道:“大爷,打算制造多少辆这种车?”

“大概一百辆!”

莫铁六心里没底,神情有些讶异,道:“这可要不少工匠师傅!”又道:“一天给多少工钱?”

阿三不做回答,却道:“平日,你们铁匠铺一人能赚多少钱?”

“这说不定!生意好时,每人能挣个四五十文钱,清淡时就只有十几文钱!”

阿三当下拍板道:“管吃管住,按照人头算,每人每日八十文钱!”

“大爷真是豪爽!”莫铁六思量半晌,道:“三日后,我给你答复!”

“好!”

二人闲聊了一会,阿三便告辞离开。过了三日,阿三如约来到铁匠铺。莫铁六答应接下这桩生意。以后数日,阿三奔走于各个商铺,询问铁矿石、座箱、油布和桐油等制造黄包车所需材料的价格。为了防止走漏消息,他又与刘富贵、张大力商量,从富贵宅行选了一栋大宅用做秘密制造黄包车厂房。张大力也没闲着,他连日奔走在各个劳力市场。芳菲钰、李小凤穿梭于菜市场与繁华闹市,打探百姓乘坐黄包车的意愿。这十多日,唯独刘富贵像个黄花大闺女守在深闺,待到每日傍晚倾听四人在外所获消息,集思广益编写方案。

自从刘富贵与阿三那夜离开钦差府已有半月,组建黄包车一事如石沉大海没了音信,刘光耀有些坐不住了,索性领着******前往弟弟家。说来也巧,他们刚一出门,撞见了刘富贵和阿三。

刘富贵见哥哥一身便装,欣然道:“来得好不如来得巧!哥,我正有事找你了。”

刘光耀脸色铁青,怒目瞪着他们,恼道:“我也正好要找你。上次你说要组建黄包车队,这么久了怎么连个屁响都没了?”

刘富贵听出哥哥话中带火,连忙抖了抖手中的文案,道:“哥,这半月我们可都没偷懒,东奔西跑,一心全扑在组建车队的事上呢!今儿个,我正是来送文案给你过目的!”话毕,他把文案呈递给刘光耀。

刘光耀接过文案,正色道:“回府再说!”

四人回到书房,刘光耀一人安坐。刘富贵三人站得笔挺挺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刘光耀见他们如此拘谨,道:“坐吧!我先看看你写的文案!”他轻轻翻开文案,一丝不苟的细读。刘富贵虽然读书不上心,但起草文书文案着实有水平,当初风靡一时的《扬州一本通》就可见一斑。此次,他编写的文案共有四章:第一章,参照黄包车结构图纸和制作文书,详细的阐述了制作黄包车所需要的材料,并根据阿三的问价大概估算了每辆黄包车的造价;第二章写的是组建黄包车队的配套设施,包括车队总站、泊车点(朝廷强制设立十五个泊车点);第三章,主要是黄包车队人员的配制,人力车夫、账房师傅、黄包车修理工匠、车站调度员等等,黄包车运营采用俩班倒,白班中班,每辆车配备俩名车夫,每个泊车点作为一个小车队,设立一名队长,负责全面管理车夫;第四章,制定了黄包车队的管理纪律;第五章,利益分配。

刘光耀一口气读完,对弟弟刮目相看,心道:“这小子还有点墨水嘛!”不吝赞道:“弟!写得好!”

刘富贵如释重负会心一笑,想起这些日子的辛苦,感触道:“我们花了这么多心血与精力,哥你能够认同这篇文案,也算没有白费功夫!”又道:“哥!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是不是马上拨付银子?”

“拨银子!”刘光耀大笔一挥,盖上自己的官印,令道:“文清,你去库房取五千俩银子给富贵!”

“是!大人!”******阔步自去。

人逢喜事精神爽,刘光耀高兴道:“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你们二人留下来好好喝杯酒!”

拿了银子,刘富贵、阿三和张大力结伴去集市购买材料。莫铁六东拼西凑弄了一支五十人的铁匠队伍,张大力安排他们入驻了碧阁山庄。开工前,刘富贵担心黄包车制作工艺外泄,要求每位工匠签订了一份保密协议。次日,莫铁六统一部署,工匠们各司其职,有做车轮的、做把手的,有安装座箱,有锻造把手的,众人齐心协力,干得热火朝天。芳菲钰、李小凤也自愿去碧阁山庄帮忙,她们还请了五个勤快的妇人给工匠们洗衣做饭。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辆辆崭新的黄包车挤满了原本空荡荡的院子。新造的黄包车较之老的,制作更加精良,坐起来也更舒适安全,不但加了穹盖和刹车装置,而且轮子外圈还钉上了一圈均匀的皮革,可以极大的减小行驶中的颠簸感。这日,刘富贵、张大力新送了一批材料到碧阁山庄,看到整齐摆放的黄包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只是瞧来瞧去,刘富贵总感觉少了什么,心里有些不踏实。他绞尽脑汁想了半晌,却还是记不起。等到吃饭时,他突然撂下碗筷,把张大力、阿三拉到一旁,急切道:“现在黄包车快造完了,可是车队雇佣的人一个也没着落?”

阿三一拍脑门,道:“是啊!”随即把目光转向张大力,问道:“力哥,前些日子,你去过劳力市场,有劳工雇佣吗?”

“有!”张大力周全道:“车队雇佣多少人,雇佣做什么行当的,这些我们是不是都得考虑清楚?”

“那是!”

刘富贵回想了一下自己编写的文案,说道:“我们需要雇佣车夫、账房师傅、车站调度员、清洁员和黄包车修理师!”

张大力皱皱眉头,忧心道:“富贵!扬州城以前没有黄包车,修理师去哪雇哦?”

刘富贵看了看他,侧过身,指着正在吃饭的工匠们,道:“这些师傅能制造出黄包车,修理应该不在话下!”

张大力转忧为喜,憨憨笑笑。

阿三问道:“我们总共雇佣多少人?”

刘富贵敛容,转动着眼珠子,掐指算道:“车夫三百二十人,清洁员三人,账房师傅五人,调度员三人,黄包车修理师暂时不定!大概三百一十人!”

张大力和阿三这才心里有了底。

刘富贵从容道:“确定了人数!事不宜迟,我们吃了饭分头行动,去各大劳力市场雇人!”他又看了看阿三和张大力,又叮嘱道:“雇老实人!”

三人聊完了,匆忙回到饭桌前,对付着吃了些饭菜,便马不停蹄的分头直奔各大劳力市场。花费了三天光景,三人初步挑了五百人;后来俩天,他们又从五百人筛选了三百三十五人作为雇工,并召开了一个雇工大会,当众宣布了黄包车队一系列工作制度和管理纪律。当日,他们还给每位黄包车夫发放了一本扬州一本通,提前让车夫们熟悉扬州城的地理情况等等。此后,刘富贵三人经过反复商讨,决定把富贵宅行改为富贵商行,分别成立了宅行业务部和黄包车业务部,阿三全权负责黄包车运营。

与此同时,刘光耀未雨绸缪,召见了杨茂才和税曹官员,告知他们授权富贵商行组建黄包车队是筹募军饷的大计,要求扬州府衙全力配合,务必做好三件事:通告各大商行,若无钦差府授意不得从事黄包车载客业务,违者重罚;二,规划设立十五个泊车点;三,富贵商行可免除任何苛捐杂税。另外,******遵照刘光耀的指示,向扬州卫所借调了五十名卫兵,成立了黄包车稽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