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青年走青春
3417100000211

第211章 初到军营

次日天未亮,林段拿了圣旨,风风火火赶到大理寺天牢,见了诸王朗声道:“五亲王接旨!”

兄弟五人听是父皇来的圣旨欣喜若狂,颖王更是留下了泪。他们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诸王大逆不道,行逆天之事,意欲谋害朕!虎毒不食子,朕念及至亲骨肉,不忍屠戮。朕思量再三,决意将诸王贬为庶人,发配直隶军营,保家卫国,戴罪立功。朕遵告诸王不得在军营里以王自居,骄纵跋扈。林、雷二人奏报,颖王精神衰弱,朕不再追求其罪责,送回长沙府思过!”

“父皇啊!”颖王感激涕零。

“儿臣遵旨!”

景王、蓟王各有算盘,俩个人想到一处父皇布局,颖王已经淘汰,军营是争得头筹之地。戚王、裕王则还蒙在鼓里,一直想不透父皇到底想干什么。

五人洗漱后,颖王换上了新的王服,登上了一辆马车。其余四王则穿上一身轻便军衣上了另外一辆马车。四人挥手与颖王作别。俩辆马车出了京城分道扬镳,嘉靖站在城楼上,看了看远去的儿子们,又仰望初升的太阳,吟道:“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夜色如墨,马车一路奔驰,十分颠簸。车厢里坐着五人,却没一个真正入眠,纷纷心事重重。只是由于夜色太黑,看不清楚他们那一张张愁苦的脸。

临近直隶卫所,已是破晓时分,天边有了丝丝光亮。林段抖擞精神,让车夫停下车,领着着裕王四人到驿道旁林子里,告诫道:“四位!你们既已贬为庶人,从军入伍!那么本官得提醒你们先要想好个名字!”

裕王随口道:“包大同!”

“包大方!”景王接着道。

戚王道:“游成功!”

“游成才!”蓟王最后道。

林段又道:“军旅生活极为艰苦,四位可得有思想准备!另外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们到了军营可得守规矩!”

戚王不耐烦道:“真啰嗦!我们知道了!”

林段瞪了他一眼,利落道:“上车吧!”

及至直隶卫所军营,一形体彪悍,形容粗犷的军官早早站在了门口,他身旁还有四五个将官,许是他的手下。

林段瞧见老朋友,干净利落的跳下马车,远远招呼道:“老罗!”

“老伙计!你老小子进了京城,都忘记我们这乡下的穷朋友咯!”卫所指挥使罗坤调侃道。

“瞧你说的!”林段走上前,与他来了个热情的拥抱,沉声道,“要不是因公,我哪里有机会来看你这老朋友!”

“哦!”罗坤侧目瞅瞅马车里下来的四人,皱眉道,“就为了这四个新兵蛋子!”

林段莞尔一笑,道:“进大帐,我跟你细说!”又道:“这四人,你安排安排!”

罗坤招徕一个把总,示下道:“先安排去火头营!”

“得令!”把总走过去,打量了裕王四人一眼,朗声道,“菜鸟!走吧!”

罗坤拉着林段进了大帐,展颜笑道:“老伙计!酒肉我都准备好了,咋们不醉不归!”

驱车走了几百里路,林段又累又饿,见到美酒佳肴着实动心,但他心里有数,不敢忘了有皇命在身,向罗坤使了个眼色,警觉道:“老罗!我先说了正事再喝酒!”

罗坤会意,摆手道:“退下吧!”

“是!”帐内的五个将领急忙退出了大帐。

罗坤目光炯炯的注视着他,道:“说吧!老伙计!”

林段走近他,沉声道:“老罗!刚才那四个新兵蛋子全是亲王!”

罗坤讶道:“既是王爷,何必来卫所遭罪!”

“皇上自有他的用意!”

“那是!”罗坤点点头,为难道,“老伙计!军营里老兵油子多,兄弟我有个担心!他们是皇亲贵胄,怕是不习惯!我得特殊优待吧!”

“完全比必要!一视同仁!”林段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遵告道,“四位亲王皆用化名!景王化名包大方,他自小有病。你记得命人三日按照这张纸上的方子熬一剂药给他喝了!”

“行!我记住了!”罗坤又摆手道,“正事说完了,我们兄弟多年未见,一定要大醉一场!”

“那是自然!”

“请!”罗坤示意林段下坐。

二人边喝边聊。

罗坤道:“老伙计啊!我们兄弟几人从北漠死人堆里杀出来的,如今个个虽然都当了官!但我很怀念咱们当初在军营里的快乐日子!”

林段边嚼牛肉边说道:“那时候军训苦,但很充实!”

“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结伴去找嘛!”

林段脸刷得红了,因为那是他的第一次。

把总带领四人边走边问:“你们叫什么?”

“包大同…包大方…游成功…游成才!”

把总侧目扫了四人一眼,哼道:“你们是俩家兄弟!”

“对!对!”

把总敲打道:“你们是指挥使大人的朋友介绍来军营的,想必有点家境吧!”

蓟王脑子转得快,回道:“我们俩家穷,乡下没活路了,这不,林大人回乡探亲,知道我们俩家苦!就给我们指了条活路,当兵呗!至少有饭吃有衣穿!”

“哦!”把总半信半疑,费解道,“你们细皮嫩肉的,还真不像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说着说着,到了火头营。天也亮了,七八人正在搬木柴,给十口土灶生火。

“猪油!”把总大喊道。

一满脸横肉的胖子冲了出来,道:“谁叫老子!”他定睛一瞅,见是上官,卖乖道:“章把总!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章把总使了个眼色,颐指气使道:“这四人是新来的兵,先安排在火头营帮忙!”

“好叻!”猪油原名朱友。

“中午记得给老子送盆猪脚到营帐!”

“好叻!”

“走咯!”

“把总好走!”朱友送走了他,转而瞅瞅裕王四人,支使道,“还愣着干嘛,快去帮忙干活!”

戚王没好气道:“我们赶了一夜的路,还没合眼呢!我们要先休息!”

朱友嘿嘿一笑,冲着戚王的脑袋瓜子就是一拍,瞪眼道:“好你个新兵蛋子,敢顶嘴!”又喝道:“快去干活,不然早饭没得吃!”

戚王挨了打,眼泪差点崩了出来。他很是憋屈,其余三兄弟只好低声安慰他。

“做事去!”朱友又抬脚想要踹人。

四兄弟赶忙取搬木柴。

搬完木柴,老兵们又安排四人抬锅。好不容易把大锅抬上土灶,没来得及歇气,朱友有让四人往锅里倒水。倒了水,朱友一检查,发现有得大锅水放多了,对着四人一顿臭骂。骂完了,四人还得老实去洗碗。秋天,水也凉。四个大老爷们刷上千只碗,其余的老兵油子则在一旁看笑话唠嗑。四人心里极不痛快,却只好忍气吞声。

火头营煮好粥,蒸了馒头。裕王四人跟着火头营弟兄一一给各营帐送去。最后一个营房,朱友安排裕王四人去送,自个却和火头营的弟兄吃早点。待他们一回来,锅里的粥所剩无几,馒头也只有一个。

戚王发飙道:“你们什么意思?”

朱友二话不说,又冲着他脑袋又是一下。

电光火石间,蓟王手如灵蛇,扼住他的手腕,怒目看着他,喝道:“头儿,我哥不对!你大人不计小人过!”

朱友手疼着呢,但碍于手下兄弟看着没有叫出声,忍痛道:“行!这次老子就不和他计较!”

蓟王这才松手。

朱友躲开几步,阴险道:“以后有你小子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