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青年走青春
3417100000190

第190章 走漏风声

逛窑子、赴瑶池会、大吃大喝,戚王的盘缠所剩无几。父皇一直没有召见,不知道在京城还得呆多久,他琢磨着得回九江弄点银子,顺道一块将三位爱姬接来京城。拿定主意,他指示大武、小武物色一个镖局。一番打听,二人选定了十八省北京分盟,并邀约董文城到严嵩府邸详谈。

那日,董文城、牛当从情义楼刚出来,正巧碰上刘富贵,短短寒暄了几句,就火急火燎奔严府去了。严嵩早已倒台,这都是京城街头巷尾说烂了的旧闻。严嵩虽遭免职告老还乡,但府邸的气派依旧。八个虎背狼腰的卫兵把守大门。董文城、牛当在门口溜达了数次,也没弄明白现在入主严府的人是什么来头。

少顷,大武走了出来,左右望望,看见董文城喊道:“你们瞎瞅什么呢?”

二人提步过去。董文城强颜欢笑道:“我们也刚到!”

“随我入府吧!”大武沉声道。

入府进了个厢房,大武向戚王引荐了董文城和牛当。二人得知客户是王爷,立刻心里有了压力,显露出惊讶之色。

戚王躺在睡椅上,抬眼瞅瞅他们,道:“你们是什么镖局来着?”

“十八省北京分盟!”

“名头倒挺长的!”戚王慢慢坐直了身体,开门见山道:“本王想让你们去九江走一趟!”

董文城恭敬道:“王爷是想押镖还是护送人呢?”

“二者兼有!”

董文城思量片刻,直言道:“王爷千金之躯,想押镖护送人直接找官军即可,何必找我们十八省呢?”

戚王原本有这个想法的,但这么做太过张扬,万一被父皇知晓肯定要受责难。权衡之下,他不得不出此下策。董文城这么一问,他十分恼怒,叱道:“本王如何做事用不着你教!”又令道:“这趟买卖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事成之后,本王必有重赏!”

董文城迫于威势,与牛当对视了一眼,遵从道:“十八省定全力以赴,不负王爷重托!”

“嗯!”戚王又躺下身子闭上眼,慵懒道,“具体事宜,大武、小武会和你们敲定!退下吧!”

“是!”董文城、牛当躬身退出房间。回去的路上,二人没有说话,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

再说,李蛮子一行三人在北京分盟转了俩天,始终没有弄到有价值的消息。今儿,他和俩个喽啰佯装成瓷器商人,来询问从北京城运送一批瓷器到山东临沂要多少银两。李蛮子刚和十八省的人聊了几句,董文城、牛当回来了。

虎头闻讯,赶忙撂下手里的活去迎。他瞧见二位当家的脸色凝重,咕哝道:“出事了?”三人一块进了屋。虎头掩上门,又给二人各自倒了茶水,问道:“二位哥哥,这是怎么了?”

“接到个棘手的生意!”董文城眼神里透出不确定的目光。

牛当故作乐观道:“哥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次去九江,俺亲自带队!”

虎头本不想多嘴,但没兜住,追问道:“去九江干嘛?”

董文城正色道:“保镖护人!”又侧目看着牛当,叮嘱道:“此次,你带队前往九江,务必要挑选经验老道的兄弟!”

“俺记住了!”牛当颔首道。

三人边喝茶边聊,乔装成商人的李蛮子躲在屋外,大致听了个七八分,心下暗自窃喜。自从上次南马道老巢被端,李蛮子被田大榜安排到赌坊打杂。这次终于带着机会,欲借此咸鱼翻身。是夜,他把这个重要的情报告知了田大榜。田大榜决定给他个机会,授命他放手去做,只要不露出马脚即可。第二天,李蛮子刮了胡子、戴上帽子,改头换面之后又去北京分盟踩点。北京分盟每日进出货物众多,鱼龙混杂,也没有人关注他。

一晃又过去了三天,大武只身赶到了北京分盟。这次回九江,戚王本意是让大武、小武结伴同行。只是上次九江王府遇刺,武家兄弟考虑到王爷的安危,故而留下了一人。董文城、牛当与大武照过面,直入正题。谈话完,牛当召集了十余个手下,通告他们下午要去九江,让他们马上回家捎个信。

众人散了,李蛮子跟踪其中一个离开北京分盟。走了半里地,他截住此人,打听道:“兄弟,问你个事?”边说边塞了锭银子给汉子。

汉子见到银子眉开眼笑,道:“大爷想问什么事啊?”

“我有批货想运去九江,想问问一般走什么道最安全?”李蛮子狡猾道。

“去九江当然是走官府的驿道最安全啊!”

“哦!”李蛮子莞尔一笑,又道:“你们去一趟九江,来回得多少天啊?”

汉子蹙眉道:“这个说不准!刮风下雨,一趟来回得十余天,天气好也就七八日!”

“行!谢了!”李蛮子心里有了主意。

晌午过后,牛当、大武一行十二人整装待发。临行前,董文城一再嘱咐大家万事小心。说来也怪,时至立秋,天气还似三伏天,出奇的热。赶着马车狂奔,途经天津、山东、河南,进入江苏境内,雨一直下个不停,牛当看着淅淅沥沥的大雨,自言自语道:“就这么个下法,没准又得发大水!”道路泥泞,一行人抵达九江,整整耗费了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