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青年走青春
3417100000172

第172章 天一真人

道教是华夏大地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信徒称之为“道士”。《太霄琅书经》谓:“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道士始于汉,又称方士、术士,修习道教经典、科仪、门派内传的道术、符箓、内丹和武学等功课。嘉靖皇帝信仰道教,乃是朝野皆知的事。古往今来,奉承皇帝的臣子无不是投其所好。早年,严嵩能获得嘉靖赏识,也是因为写得一手好青词。

政治斗争十分残酷,从来就是赢家通吃,一方的成功,往往注定另一方的失败。严嵩内阁的崛起,同样伴随着夏言等人的失势倒台。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而今徐阶一辈咄咄人,意欲取而代之,严嵩及其党羽自是不甘心。

夜,黑,静,总有人睡不着。书房烛光火影,严世藩笔耕不辍,一口气写了十数封手札,连夜差人八百里快马送至各州府。以后一俩日,各地官员收到了消息,纷纷挖空心思寻觅高道:江西巡抚在江西全省四处张榜求道若渴;西安知府派出十八路人马,对管辖区域内大小道观一一寻访;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四川总督,专门设立背诵道家经典、写青词、做法事、道家功四轮比赛,选拔道士…

近些天京城一带天气极差,天空黄雾四塞,沙粒从天而降如雨,这种天气称之为“雨黄沙”,是大漠刮大风夹带沙粒所致。喧嚣的北京城仿佛一下子空了,商铺关门,街上行人寥寥,只是苦了把守城门的卫兵。纵然气候如此恶劣,严府却门庭若市,来的是各地州府衙门的信使。严世藩接见了众人,听到的都是好消息。事关重大,严世藩担心走漏风声,让严宽去买了僻静大院。

南北坊吴家大院闹哄哄的,院子里原本摆放整齐的盆栽,这会已是东倒西歪,地板上到处花生壳、瓜子壳,还有香蕉皮,一片狼藉。院子挺大,摆了八张大圆桌,每桌围坐着七八人,聚在一块吹牛。

突然,来自直隶的伍道人神情肃穆,一鸣惊人道:“昨夜,元始天尊托梦于我,告知三日后我必成国师!”

众人一片唏嘘后哈哈大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岭南的上官道人陡然站起,取出一枚熠熠发光的金丹,装模作样道:“我乃太上老君第二百十一三代弟子,这颗金丹是我早前闭关七七四十九日,用三味真火凝练而成,只要服下二十颗,便能得道成仙!”

“真敢编瞎话个王八犊子!”一人奚落道。

严宽眼瞅着这些人,不屑道:“什么玩意!”

“咚咚!”门环叩响,众人移目望去,只安静了片刻,又恢复了吵闹。

严宽从严府抽调了十余人来伺候这群道爷。这没呆几个时辰,他觉得这伙人就没俩个像正经的道士,反倒像江湖骗子。这会听到有人敲门,他心里一紧,朝众人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安静,警觉的冲门外道:“什么人?”

“严世藩!”

严宽急忙开门,笑着道:“表哥来了!”

严世藩没正眼看他,只道:“叫公子爷!”

众人没有一点规矩,对严世藩视若空气,依旧该干嘛干嘛。

严世藩游目望去,院子里的这些人坐没坐相,个个长得歪瓜裂枣似的,一点看不出是有道行的高人。顿时,他心里凉了半截,恨道:“各州府衙门的头头脑子被驴踢了,找这些人滥竽充数,应付了事!”一气之下,转身要走。

严宽忙叫住他,谄笑道:“公子爷,人不也全在这!屋里还有个呢!”

严世藩目光炯炯的看着他,侥幸道:“领我去瞧瞧!”

屋里通明透亮的,很静,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一人盘腿打坐,闭目养神。这人闻听脚步声,声音浑厚道:“来者是严公子吧!”

严世藩笑着道:“大师安好!”

“严公子请坐!”

落座,严世藩向严宽使了个眼色,严宽会意马上出去,并掩上门。他目光灼灼看着老道,客气道:“敢问大师法号?”

“贫道乃终南山全真教第十三代掌门天一真人!原本潜心悟道,然西安知府三番俩次上山以礼相请,故而才答应出山。来到京城这几日,天天与这帮江湖术士同处一室,贫道真有点后悔咯!”天一真人边说边透过纸窗望了望院子里众人。

严世藩欣然道:“终南山丘处机乃前朝成吉思汗的座上宾,真人师出名门,我父子二人总算把您给盼来了!”

天一真人气定神闲,洞若观火的看着他,直言道:“严公子,严阁老权倾朝野,门生遍天下。如今大张旗鼓寻觅高道,想必是在朝中举步维艰啊!”

一语中的,严世藩佩服得五体投地,喜道:“真人果然是方外高人,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快快随我回府!”

“请!”

严世藩在前领路,神情孤傲的天一真人大步流星跟在身后。出了吴家大院,严宽跑出来,问道:“公子爷,里面的人咋办?”

严世藩拉他到一旁,低声道:“打发点路费,让他们从哪来回哪去!”

“是!公子爷!”

严世藩和天一真人坐着马车,约莫俩炷香功夫抵达严府。入府到了后堂,严嵩正坐着喝茶。

严世藩见了父亲,挑眉道:“爹!孩儿带来了一位高人!”

严嵩神色淡定极目望去,见严世蕃旁边之人束发盘髻别玉簪,相貌苍古,俨然有仙风道骨之气。他心下一阵窃喜,问道:“敢问大师法号?”

“贫道天一参见首辅大人!”天一真人恭敬道。

“真人请上座!”严嵩捋了捋白须道,摆手示意丫鬟看茶。

言多必失,天一真人没有说话,静静的观察严嵩。

少顷,严嵩微笑道:“真人在何处修道啊?”

天一真人泯了一口茶,回道:“贫道在终南山悟道!”

“终南山好地方啊!”严嵩又笑了笑,道,“老朽之所以招募天下德高望重的道家名士,是因为皇上崇道、信道!”

“民间早有风传当今天子信奉道教,现首辅大人亲口告知,看来并非谣言!”天一真人说道。

严嵩点点头,又道:“真人跋山涉水来到京城,必是愿意进宫与皇上谈经论道!”

天一真人敛容,正色道:“不怕阁老笑话,贫道一直想要匡扶道教声威!”

“好!好!老夫以为做人就必须要有抱负和理想!”严嵩赏识的看着他,诱惑道:“老夫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完成夙愿!”

一步登天,天一真人怦然心动,按捺不住心中狂喜,起身叩首道:“贫道多谢阁老栽培,日后愿效犬马之劳!”

“嗯!”严嵩爽朗笑笑,道,“真人暂且在本府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天一真人随下人下去休息,严嵩立刻叫来严宽,问道:“最近徐府有什么动静?”

“徐阶谢绝见客,并无异常!不过眼线报告,有顶轿子进去就没有再出来!”

严嵩百思不得其解,嘀咕道:“徐阶小儿到底耍什么把戏?”

严世藩没有往心里去,开解道:“爹,您多虑了!只要天一真人能够获得皇上赏识,徐阶父子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严嵩依旧忧心忡忡,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