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青年走青春
3417100000130

第130章 招安徐海

“驾!驾!”一人策马扬鞭进了杭州城直奔都督府。这一个多月,徐海已派出了四路人马到杭州,询问朝廷何时对所部进行正式的招安。徐海人多势众,万一前往杭州是假,岂不是引火烧身。二则,赵文华桐乡被围受辱,一心想杀了徐海,这势必影响大局。一筹莫展之际,胡宗宪想到了足智多谋的蒋洲,立刻命人去请。蒋洲火急火燎赶到都督府。胡宗宪将心中所想全盘托出。蒋洲出谋划策,给胡宗宪出了俩条计策,第一条:徐海真心归降,可上报朝廷赐其官位,收编属下倭寇;第二条,徐海有二心,戚继光、俞大猷俩部和浙江守军可一举歼灭之。胡宗宪权衡左右,听从了他的计策,写了信命人送去乍浦。

徐海看过胡宗宪书信,高兴得几晚都没睡好,有时候做梦都笑醒。他感怀自己当了大半辈子倭寇,如今金盆洗手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命官,反倒光宗耀祖了。养足了精神,徐海命令所部人马整顿军容,前往杭州。倭寇并不急于行军,一路长驱直入。过了海宁,戚继光部如同牛皮膏一样,一直紧紧跟随徐海部倭寇,并友好的保持三里远。徐海倒也没多想,所部真倭头领广田次郎、松岗毅和武藤章心里却不踏实。

没几日,大队倭寇拍马杀到,兵临杭州城下,行人望风而逃。守城官军手足无措,急忙关闭城门,拉起吊桥,下令弓箭手、投石兵严阵以待。

卫兵仓皇的跑回都督府,禀报了倭寇事宜。胡宗宪听了脸色骇变,掐指一算徐海提前一天到了。正值苦恼之时,蒋洲如及时雨至。

“宗信,徐海冒失而来,该如何应付?”

“既来之则安之!都督只需大方迎接徐海便是!”

“他手下有一万之众,大意不得?”胡宗宪焦虑的看着他,沉声说道。

蒋洲莞尔一笑,道:“都督大可放心!我杭州城有三千守军,戚将军所部有五千人马!徐海若敢妄动,占不了便宜!”

胡宗宪苦着脸道:“宗信,戚继光远在海宁?”

“请都督恕罪!前几日,在下曾修书一封予戚将军,徐海人马一过海宁,戚家军必须紧紧跟随,威慑倭寇!”

胡宗宪舒展笑颜,赞道:“宗信真乃在世诸葛亮啊!”

“都督过誉了!”蒋洲摇摇头,又道,“都督!我先去见见徐海,安抚其心,免得多生事端!”

“甚好!”

日头如同一个火球烘烤着大地,全身披挂的徐海骑着高头大马,时不时擦一把头上的汗。一转眼过去了半个时辰,他感到惴惴不安,心里有了想法,忖道:“朝廷莫非不想招安老子了,赚我来此一举歼灭!”他勒住马头,回头望望旌旗招展的戚继光部,又嘀咕道:“若是要剿灭老子,为何又迟迟不动手!”思量再三,他决议退兵二十里以观后效。正欲发令,只见吊桥缓缓放下,城门也一点点扒开了。

约莫一炷香功夫,一队英姿飒爽的官军杀出,分列城门俩旁站好。不一会儿,一脸轻松的蒋洲走了出来。徐海这才吃了定心丸,翻身下马,连忙整理衣装,大步上前迎他。二人寒暄一番。

徐海一脸不悦,冷眼瞅着蒋洲,质问道:“蒋先生,老子一到,守军就平白无故把城门关了,是何居心?”

蒋洲与他对视一眼,摇着头笑道:“徐将军!你进兵神速,提前一日到了!”

徐海一琢磨,一拍脑门道:“是啊!”又道:“择日不如撞日!迟早都得接受朝廷招安,今天明天,老子倒无所谓!”

蒋洲颔首道:“胡总督也是这么个意思!”片刻,又故作矫情道:“只是朝廷隆重的招安仪式怕是来不及办了!”

徐海倒也爽快,咧嘴笑道:“老子真心投诚,那些繁文缛节能免则免。只希望朝廷能善待我和所属部下!”此话一出,站在身后的广田次郎、武藤章和松岗毅面面相觑,有种被出卖的感觉,但又隐忍不能发。

“那是当然!”蒋洲在前引路,摆手道:“徐将军!请!”

蒋洲和一队官兵在前开道。徐海领着所部真倭及亲兵护卫,全副武装,腰悬佩剑,大摇大摆进了杭州城。百姓们又恨又怕躲得远远的,窥测着这群奇装异服的倭寇,议论纷纷。一时之间,流言蜚语在杭州城满天飞。

蒋洲、徐海和一众倭寇进了都督府。偌大的都督府顿时显得拥挤不堪。大堂中央,胡宗宪如一尊佛稳稳安坐,面色威严,眼神和悦。徐海见他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心道:“此人必是胡宗宪!”他平时大大咧咧,到了这场合还是知晓分寸,叩首道:“罪人拜见总督大人!”众倭寇如法炮制,霎那间,声震四方。

胡宗宪剑眉一挑,急忙站起箭步相迎,刚一靠近徐海,一股狐臭味扑鼻而来。他不禁皱了皱眉头,双手扶起徐海,笑道:“久闻你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勇武!”

徐海抬头示弱的看着他,面露愧疚之色,道:“鄙人罪孽深重,望朝廷既往不咎!善待我等!”

胡宗宪敛容,面朝北方,拱手正色道:“当今圣上仁厚有德,深知倭寇之乱并非全是你等罪过,朝廷自有失察疏忽之过!今日,徐将军真心投诚,还望戴罪立功!”

“徐海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徐海表决心道。

这话听着舒服,胡宗宪开怀笑笑,朗声道:“徐将军一路风尘仆仆,辛苦了!本督已在西湖楼摆宴为你等接风洗尘,请!”

“谢谢都督!”徐海点头哈腰道。一双眼睛贼溜似的四顾,像在找什么。蒋洲察言观色,猜想他是在找自己的儿子徐洪,故命人把徐洪接到西湖楼。到了西湖楼,父子二人见了面,徐海差点老泪纵横。是夜华灯初上,胡宗宪和各级文武官员与徐海及所部属下把酒言欢,个个喝的烂醉如泥。

次日一早,徐海喝了醒酒茶,来到偏厅与胡宗宪共进早膳。

桌上有皮蛋瘦肉粥、油条、小笼包、豆浆、松花糕和咸菜。

胡宗宪吃饱了喝了口茶,问道:“徐将军!还吃得习惯吗?”

徐海满意的点点头,诚然道:“这些年风餐露宿,还真没安生吃过早点!”

胡宗宪莞尔一笑,道:“徐将军慢慢就会习惯的!”

“嗯!”

胡宗宪忽然脸色一变,明知故问道:“徐将军!你一众部下还在城外吧?”

徐海抱拳道:“是!属下静候总督大人发落?”

胡宗宪挑眉道:“来人啊!”

一亲兵快步进了偏厅。

“速速发送干粮去徐将军大营!”

“遵命!”亲兵领命而去。

徐海一脸感激,道:“徐海谢过总督大人!”

胡宗宪浅浅一笑,道:“你我以后即是同僚,不要说这般客套话!”敛容又道:“徐将军部众过万,驻扎在杭州城外怕有不妥?”

徐海面色狐疑,蹙眉道:“总督大人的意思是?”

“徐将军不要误会!”胡宗宪解释道,“徐将军部众太多,在杭州城外不便驻守,二则我担心会引起城内百姓恐慌!”

“总督大人言之有理!”徐海知趣道,“大人以为安置在何处最好,徐某照办便是?”

胡宗宪思量片刻,道:“离杭州城不远有一沈庄,徐将军可将所部人马先安置在那,如何?”

“好!”徐海点点头。

胡宗宪和徐海商议全权授意蒋洲负责营寨迁移,徐海担心属下部众不听指挥,又让徐洪、徐睿从旁协助。蒋洲和二人到了倭寇大营,集合全部人马,将汉人分成一部,将倭人分成另一部,然后分批撤离。一万多倭寇井然有序的从杭州城外撤走,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倭寇撤走了,百姓们也不再提心吊胆。蒋洲未雨绸缪,担心倭寇在沈庄为非作歹,让戴冲霄带上银子先走一步,提前迁走当地村民。

沈庄有河,把庄子分成东西俩部分,河面上有三座浮桥连接两岸。倭寇进了沈庄,已是人去楼空。根据部署,汉人于河西安营扎寨,倭人居河东安营扎寨。一切就绪,蒋洲秘密的安插了三个细作在倭人大营。安置妥当,蒋洲回禀了胡宗宪和徐海。徐海心系部下,上报胡宗宪要求回沈庄。胡宗宪自然应允。

徐海前脚刚走,赵文华后脚就赶到了都督府。他严厉斥责了胡宗宪,并勒令其设法杀掉徐海并歼灭其所部倭寇。

胡宗宪如坐针毡,杀了徐海,自己成了出尔反尔之人,更有可能影响招安汪直,破坏了当前的大好局势;不杀徐海,触怒了赵文华则自身难保。他左右为难,只好问计蒋洲。蒋洲胸有成竹,只说了四字自相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