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
3413900000020

第20章 告急--信用缺失,问题重重(4)

王安耕:有规范和详细的信用记录,并不意味着要求一个人有完美的道德,信用记录在一定的范围是受到安全保护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权利查阅。比如,银行在借贷给你的时候,将调查你的资信程度,你可以选择拒绝,但是就无法贷到款。经过协商,达成协议,你放弃这部分隐私,就可以获得你需要的利益。这是一种公平合理的交换。

5.国家、企业与个人,在建立信用制度上各自应扮演的角色。

周晋峰:信用制度的建立分为四个层次--政府、行业协会、中介和消费者。

如果说政府、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可以盖一座大楼,信用产业就是建筑队。信用应靠企业来推动和挖掘。在政府立法,行业协会规范,消费者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的力量寻求信用制度的全面建立。

6.目前我国在建立诚信制度方面的难题。

王安耕:虽然我国在逐步建立信用制度管理网络和平台,但由于各个部门分割管理,存在着信息疏漏和查询困难的弊病。信用制度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不能单靠一个部门和城市,要有天罗地网,要有大量的组织开发,政府必须具备高超的协调能力。

在国外,每个人都有惟一的信用号码,我们也正努力做到一人一码。同时,企业也要做到一个企业一个码。现在很多部门自己一套码,最后一个企业有几十个码,要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

信用将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目前,发达国家的信用结算可达90%,现汇只有10%左右,而我国的现汇支付则高达80%。

目前,北京和上海都在进行信用制度的试点。今年,北京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对这个工作的规划。我相信,经过共同努力,我国的信用制度将会很快建立和完善起来。

企业,你的信用还值钱吗。

一直以来,“信用”问题既是国人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着企业的难点。《人民视点》就“信用”问题采访了中国市场信用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信用管理专家蒲小雷先生,通过蒲小雷先生的谈话,使我们明确了“信用”的经济概念、企业存在的********、以及企业如何加强信用管理问题。

记者:最近“信用”这个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很高,您能讲一讲什么是信用吗?

蒲小雷:西方“信用”(CREDIT)这个词是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的滞后产生的活动,信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和个人流通领域的赊销行为。我国对信用的理解要广泛得多,除了经济概念,更多地加入了社会学概念,表示道德的含义,与信誉、信义、信任混淆起来。我认为,应该和西方的概念接轨,明确信用的经济概念,要与信誉、信义等加以区分。目前,我国信用建设包括四个方面。国家信用体系建设,银行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管理建设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现在比较突出的是企业信用管理问题。

记者:提到企业信用,您认为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蒲小雷:我国企业信用问题非常严重。首先是企业信用风险问题。我们早已知道,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三角债问题一直是企业最棘手的问题,很多企业因为被他人拖欠和赖账,最终倒闭破产了。更多的企业陷入相互拖欠、坏账的泥潭,每年经营的利润还不够偿还银行的利息,疲于应付,苟延残喘,根本没有力量扩大发展。由此可知,我国企业的经营面临非常严重的********。

第二是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也许企业经营者还没有意识到或感受到,信用与企业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企业把信用赊销当作主要的销售手段和竞争手段,而我国企业由于惧怕被拖欠,却很少采用赊销。加入WTO以后,如果我国的企业仍然害怕赊销,不赊销,必然无法与西方企业竞争。

记者:这可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坏账太多不能赊销,另一方面不赊销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蒲小雷:确实如此。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企业坏账率是0.25%~0.5%,我国企业坏账率是5%~10%,相差10倍到20倍,差距大得惊人;美国企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我国平均是九十多天。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4%。而美国只有2%~3%。举一个例子,我国一个销售收入1个亿的企业,要支出1400万的费用,而美国企业只要200万~300万元。我们比西方企业高出一千多万元费用!现在销售利润这么低,我们的企业拿什么赢利!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我国企业赊销比例只有20%,这么大的差距根本无法竞争。各行各业都是买方市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代已经过去,谁不赊销,谁就被淘汰,我们的企业必须学会赊销,大量赊销,以迎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

记者:很多企业成立各种各样的讨债办,讨债队,这是不是就是您说的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

蒲小雷:不是。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认为,信用管理就是追账。这是认识上的缺陷。其实,追账只在信用管理中占很小的一部分。当货物销售出去后,应该对销售的货物和客户时时监控,保证货物和销售程序的安全,保证客户得到满意的服务和适当的压力。在账款过期后,要根据程序不断施加压力,争取早日回收账款。

中国的国有企业有一个弊病,就是对应收账款漠不关心。这个问题在内外贸企业中都存在。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应收账款的账龄是4年以上的,外国人对这个现象都很吃惊。在很多国家,超过半年的账款就作为坏帐处理了。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时间久远的坏账?因为把追不回的账款放在“应收账款”项目下而不是“坏账”项目下,不会影响国有企业领导的业绩。企业的经营不错呀,坏账不太多呀,其实是在自欺欺人。下任领导也不追,也怕损害自己的业绩,于是坏账越来越多,账龄越来越长,最终企业就垮了。

账款最忌讳不及时追讨。美国收账者协会统计,超过半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57.8%,超过一年的账款回收成功率为26.6%,超过两年的账款只有13.6%可以收回。因此,一旦出现欠款。应该马上追讨。

逾期账款率、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坏帐率、DS0水平,这些数据看起来枯燥乏味,却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天天研究。应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企业的信用方针。

记者:企业信用存在这么大的问题,企业是否重视它?

蒲小雷:应该讲重视不够。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51%的企业根本没有听说过企业信用管理,而有系统、完善信用管理职能的非外资企业只有不到0.1%。不单是企业界,我国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对企业信用管理也研究甚少。到目前,还没有大学开设信用管理专业课程,研究企业信用管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记者:中国企业有没有信用管理好的企业?

蒲小雷:就国内企业而言,管理好的企业极少。信用管理是一项立竿见影的管理活动,我们调查了二十多家我们曾帮助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企业,经过信用管理一年后,这些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从14%下降到9%,赊销额平均上升13%,坏账率平均下降3.6个百分点,销售未清账期(DsO)平均缩短37天,市场占有率不同程度上升,企业现金流量适当,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平均上升21%。同时,客户信用数据完整,客户服务质量改善,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全面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

记者:西方企业为什么管理得这么好,他们是如何管理的?

蒲小雷:在西方,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经过研究机构和企业不断完善和实践,这个学科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信用风险、拖欠、坏账,其实哪个市场经济国家都经历过,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在美国六七十年代,也曾爆发过企业********,呆坏账严重,拖欠盛行。后来企业开始重视信用管理,纷纷学习和运用信用管理技术,最终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即使是现在,西方企业对信用管理同样非常重视。西方调查机构曾做过调查,在企业十几项管理中,哪种管理最重要?赊销与信用管理被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可见信用管理在西方企业的被重视程度。

记者:中国已经加入WTO,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马上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和部门,企业应该怎么办?

蒲小雷:我们完全可以套用西方企业的发展模式。当时西方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时候,通行的做法是聘请一家专业信用管理机构,全面指导企业建立“三机制一部门”,即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人员招聘、培训,信用管理问题诊断,组织机构建立,信用政策制订,客户档案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评估评级管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等初建工作。在开始阶段,专业机构还可帮助企业做一些实际的工作,比如客户资信调查、逾期账款追收、信用额度评估等。这样做,企业既省时省力,又不会走弯路走错路,同时又节约了成本。

张瑞敏:靠诚信赢得尊敬。

如果说“海尔”的形象在国外还是初露头角的话,在国内,青岛“海尔”这个名字已经是家喻户晓。一句“真诚到永远”,让很多消费者都认识了它,而海尔也以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大家的信赖。2001年10月,央视国际网站在与普华永道进行的寻找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调查中,青岛海尔以较大的优势入选,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同时入选受人尊敬的企业领导人。那么,对“受人尊敬”这四个字,张瑞敏是怎么理解的呢?

记者:张总,这次在我们和普华永道合作的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感觉到海尔是非常非常特殊的。比如,我们调查的结论是青岛海尔是目前在上市公司中惟一受到广泛尊敬的企业,得票数超过排名2到7位的总和。假如说这是一场赛跑,当您远远超过您身边这些选手的时候,您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张瑞敏: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这不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

记者:您认为这样正常吗?

张瑞敏:说不上正常不正常,一个过程。

记者:海尔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广告语叫作“真诚到永远”,很多人都记得住。现在大家在谈到资本市场的时候,很多人又想起了这句话,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资本市场吗?

张瑞敏:肯定的。

记者:那么在资本市场上,“真诚”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去体现?

张瑞敏:我认为它是应该是三维一体,就是员工、股民和用户。股民他希望股价要高,用户希望产品最好,质优价廉,员工希望得到更高的收入,所以所有这一切是矛盾的,但是要整合起来只有一条,就是我们把它定位的,就叫作获得有价值的。这个产品是用户需要的,可以出,希望它出的价钱是高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三者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

记者:您认为您对投资者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投资者对您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张瑞敏:能,我是真诚到永远。没有永远只是现在,现在显露的还不明显,但是至少看到了股市上有很多公司炒得非常厉害,但那都是一瞬间,昙花一现,我们可以稳定地、不断地增长。

1984年至今,海尔的销售额年均增长80%,2001年1~6月,海尔的全球销售额达到309亿元。海尔的速度被美国《家电》杂志称为世界家电业“第一速度”。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海尔的业绩也可圈可点。1993年,海尔股票的每股收益为0.41元。此后每年稳步上升,2000年达到0.75元。2001年8月,青岛海尔发布的2001年度中期报告显示:海尔股票的每股收益为0.5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6.25%。然而,与海尔业绩稳步增长不同,它的股票这几年来有升有降,表现平平,并未在股市上掀起大的波澜。

记者:我们发现青岛海尔每年都保持了稳定的、每股收益的上升率,说明了其具备了持续的盈利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它的股价的增长率却并不能与之匹配,公司业绩的表现不能很好地在股价上反应出来,您说这是什么原因呢?

张瑞敏:在股市发育过程当中,这个阶段,特定的阶段,我们这种股票大概就应该这么来定位。

记者:您认为这么一个特定的阶段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您能给我们描述一下?

张瑞敏:可能更多的一种投机的心理,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这时候它可能对上市公司的本身业绩不是太关注,但更多的是关注这个股票,今天进明天可不可以赚钱,更多的是要抛短线。

记者:您作为公司的经营者,您能够接受它吗?

张瑞敏:可以,因为我认为它是暂时的。

记者:这个时间段大概会多长?

张瑞敏:要看国家对它治理整顿的力度。

记者:也就说这种现象,您认为要通过政府的力度去改变它?

张瑞敏:有一些都是银行资金,它们的违规操作,不是政府来对它们的干预,不是政府来控制,别人控制不了它们,实际上主要是它们在那兴风作浪。

记者:您指的兴风作浪是在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