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龙黄
3412000000009

第9章 铁甲重骑

186年岁末。吴郡在几个老家人的打理下早是兴旺发达的繁荣景象。

此刻正是12月末,孙策带着随身300骑回到家中看望自己的母亲。庐州城外孙策驻扎下孙家的骑兵9700余。

得知少将军孙策回家,太湖周边朝官、富商,附近乡邻父老都是扶老携幼,带着农货,赶着猪羊,牵着牛马而来。

一时间,整个吴郡上下,客栈爆满,县城街边,孙家临时搭建的帐篷足有近千,都住满了这些乡村父老们。

孙府几个老女人像把玩玩具公仔熊般的一个个过来把玩孙策,毕竟才12岁啊,就这样带万马千军去杀敌,而且领着朝廷的俸禄和军功回家来。

在家褪下盔甲和战袍,孙策就是个在家中倍受宠溺的孩童。

红玉和潇湘在夜深无人时,在孙策屋里抱着孙策哭了半天。诉说什么下回出门不带上她们,两个人就死给他看。

看着眼前大孙策两岁的两个女孩他又能说什么呢?

带十几岁的女孩去万马军中真的想来是大大的不妥的,想来行军打仗,不远千里的疲劳奔波,车马劳顿,而且衣食住行都不妥帖,女孩儿家真的有诸多的不便。

不过这次回老家,孙策是为了准备征讨南疆的战事,是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而且孙家几万重甲骑兵,军士们的军靴和军械,包括盔甲、盾牌的打造也必需要赶时间了。

出自家门,看着后院的那几座大山孙策是无语的。

这府衙附近都是些什么山啊?

一座黑呼呼的煤矿山

一座硬邦邦的铁矿石山

更有一座白色的山,那会是啥子呢?

其实就是石灰石,没有煅烧的石灰石。

另外是几座木头山。

征集了附近洲县的工匠和所有闲散的劳力后,孙家开山挖宝的人马也陆续送回来珍贵的各类矿石了。几十车的东西全堆积在孙府的家院周围,又形成一座座小山。

其实这些都是各类有色金属和珍贵的宝石矿。

拿木栅栏围好这些后,外围用兵士的兵营环绕。不久一个巨大的烟囱立在了孙家的后院不远的农田野地里。孙家工匠那里修建了几个作坊,近万的工匠正开始疯狂的忙碌着。

野地田园地下深挖出几个地窖,这些地窖里是用来炼铁的秘密所在。

孙策带回来的几车材料事实上是石墨,用来制造耐火坩埚的物质,和其它的耐火材料粉剂。不过孙家的工匠把材料小心的制作出了大小不等的五个坩埚来。

有的坩埚是用来炼铁的,有的是用来烧矿石粉末的。

在野地中高耸的巨大烟囱下,是梅花状分布的五个巨大的地窖,地窖在深达6米的地底,有4米多高的空间,这里面是来回身体烧炉子的工人们,毕竟冶炼钢铁的强热高温是很难让人穿上任何衣服的,即使是裸体都没法不让你感觉热得要死。

火炉熊熊燃烧着,一块块的耐火砖烧制好后在一边降温,一锅锅的焦炭烧制好后堆积在一边,然后是石灰的煅烧。再就是铁矿石的煅烧。大块的煤丢进红彤彤的火炉中烧灼。

这个巨大的地下炼炉是用耐火粘土烧制后用耐火砖堆砌的。

同时能从同一个烟囱出烟的五个砖窑炼炉。

能分别煅烧一切物质,彼此连通的炼炉是可以节约高热能源的。

不再烧煤炭的炉子会用耐火隔板封闭起来。

上面五口坩埚不断轮流的炼制着矿石粉和铁水。

在一边的耐火磨具中,一坩锅刚炼制出来的2000多度的钢水倾在刻槽中缓缓流淌,钢水注满了整个磨具的刻槽,兵器工匠们在等钢水冷却到一定温度。等时间成熟,工匠拿铁钳夹起一块铁条,一块早成刀型的铁条,放置在一铁墩台面上,立刻就会有几个铁匠过来轮锤锻打成型,加入碳粉。边上排成队,等着锻打的力猛工匠足有300多人。

他们要轮换着抡起10多斤的铁锤来锻打钢件。

地下兵器铸造工厂,同时能有20个工作台在锻打刀剑和矛箭的器械。

坩埚不断的倒出高温铁水,孙家的兵器库不到十天,就堆放了近10000把长刀,20000个长矛的尖头,马具、战甲等几十种钢结构部件,还有上10万的箭矢钢头。

孙策的兵器作坊只要材料和燃料足够,一年打造100万套战士的盔甲武器等装备都不会是大问题。

因为孙家此刻采用的是高温的冶铁炉,模具的铸造成型技术,这样的兵器打造起来,比人工打制武器要快100倍,而且能保证物品的整齐划一,质量的统一。

孙策看着木工和竹匠在密切的分工合作制作着盔甲、马鞍、盾牌和车具。

所有的孙家招募女工们在大工坊屋子里成排的跪坐,在给一片片的竹甲片包钉上钢片。

一套套成品的钢甲此时就罗列在一边的货架上。

还有橡皮底的长筒马靴,全是靠皮革工匠的精心缝制,鞋匠们还在外侧的鞋面上拿小钢钉钉上钢片。

马匹披挂的全套皮甲上,皮革匠和铁匠在打制加装鱼鳞钢片。

马匹从次就有了钢护头,钢护膝和全身钢质护垫,今后的重甲骑士就全然是行动中有钢铁防护的铁人。

看着所有的工棚和地窖的人在紧张的忙碌中,孙家的士兵孙策更没有让其闲着。

每天天亮,孙策则开始练每队士兵的武术和战阵,这是每个兵营每天的必修课。

孙策特意吩咐过铁匠,特别打制的重甲铁骑用的小型半月圆型全钢质盾,也赶制出来500面。

在三年后,孙家绝对能训练出5万重甲骑兵精锐,不过届时能和孙家一战的会没有几个枭雄。

此刻吴郡县所有的人都有分工,马具、马车都分给百姓在分头制作,重骑的马鞍上挂有刀套和投矛的皮套,也有挂长矛的钩子。

这些小装备物件,都是需要大量人手手工制作的。

一个重骑兵除了有纯熟的马上骑射和使用刀矛的技能外,还要能和整队骑兵完美的形成战场配合。

此刻孙策就在训练重骑的冲刺方阵。

每60人一个编队的重骑队,形成三角形的尖头猛冲敌阵时,后面的人需要拿长矛和投矛为前面的弟兄开路。破开密集的长矛方阵。

孙策的重骑兵,不仅仅要求能马上拿长刀挥砍敌人,还需要能拿长矛冲刺和拿弓弩远射,拿投枪远距离刺杀逃敌。他对每个骑兵战士的武技要求都是极高的。

所以孙策带回的上万骑兵都在练骑术和刀枪术和箭。

孙家人在吴郡周边又招了2万兵勇后,他们也开始艰苦的体力和阵型的苦练。

按照事先安排而没有意外的话,家父孙坚和兄弟周瑜将在来年的年底输送2万上好战马回南郡。

眼看几座材料山要见底,后面接着又是几十车的矿石运回来。

孙家的玉石雕刻作坊此刻是奇宝频出,几十件精美的玉器和宝石器件被孙家的人拿去大的城市贩卖,拿回来的银钱孙策几乎都没办法放置了。

在太湖边孙策完成了未来战备的第一步,就等那乱世的最后时刻。

建宁二年四月的某日,先帝灵帝驾崩,不觉新皇帝登基已有两年多。

这段时间孙策去了2次庐州,看望乔公阁老一家人,并且给乔公送去了许多的金银玉器还有家用物品等。

孙策一直把自己的骑兵驻扎在庐州城外,孙策不是没有用意的,他事实上是在保护阁老一家大小,更是为了保护刚出生不久的小乔。

传闻,新帝御驾在天明登基温德殿,他才上殿坐稳要接受文武百官朝拜,殿角狂风骤起。史书上还说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皇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吓得满皇宫乱跑。不一会,这大蛇不见了,接着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直到半夜方止,整个长安城损坏房屋民居无数。

按现在的自然景观来看,无非是天气骤变,冷暖气流形成的突降冰雹而已。

不过当时有人说成有条大蛇爬下大殿还盘在龙椅上,无非是以讹传讹,造成世人惊奇和恐慌。

接着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

同时江浙一带又遭遇海啸,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光和元年,闻雌鸡化雄。

雌鸡化雄?就是母鸡学公鸡叫唤。

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

五原山岸,尽皆崩裂。

地方官上报这些种种不祥,层出不穷的灾难。

一时间人心惶惶,而别有异心的人就开始造谣生事,为自己起兵做准备。

而地方官报灾难的原因有2,其一是制造一些事实,掩盖自己贪污纳垢使地方财政不清明的借口,报请朝廷能蒙混过关,其二是希望朝廷拨给救灾的款项,好从中侵吞,据为私有。

事实上,天灾势必是人为所致。

长安城附近因为大兴土木为皇帝造陵,所以破坏了森林,影响了自然生态平衡,加上气候变得反常,大的雷雨和干旱势必形成山体雨水过多而滑坡,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

不过古人是不知道所谓的生态平衡的。

皇帝下诏问群臣这些灾难的来由,议郎蔡邕上报,其实你就说是自然灾害就完鸟,但他偏说是后宫妖人干政,天公震怒降下灾祸。

刚好宦官曹节在龙椅后窃视,这宫里的掌权派宦官听去之后心里怨毒。回头跟后宫的11个没小鸟的实际后宫掌控者一说,这些人合计没几天,就编造出罪名陷害议郎蔡邕。结果皇帝是被其实际控的,下诏把议郎蔡邕放归田里。

把这有胆识,有学识的文官给赶回老家去了,前朝没有了强大的政治对手。

后宫的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从此更是在后宫狼狈为奸,勾搭得甚紧,被史书称为“十常侍”。

黄帝还称张让为“阿父”。

东汉朝政从此一日比一日昏暗,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