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龙黄
3412000000028

第28章 铁军无敌

先前孙家铁匠打制的50000把短柄尖锹早就是存放在北地的仓库里了。

短柄尖锹其实说白了就是近代二战伞兵用的尖头短柄,用来挖战壕的铁工兵锹。

不要小瞧这东西,挖洞掘坑,开渠那是极好的工具,而且便于单兵携带。

孙策在北边的旱地里,就是用的挖坑钻地的办法,能在敌人面前突然的消失掉。

地下是纵横交错的地道,孙家兵卒在下面几里地的复杂通道中来回辗转。令对手摸不着头脑。

另一个好东西就是储存水的大木碳盒子。

箱子内中间有几层的隔板,这是用木炭和各种吸附材料做的纯水过虑器。

即使在干旱的沙漠中。士兵的尿和牲畜的尿都用皮袋子收集起来。在这特制的大木箱上面倒进去。不一会干净无毒的纯水流出来就能喝了。

只是到一定的时候就要替换里面的过滤层。

周瑜和孙策的军中都有这样的东西存在,不过没有在战争中用过,一直派人秘密的保存看护着。

再就是孙策试制的军用干粮和马料。

一般的行军士兵都是吃的干粮,队伍带着负责伙食的士卒和师傅,不过所需的材料全都得预备几大车。

有了烘干的技术后,孙策的士兵都能立刻吃上烤面包,和香肠。

在最困苦的条件下,那怕是过大沙漠,都能吃上汤水十足的面条。

包括马吃的草料。

孙家军中的马一律改吃马饼草。

就是把草晒干,然后斩碎,和粗粮粉一起搅拌,加入点食用生物胶,一块块小方块的草料就烘干备用。

以往一大车拖的草料只能喂30匹战马吃一天。而且遇到雨季,草料发霉还不能用。

换成马饼草料后,同样的一大车可供100匹马吃3天了,这样行军就能带多近3倍多的草料备战了。而且也容易搬运和存储,浪费也少。

采用烘干和密封包装干制的办法,孙策的远征军粮问题得到了解决。

令外值得一说的是孙策设计的军用睡袋,把人装在密实的厚袋子中睡眠,即使在野地的帐棚里,人都不觉得寒冷。

士兵们都喜欢这种睡觉的袋子,睡觉只要人钻进去,把头这边的袋口杂紧点,睡觉十分的暖和。

而且这袋子是外面涂刷了一层防水胶的,下雨套在头上披在身上就是雨衣。

士兵的鞋不是刘备编制的草鞋,而是布鞋带橡胶底的。能有布鞋那在西汉是绝对富豪地主才穿得起的东西,不过能在树胶中提炼天然的橡胶,孙家军的行军胶鞋也很好制作出来的。

这鞋子十分耐穿,比当下最好的布鞋多管用5年。而且破洞也好修复。

不用说,高价购买孙家胶底鞋的富商也不少,一双胶底步鞋能卖十两纹银呢。这可是十分贵的靴子了。

能有最好的装备,有最好的军纪,那么这只训练有素的队伍就是无敌的。

孙家军战士,每人背负睡袋,后腰挂个水壶,手拿长矛,腰挂长刀,左手套一个小圆钢盾,一身重钢甲,头戴钢盔,脚登一双胶底深筒战鞋,腿扎牛皮绑腿,这就是孙家军兵士的长矛士卒通用装备。

背负睡袋,后腰挂水壶,背后插着三把投矛,腰挂两把长刀,左手套一个大圆钢盾,一身重钢甲,头戴钢盔,脚登一双胶底深筒战鞋,腿扎牛皮绑腿,这就是孙策的重甲步兵的通用装备。

重骑兵战马的披甲是三层的,披甲整个覆盖马的背面和身体的前胛部及两侧腿胯肚子,就前后腿没有包裹。

贴近肉的一层是厚实的粗棉布,然后上面覆盖一张皮革,再上面就是竹片甲叶,每片竹片包裹钢片。

使整匹马全在钢片密集的防护下。即使被弓箭密集射在护甲上,都能极大的减少对马的伤害。

马的四条腿是全包裹纯钢片的,关节处还有尖状的突起,戴上马钢质头套后,整个马远看就是跑动的钢铁战马。

3万重骑,其所用的装备所需的钱财是惊人的。

而孙策此刻只带25000重骑在征讨鲜卑,江南和荆楚孙策还留下近3万重骑,那是绝对要防备四面的诸侯来犯境的。

85000重骑,每骑都是耗金十斤的存在。

这多精良的骑兵就是孙家目前的王牌战队。

重骑兵装备是马鞍左侧挂一把长1.2米长刀,自身腰际挂一把1.2米长刀,背负一把铁胎弓,马的右前吊带上挂三把短投矛,另外还有一个3米长矛的辅助挂钩,另一挂钩还挂一个30只箭的铜箭壶。马鞍后部是挂的小帐篷及睡袋包裹。

马匹就是行动中的骑兵兵器库。

骑兵一般是拿三米长矛集体冲锋,枪如果断裂和捅穿物体不能拔出来时,才抽马鞍边的长刀砍杀,投矛是针对对方的盾形阵和矛阵远距离攻击用的,弓箭也是有远距离攻击的杀伤力。

重骑兵就是孙策在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厚重筹码。

之所以给周瑜配备三万重骑之多,因为西北面的少数民族都是马上的游牧民族。

没有好的精良骑士军队,胜那些马匹数量之巨的民族是几乎不可能的。

周瑜的重骑前锋接到斥候的来报,在接近凉州城时,那里的守军全向西跑去了。

你跑我就占城。每占一城就留3000长矛手和一万重步兵把守,外加3000投矛手和4000弓箭手。

这样的配备是强有力的守城配置。

马匹对攻城是没有威胁的。

周瑜连续拿下三个西凉的重镇后,6万步卒都安排完了,每个城都是3000长矛手和一万重步兵把守,外加3000投矛手和4000弓箭手。

各城都运进上百车的补给和粮草。连弓箭都运进城有30车。要知道一大车箭支就是一万啊。

不是近6年的筹集和打造,也不会有这么充足的准备。

下令凉州,西郡,张掖的几万军士好好把守城池后。周瑜开始在斥候的带领下转战。

你跑我就追打你。

不过失去城市依靠的兵马是不会僵持很久的。

周瑜能跑十二天再回到三个城池里补充一下消耗,然后修整两天再出击。但马腾不行啊。老被周瑜在草原上赶着打。

一年下来他的人马损失了一半。

其实是有绝大多数的人不想老在草原上跑,一个个离开马腾,多半回自己原来的部落了。

回去的人得知城池里的居民安居乐业,过得很美好。

他们也厌倦了长期证战的日子,马腾再来招唤都不出来了。

最后马腾心说我要来点厉害的给你看看了。

他在一天里,用10000轻骑引周瑜远离凉州城60里后,把埋伏在凉州城附近的8万步兵引出来,瞬间包围凉州城,然后开始强攻。

孙家军城头上箭雨直下,城下是尸体一片。

在城边百米内,不时有中箭倒地的,靠近城墙的被投矛穿透身体跌落下来。好不易要爬上城头了,被长矛捅死不少。上城头的更是凄惨。被砍得成几大块,被人当石头砸下来。

攻了一个小时就死了8000人。

上去的没有一个活着回来。

不间断的又攻了两小时,还是上不去城头。

城下的护城河都被死尸血水填满了。

看着两万人就这样没了。

接着得报的周瑜带30000重骑又杀回来。

在马腾身后追赶了十里,又砍杀了近5000多人马。

马腾的心凉了。

15万人,打了一年,最后剩不到五万了,而且大多带病带伤。

马腾给周瑜来信,彻底的被打服了。

这回马腾真心的归附,把他藏在一个小城里的婆娘用马车给周瑜送来。

周瑜笑了,安慰马腾道:“其实将军豪气万丈,只是不想和外姓族人相处天地之下,同一河流饮水而已,不过目前孙策一门豪杰,日后定是济世之主,人杰定当择主而侍,君过虑了。”

接着周瑜把马腾的部下全部释放,还让出一个西郡城来给马腾。

接着周瑜传达孙策的指令,今后马腾将军建立功勋再奖励城池。

马腾看见孙策打造的30000重骑是垂涎的,早知道这孙策有这精良的装备,他就不会和这猛人一战了。这不是自找不自在么?

周瑜交给马腾一套行兵打战的技巧后,又传授一些军备的制作方法。

马腾成天和孙家的工匠们泡在一起,他自己之后也打出了一口好刀,喜不自禁之余,对争霸天下全然不去想了,成天在屋子里敲敲打打,他在专心研究他自己的装备去了。

平定了西凉几个郡城,孙策的侧翼又多了一份安定。此刻迅速的平定鲜卑是当务之急。

196年夏初。

之前周瑜还在草原上追马腾时。孙策这边的草原万马大战同时开启。

鲜卑是在内蒙古高原的草场放牧的游牧民。

如果这年夏季收成不好,他们必然在年末漫长的冬季缺衣少食。

北方在10月就提前进入了寒冷的季节,直到第二年的四月才能在草地上看见嫩草。这漫长的七个多月全靠夏季的口粮储备。

加上西北边的匈奴还找鲜卑频频纳贡。

强大的匈奴是统一的游牧部落,经过东汉几番征讨后,内部分裂,其势力大衰。他们南匈奴的一支融入了新兴的鲜卑部落。

鲜卑实则是内蒙草原上的王者。

195年,年末,南匈奴之前归东汉的几个草原部族,有6万骑兵参与了中原混战,东汉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掳掠去匈奴。

公元196年5月,孙策带入北部草原的25000重骑在半路隐去了踪迹,其实是进入了山丘的坑洞。

带着65000重步兵,孙策继续向鲜卑的腹地开拔。

四面放出去的斥候孙策全部收拢,其目的就是要让鲜卑人知道孙家军团来了。

对东汉末年讨伐他们的步兵,北方的民族是绝对不放在眼里的。

人家草原上牧马的民族,最不缺的就是战马。

往往人家草原上习惯的追击战,一名骑兵战士带两匹备用的马,连续的换骑,这飞跑的速度不是你能比拟的。

孙策的重骑即使跑得再快,也是不能和换骑的鲜卑人追着干的。何况重骑的全军马速管制是极严格的。

马背上坐个百十来斤的人,加上全套钢甲和装备,马不算自身的披挂,就负重200斤有余。加上鞍具和马的防护披挂,实则是一匹马背负近300斤跑路。

一直只能用马的中速赶路,这样能坚持马的耐力。就能跑得更远点。

得知孙策孤军深入北地,只有不到7万的步兵,鲜卑族人撤去了他们原驻扎地的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