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混官录
3411300000022

第22章 颜良文丑一归一走

白羽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可不是带兵能手,所以他急需人才啊。

说来也巧就在昨日,还真来了两员名将,就是颜良颜维文和文丑文自达。早在这二人来的那天。就打探清楚这两人的情况,原来他们是准备去投靠袁绍,只是路径此地稍做休息而已,得知他们今日要走所以白羽匆忙带着典韦和几个护卫便去拜访颜良文丑

颜良正在收拾行李,小二来告,说县令白羽和典护卫来访。这个县的县令,而典韦因最近练士兵,也成为了当地的一介名人,这俩人他都知道。登门来访,是什么用意呢?略一沉吟,颜良跟小二下了楼。

大家见面后,先寒暄一番,然后在一侧树荫下的席上落座。

在东汉,椅子还没有出现,所谓坐,其实就是跪在席上。当然不适应,可也没有办法,平时不是坐在榻上就是坐在矮几上,要不干脆就不顾形象,躺在席上。有别人,出于礼貌,只好“坐”下。

交谈中,白羽开门见山,说自己组建了一支队伍,诚挚地邀请颜良加入,一起创业。也在一旁极力赞美白羽的文治武功,希望颜良鼎力相助。

在三国时代,颜良虽然未能跻身超级武将之列,但也算得上一流人物。家世一般,平时多多少少受那些世家子弟的气。然武功高强,但在那个时代,要想在军中成名立万,没有良好的身世几乎没有可能。初年的大将军卫青,能以平阳公主家奴的低微身份而成为一代名将,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颜良虽然有意从军,但又不愿意从小兵干起。,虽然他已经成年,却一直没有出山,只是在家里勤练武艺,徒劳地等待机会,这次其实就是想和兄弟文丑一起去投靠袁绍。

颜良和典韦刚才切磋武艺,虽然表面上互有胜负,但颜良心知肚明,自己正当青年,典韦刚刚弱冠之年,体力上的差异起到很大作用。时日,自己根本不是典韦这黑小子的对手。

以典韦之能,都归附白羽,张口主公,闭口主公,(其实白羽和典韦说过你不叫我主公我就赶你回你师傅那,典韦一听便举城投降认主公了)定是对白羽的推崇。白羽,气度非凡(装的),谈吐中蕴藏玄机(扮的),绝非池中之物。白羽以优厚待遇招聘士兵,然后对士兵进行从未听说过的训练,这些事情颜良也有所耳闻,而且也默默关注了会儿。

颜良再想到自己这几年来,一直没有机会实现心中夙愿,白羽和典韦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世家的子弟,白羽要成大事,必定不会因为门户之见小觑自己。,这次真是机会来到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颜良下定决心,要跟随白羽干出点名堂来。,颜良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对白羽道:“良乃一介武夫,若蒙见爱,自当效力军前。在上,请受我大礼参拜。完,拜了下去。

白羽没想到,访求人才的事情居然这么顺利,内心不免激动不已。接受颜良参拜后,扶起颜良,站起身来,道:“维文,从此以后,我们一起建功立业!”

典韦插话道:“维文兄,俺主公还想把自达兄也揽旗下,共谋大事,还望维文兄出力相助。

颜良和文丑素来交好,当下大包大揽,满有把握地答应下来,马上就领着白羽、典韦找文丑去了。

文丑和颜良年龄相当,早年他之所以也赋闲在家,不是如颜良那样投军无路,不过也有相同的原因,就是不愿意从低层做起,也在家里等待机会。他父亲说打好关系了,让他去投袁绍,于是他便带着幼时好友颜良准备一起去发展。

三人找到文丑时候,文丑正在酒楼准备干粮,三人来到文丑面前,停住脚步,文丑则一直在好奇地打量着白羽。

白羽拱手道:“在下姓白名羽,字文修。大名,特来拜见。

文丑急忙还礼道:“不敢当,虚名不足挂齿。完,举手肃客。

三人找了个空位,文丑和白羽分宾主落座。丑再次奇怪的是,典韦和颜良竟不落座,而是侍立于白羽身后。

文丑大奇,道:“颜良、典韦,你二人这是”

颜良答道:“现在,我与典韦一样已经投在主公门下。登门,主公的意思,是也想请你出山相助。

文丑越来越吃惊,瞪着白羽,不知说些什么好。

白羽微微一笑,把对颜良说的一番话又对文丑述说一遍。

白羽说完,颜良道:“主公必成大业,文丑,你我兄弟相交莫逆,你与我一同辅佐崇德君吧。

文丑听完这一席话,问道:“不知羽乃何方人氏?”

白羽一听此言,立时明白文丑心存门户之见,只淡淡地反问文丑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文丑心想:“这白羽看来倒是个人物,不过看来也没有什么来历,以他的身世,只是一县令恐怕难有大成。,以我的家世,怎能投靠于他。兄比我厉害,那个典韦我觉得也很强,和这两人一起共事,哪能显出我的手段。

文丑计议已定,对白羽道:“蒙白文修错爱,在下感激不尽。,实在非常太遗憾,在下已经答应家中老父准备赴袁本初那效力,于情于理,在下都不敢再答应阁下所请。

颜良急忙接过话头,道:“自达,哪有此事!你”

白羽打断颜良的话,道:“维文,人各有志,不必相求。自达无意与我等为伍,这就告辞。完,站起身来告辞。

颜良刚刚归顺王琦,头一次自告奋勇做事,就没能成功,他觉得在王琦面前大失面子,很是恼怒,一拂袍袖,不愿再理会文丑。

文丑也是说上句说惯的人,看颜良这样,也不禁生气,大喝道:“维文、想那袁公本初,四世三公,家世显赫,帐下文臣武将如云,你我二人去不是说好去一起投靠于他。

文丑居然当着白羽的面劝颜良另投他人!是可忍,叔不可忍?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

白羽闻言,双目如电瞪着文丑,沉声道:“我观袁绍其人,虽历代公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然此人心胸狭窄,外强中干,好谋无断,见利忘义,虽有谋士不能用其计,虽有战将不擅用其勇!汝观袁绍为当世人杰,以我看来,此人实乃冢中枯骨而已!汝投此人,当好自为之。于此,就此告辞!”说完,拂袖而去。

文丑大怒,就想拔剑砍杀白羽,但见白羽身边典韦、颜良也气鼓鼓的(忠臣不侍二主,所以颜良也很生气),自觉不敌,只好作罢。

出得门来,颜良讷讷道:“主公,颜良无能,有负主公所托。

白羽长叹一声,道:“维文不必如此,想那文丑出身豪门,不肯为我所用,也非不可理喻。,此事也给我一个教训,就是只有成就霸业,才能让全天下拜服在我脚下!”

在文丑那不愉快的经历,让颜良见识到世家公子真实的一面。平时和颜良称兄道弟,可是一到关键时刻,从骨子里还是把阶层划分得一清二楚,这深深地打击着颜良,也使颜良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酒楼里的兵器、马匹、甲胄带上,自己搬到县府里,准备一心一意地创出一番事业,争一口气。

典韦的心里当然也不是个滋味,他的感受和颜良基本相同,只是因为他毕竟和文丑交情不深,所以没有那么气愤。在文丑家里的一席话,更加激励着典韦,尤其是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掷地有声,让典韦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