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力”其实无处不在。它是社交的根源,即不可或缺,又不可过分。如果没有控制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乱套,孩子不会去听从父母师长的教诲,市民也不会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可控制得过了头,换来的同样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承担相应的控制,我们大部分人都做的很好。但问题在于,一旦对方的控制过了头,让被控制的一方陷入难受纠结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
1. 对情感敲诈说no
【真实案例】 贾青 普通职员
贾青上班时手机响了,他看看号码,心里一阵疲倦,不出所料,电话还是母亲打来的,而且说的还是一套他可以背下来的老词:“青啊,回家吧!”
贾青在与家乡毗邻的一座城市工作。每周都坐着高铁回家度过周末,但是母亲仍旧不满意,见面的两天里,所有话都是游说他辞职回家。贾青次次回绝,结果母亲对他发脾气:“怎么这城里还装不下你了?你是不是看你爹妈不顺眼?”
这个母亲的心态在很多母亲的身上都有投影。尤其是子女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往往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年轻的时候,为了儿女付出了心血,但同时也养成了对孩子的心理依赖,当有一天,孩子们也成为了成人,为了自己的人生而外出奔波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失落和空虚。一些人很明智地将大把的空余时间和寂寞之情转嫁给了业余爱好,使自己的人生重新丰满精彩起来,另一些人就成了贾青的母亲——打着亲情牌要求子女放弃自己的前程,对于这些人来讲,消除寂寞的方式,就是操纵名为“子女”的傀儡,当然他们不肯承认自己的虚弱和无力之感,在强力干涉成年子女意愿的同时一定要给自己披上父慈母爱的外衣。
贾青当然对家庭没什么厌恶之情,否则的话也不会每个周末都紧赶慢赶地回家去。贾青找工作时就已经很仔细地衡量过,同城内没有专业对口的岗位,而他现在的单位,离家不算太远,待遇不错。他如鱼得水,工作得很开心。既然这样,为什么又要抛弃一份合适的职业,毫无原因地跑回老家呢?贾母如果通情达理,就会承认自己其实是在无理取闹。但是她见自己的控制失效,权威感再次塌陷,结果更加的歇斯底里:
“你眼里只有钱,连你娘的话都不听了!你知道当初我养大你花了多少钱吗?现在我老了你不要我了!”
贾青只好继续解释:“妈妈你才48,怎么就老了?”
“我想喝口牛奶都没人给买。”
“我不是给你订了牛奶么,你开门在墙上的奶箱里就能拿出来了。”
“回家吧,妈妈天天给你做饭,省得你在外吃饭店,不卫生。”母亲见硬的不行,开始软磨,这一软磨,时间可就长了……
周五开例会的时候,人事经理进来讲话,说了这么一句:“有些人眼瞅要晋升了,工作态度就松懈,天天都要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
后果可想而知。
这里的贾青是一个做事比较妥贴的人,他找工作时仔细考虑自己的长处和能借用上的公司长处;他离家在外时也把家里考虑周到——父母还算年富力强、给喜好牛奶的母亲做了订购。像这样的一个缜密又有行动力的人,通常也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父母这时的不放手还自称是关爱有加就很难具有说服力。他们一时控制欲发作,给旁人留下的却是子女未断奶的印象,令人难以信任这些人。结果也可猜测,贾青不会因为一时丧失了晋升的机会而按照母亲的预想辞职,而很可能因为一时生气,干脆长期不回家。如果这个期间母亲还不能克制自己的控制思想,更加繁复地要求儿子辞职,更容易收到反效果——儿子连电话都不愿意接了,从此用一种极端的手段彻底断绝被母亲情感敲诈的可能。
李安在电影《卧虎藏龙》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握紧拳头,什么也得不到,而张开双手,就能抓住全世界。”经典的话很多人都会说,但是很少人愿意反思自己是否走在错误的方向上。就是发觉了,也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一定会成为传说中的能使规律失效的小概率,贾母这一类的父母总是认为:“我是他妈妈\爸爸啊,要求自己的儿子做点事情,难道还有错吗?”觉得只要以感情为借口,全世界都会原谅自己的情感暴行。子女们只要没有像报道中那样做出骇人听闻的极端事件,就必然是对自己的要求赞同得心服口服。
而他们忘了一句老话:“物极必反”。习惯以情感进行绑架敲诈的他人的人,在耗尽了别人的耐心之后,会令对方更加漠视自己的情感。身为长辈的,如果经常利用自己的辈分对人进行要挟,最终只是会丧失对方对自己的尊敬。而以爱情为筹码的人,很可能会使对方丧失与你博弈的兴趣。
贾青这样的人也不乏其例,由于自己的善良,面对情感牌时,虽然觉得不合理,但是也难以拒绝得干脆果断。如果他当初讲述自己合理动机后,母亲仍无理要求时就立刻转移话题,甚至强硬地打断对话,也许就不会因为多次长时间的煲电话粥而错失晋升的机会。
如果这种情况再一次出现,不妨深吸一口气,然后自省一下:“我的观点是否合理,而我在坚持自己观点上是否不够理直气壮?”
一旦能确定自己是正确的,就勇敢地坚持下去,不要担心“是否会伤害到别人的感情”,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决定能够讨到所有人的欢心。
【我的建议】
1,摆出自己的观点,保证快、准、狠,坚守到底
案例中的贾青,最大的缺欠,就是过于优柔寡断,因为一时狠不下心,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一定还有商量余地”,所以这种情感敲诈才会缕缕不绝,绕梁三日。如果当初贾青非常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坚持在外地发展,短期内绝不会回家),并且态度坚决地贯彻到底,短则半月,长不过三月,对他进行情感敲诈的人就会知难而退。
2,适当的转换话题
转换话题是一种语言技巧,当对方的言谈朝你所不喜欢的方向转变的时候,你可以尝试转变话题,这样可以使自己摆脱尴尬的境地。
3,以退为攻,表面附和
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停止他的话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附和他,只要你对他的话一律称“是”,对方找不到可以加以辩驳的契机,自然就放弃了继续进行同一个话题的兴趣。虽然一时违心,但是毕竟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两人远线长途联络时使用
除了上面说的三个应对手段,你还有釜底抽薪的办法:
* 解除对方的担忧。如果你身边确实毫无后顾之忧,那么对方对你的担忧也就不再成立。
* 增加自身的独立性。
* 树立个人意志
* 保证经济独立。想要不受任何敲诈威胁,不论是物质的,还是情感的,就必须保证自己能够安身立命,实现这个目标的首要前提就是经济独立。
2. 高度就是权力
【真实案例】贺泉泉 某公司主管
经理一时垂青,贺泉泉就成为了部门主管。她年轻气盛,志得意满,看见所有归她管辖的同事都觉得像傻瓜。所谓主管,就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存在:TA无法使你升职加薪,却能使你离职少奖金。贺泉泉深知其中的道理,从此踏上了乐此不疲的“领导”大路。
起初她还会叮嘱一下下属的同事,时间长了,连安排也嫌累,同部门的同事都对她敷衍又颐指气使的态度心怀不满,但考虑到原本就少得可怜的底薪,谁也不愿意在奖金上给自己找麻烦。所以也就忍耐着凑合过了下去。
按说如果能够就这样持续下去,也算是周瑜打黄盖,维持了一个别扭但微妙的平衡,但是要责怪就要怪有时人的贪心不足,没有相应的地位却想要更大的权力,总是想要打破原有的平衡。对于那些对她稍微表露出了不满意的同事,她自有办法,安排下去错误的指令,然后拿着同事做出的错误工作直接上报经理。落入陷阱的次数一多,她看不顺眼的人都会被经理客客气气地要求离职。
她沉溺在“顺者昌逆者亡”的快感里。没想到玩火者必****,某天部门同事集体交了辞呈,七八个人站在经理的办公室里:“要不然贺泉泉滚蛋,要不然我们一起走人!”
经理目瞪口呆之后给每人都泡了一杯咖啡,然后找人帮助贺泉泉收拾东西。
事情发展到这地步,贺泉泉也算是残酷现实的一个耳光子给生生揍醒了,领会到了公司里非股东的虚权是没有保靠的。她若是及时向大家检讨一下,兴许还可以一起坐在一间屋子里,只是贺泉泉已经指使别人习惯了,让她低头,千难万难,她仍旧以为自己只不过是个暂时落难的凤凰,哪天飞起来了,照样想翘谁翘谁,她甩了这几个人一串的白眼之后趾高气扬地走了,结果她连留在原公司的机会都丧失了。
贺泉泉找新工作的时候,接了一个offer,面试时好巧不巧地发觉HR是以前被她踢走的一个老同事。旧同事看着她,嘴角有一丝意义不明的微笑。
对方会不会公报私仇她不确定,但是熟人之间知根知底,没有了主管这个位置做保障,高度颠倒了一个位置,她没有底气面对这个人“为什么要离职”的盘问。
喜好以权力玩弄其他人的人,也必将被权力所玩弄。且不说“助人就是助己”,风水轮流转这条规律却总是难以逃避,当贺泉泉丧失了自己原有的高度,或者旁人的高度比她更高的时候,她才发觉,自己操控别人的一时快感居然脆弱得那么不堪一击,现在不仅没人肯看她的脸色,而且因为她树敌太多,她去同城同行业求职时,都要小心翼翼观测单位中有没有曾被她欺凌过的熟人。
贺泉泉大概是都市泡沫剧看得太多,有点幻想膨胀。电视剧里的主人公总是权力无限,神奇非常,像是《越狱》里的黑帮老大,即使服刑时也能对外呼风唤雨,甚至搞来一架直升飞机;而米帅更是不管别人多么危险和桀骜不驯,总有办法把对方驯化成替自己服务的小弟。要是谈到宋思明那更是其中的典范,自身都已经死翘翘了,还能把生前包养的二奶送到美利坚合众国去。
但是人世间的纷杂生活毕竟不是在演一场给旁人看的电视剧,如果真有一架这般巨大的摄像机,大多数人扮演的也不过一个令人过目就忘的路边蚂蚁。想要控制旁人,前提就必须要站在一个对方反击不到的高度。《美人心计》里,敢在明面就表现得飞扬跋扈的姑娘,没有太后的宠爱就有皇帝的仰仗,至少要有个亲生的还活着的皇子皇孙,最不济的也笼络了几个亲王大臣准备着以后落难时能帮自己说两句好话,她们都各施巧计,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别人不敢挑衅的高度,然后才能保证自己昂首挺胸、粗声大气。
同样的道理,如果想要摆脱别人的控制,就要让自己站在一个别人无法指挥自己的高度。无论在什么方面上,如果你专业知识过硬,公司离开你就周转不灵,就算你再不讨人喜欢,裁员时在勾掉你的名字之前,人事经理都要好好思量,观测能不能及时找到后备人选。如果你巧舌如簧,掌握着公司大部分客户的资源,离开你公司就要少掉一批客流量,老板时时刻刻都会担心你跳槽炒他的鱿鱼。
如果这些硬件都做不到,那么至少要保持虚怀若谷,哪怕装也要装出一个圣人的模样,能够笼络大部分人心的人,那就是公司里的无冕之王,他们被撼动之后,会给公司造成天崩地裂的影响。
如果你面临了被操纵、又不愿接受操纵的境地,不妨问问自己:现在我站的位置够高吗?我的视野够广吗?我的力量够强吗?如果这些的答案都是NO,那么也不必急着逃离这个环境——没有任何筹码的人,就是换了新的环境生活,仍旧是被人呼来喝去的命。
【自我测试】
高度代表了权利,但是高度往往也带来了一定的责任,面对这两者,你是否能够平衡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你够淡定吗?
假定情景:有一天,你一觉睡醒,发现机缘巧合,自己具有了无限的法力,(看过《冒牌天神》没有?就像金凯瑞一样!)。
1,有能力了,该怎么办呢?
A 该干嘛干嘛,我先起床刷牙去。
B 老天爷,我不知道该干嘛,我先想想,下期的彩票号码……还有上个月敢扣我工资的那个人,叫啥名来着?
2,你一时不顺心,想到高山上去透透气,现在已经飞到了山顶上,看到了一个人正在气喘吁吁地爬山,旁边有条河,这时你会……
A 给他帮帮忙,管他是吹点风呢,还是帮他消除疲劳呢。
B 直接把他扔河里!看了好找个乐趣!
3,那个倒霉鬼一失足掉河里了,一群人都忙着救他,忙乱中,把一只小猫给误踢进了河里,这时你怎么办?
A 小家伙,看我施展神力来救你!
B 一只脏野猫,爱死不死,爱活不活,懒得理。
4,山上兜风回来,你按照习惯,在周一又上班去了:
A 信奉真人不露相,安安稳稳地工作,但是暗中运用神力使自己工作效率变快一点。
B 大肆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还特意跑到敢和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身边宣扬。
5,有人不信邪,认为你在扯淡,这时你会:
A 不信就不信吧。你有一天会明白的
B 敢挑战我?我要让你后悔一辈子!
6,之前曾经欺压你的人,这时又来找你了,你会怎么想:
A “给你点教训尝尝,不过适可而止就好了。”
B “你可算出现了,我正想找你呢!”
7:出了一口恶气之后,你突然反省自己是不是做的有点过火,这时,你的心理状态又是如何呢?
A 啊呀,我是不是太恶毒了?
B 我还没报复够!
好了,你的美好时光结束了,原来这不是一次随意的神迹出现,而是有人在对你进行天堂地狱测试。来看看自己的抉择,你的选择会让你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选A者,得一分,选B者,不得分。
1 6~7分者:
你有很好的自控能力,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基本属于清心寡欲的人,你这样的人,即使爬上高位,也不会做出令人咬牙切齿的事情。应该属于德高望重的潜力股。像你这样的人,以后是有机会上天堂的。
但是,由于表现得过于清心寡欲了,有时也会令人怀疑,在这个俗世里,你是不是连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都没有了?
2 3~5分者:
这个选项中的,应该是个普通的正常人,有一点报复心,有一点贪心,但是也不会做尽坏事,同样也不能指望他们做圣人,做好人,因为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私心,坏不到太深,也善不了太多。既不会上天堂,也不会下地狱,最可能的结局,是在俗世里,过完安安稳稳的一辈子庸碌生活。
3 1~2分者:
如果你是这个分段中的人,而且还是个地位普通的人,那么我们要庆幸一下:幸亏你没有攀上高枝!被你这样的人坐在头上,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你睚眦必报,小肚鸡肠,对人对物缺乏应有应有的温情和关爱。而且很可能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睁开眼睛看看,你身边是否有愿意与你推心置腹的人?别人接触你之后,是不是还愿意和你聊天?让自己的心态明朗一些,不要那么冷酷阴暗。照测试的势头发展下去,真的有可能下地狱的。
【我的建议】
努力将自己拔高。想要摆脱控制,就要站在对方无法操纵自己的位置上。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你需要增加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扩充自己的人脉,就像之前章节提到的那样,不要急于出头,应该把目标定位为不断地充实自己。当你把自己固定成了一块磐石,外来的金风就不再能够吹动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