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算多大个官?张云泉用“小小的”来形容。****局长得管多少事?借用****部门的一句术语说:横到边,竖到底。张云泉不是神仙,不可能天生就高人一筹,一个小小的官管着管不完的事,还能管得像模像样,他到底有什么法宝?
因为责任而不断学习。
在3月20日上午的报告中,张云泉哭了,这是7天采访中惟一的一次。他说:“我为学习吃的苦,你们根本想像不到。”因为家里穷,他从未上过学。有一次,他路过河海大学门口,一边朝学校里张望一边想:河海大学,这个名字多好啊,一定是教的和海有关的知识吧?我曾经是海军,如果能到这所学校学习,该有多好!神思恍惚中,差一点在校门口出了车祸。
然而在****局和兄弟部门的同事们眼里,张云泉什么都懂,是个名副其实靠自学成才的“政策通”。****部门本身并不是个解决问题的部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群众所反映问题的处理程序,用他们的话说,叫“归口”。要想准确地归口,相关的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张云泉说:“住院的时候是我最好的学习时间。我在床头放了很多文件法规,了解了这些处理问题心里面就有数。通过自己的努力,20多年中间,我对案件的处理没有一件被认为是外行的。”
他还记得刚到****局的时候,发现有20多个老上访户,长期在扬州、泰州、北京之间奔走上访,有的上访了十来年,有的更长。他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哪些是农业方面的、哪些是工资方面的等等,一项一项处理,解决了一大批。后来有一小部分人拿着他的处理决定当成不公正的依据继续上访,甚至引起上级部门和媒体的调查。但查到最后,他得到的总是理解和支持。一位参与调查的省外记者说:如果人人都能把案件处理到这个水平,新闻舆论监督的案例就会大大减少。
张云泉认为,在****工作中,学习不仅是需要,也是责任。他说:“我不断地学习,因为群众来到这里,都带着自己的问题来找你。他们问了你答不上来,他们就会想:政府派了个什么人坐在这里,自己都不懂,怎么能管我们的事情呢?****干部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因为责任而大胆探索。
****工作涉及人的思想,有着特殊的复杂性,正如张云泉所说:“不是拿红头文件一念人家思想就通了,没那么简单。”
工作之初,他曾因轻信一面之词轻率地表过态;也为天天面对哭哭啼啼的群众感到头疼。他找到分管领导希望能给他换一份工作,但领导的一句话留住了他的心,让他记到今天:“****工作是没能力的人干不了,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干。想找个接班人不容易,你是党员,你就干吧。”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了实践中的大胆探索,面对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不退缩。
如今,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新旧体制更替导致的政策法规不到位、不配套,成了张云泉他们从事****工作时常遇到的课题和难题。
“比如说拆迁补偿一般都有大致的标准,有的项目补得多一些,有的项目补得少一些。按政策都不算错,可是老百姓接受不了。”他举例说,“再比如,有的厂子搞计件工资,把标准定得很高,弄得工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老板说:我又没让他们加班,他们自己要加班的。法律上没有这方面规定,我们也只能去做调解工作。”
虽然泰州市****局也在探索如何做好新时期****工作,例如参与制定失地农民保障、率先引进律师参与****接待以及青年干部到****部门实践等等,但正如张云泉再三强调的,“这些还都在起步阶段”。
难归难,还是要大胆探索。张云泉认为这是****干部的责任,也是我们****部门的党员干部为改革做贡献。至于别人的看法,张云泉也有自己的排解之道:“有人说我处理得好,我说我尽力了;有人说我处理得不好,我说我也就这么大的本事和权力。”
因为责任而同心断金。
****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协调,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同心断金。
********朱龙生2003年调来泰州,之前从未见过张云泉。初次见面张云泉给他的印象是能干、话不多。“他当时就提了两个要求:一是****部门的资深人员应加强和其他部门交流;二是补充****人员的后备力量。这两点我都同意了,感到这个人很有想法。”走过第二个年头,朱龙生对张云泉又有了新的评价:“他是一个不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事不会来找我的人。”所以书记在会上公开宣布:“凡是****部门的事,一律开绿灯!”
在市发改委主任卢佩民看来,****工作还需要一项重要的支持-“钱”。“并不是说钱多就一定能搞好,但不可否认很多情况下,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能给群众补助一些钱,上访问题就可以很快解决。”因此,他认为:“很多****方面的问题只能靠发展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张云泉也说,****部门是个清水衙门,但有些上访群众又急需救助。“我自己能有多少钱?这些年用于帮助群众的钱,只有一少部分是我个人的,大部分来自其他单位的支援。”
记者曾问梅骏:张云泉对原则性的问题一点不妥协,会不会影响工作中和其他部门的协调?梅骏回答说:“毕竟他的为了大家都看得到,都知道他不是为自己。小肚鸡肠、报复的只是少数人。”或许这就是张云泉尽管做得多、说得少,也能得到各方理解的原因。
事实上,“做得多,说得少”不仅是张云泉的性格造成的,也是****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正如张云泉所说:“****工作是个需要多做却不宜多说的工作。如果这方面宣传多了,人家会觉得你这里不安定,影响投资环境。这就需要****部门的干部具有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也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理解和帮助,没有这个基础,我将一事无成。”
(作者系,经济日报记者,乔申颖,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