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超值金版)
3400700000063

第63章 生活细节篇(2)

(5)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对于健康和长寿有益无害。最好将室外与室内运动结合起来,每天到户外从事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打高尔夫球,呼吸新鲜空气,并定期享受室内的运动,比如读书或其他有益的活动。

(6)要节制饮食,不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不要吃太热或太冷的食物,以避免不小心烫坏或冻坏胃壁。总之,诸事要和缓、含蓄。

(7)要自觉、有意识地汲取心理和精神的维生素。在每次进餐时,都说些文雅的语言,并且可以适当同家人、秘书、客人一起读些有关励志的书。

(8)要雇用一位称职的、合格的家庭医生。

(9)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分给需要的人共享。

洛克菲勒在通过向慈善机构捐献,把幸福和健康带给了许多人的同时,也赢得了声誉,更重要的是自己也得到了幸福和健康。他捐资所建立的基金会将有利于好几代的人。洛克菲勒的生命和金钱都是做好事的工具,他达到了自己目标,获得了健康与幸福。

消除内心的压力

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美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每个人都期望的生活目标,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无可厚非,还应积极提倡。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的能力和心理素质。除了极个别智力超常的人外,大家的智商其实都差不多,而能力却相差很大。在同一个目标下,能力强的人往往比能力弱的人压力要小,因为能力强的人觉得获胜的机会比较大,目标离他越近,压力就会越小。

有了压力不一定就是坏事,压力来源于人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就是人们追求奋斗的原动力。感受到压力,体会到自己的需求,能产生为之拼搏的欲望。人在遇到绝路的时候,巨大的压力往往爆发巨大的潜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如果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或由于客观原因压力过大,则会超过人的承受能力,使我们感到心力衰竭,不堪重负,甚至产生一些心理疾病,更别提奋斗了。就像弹簧一样,在没有超过其承受范围时,你用力压紧它,松开手,它会用力反弹;但一旦超过其范围,弹簧发生变形,再用劲,也反弹不回来。

那么压力来自何方?

造成一个人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强度大、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正确等。超强的压力会给个体的职业发展与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个体身上造成的后果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也可以是行为方面的。笼统来说,压力来源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压力可以分为两大类:来自体外的压力(专家们称之为外部压力)以及产生于个人体内的倾向和行为的压力(专家们称之为内部压力)。

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四方面能导致产生压力:

1.外部的逆境

压力无处不在,人们很大一部分的外部压力来自于外部的逆境,也就是人们都能感觉到的“日常压力”:比如,丢了钥匙,遇到交通堵塞,洗衣机出了毛病。另外,还有一种外部压力是“组织压力”——当不得不将有毒废物运往另一个地方,或者违反了交通规则时,就意味着人们遭遇到了“组织压力”。

同时,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还面临着生活中的“社会压力”,面对他人的发火、挑衅和愤怒。同时,生活中还有一些让人不能忘记的重要事件,像失业,无法获得提拔,家中又添新丁,或有人去世等。

2.内部陷阱

消极的暗示也是人们产生压力的主要诱因。各种各样的外部压力使人们担惊受怕,它们总是不断地发生在人们身边。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压力中的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常常进行消极的自言自语往往会带给人消极暗示,例如,“我最近身体状况不大好”,“这份新工作可能和原来那一份一样糟糕”,这些都是工作压力产生的直接诱因。

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我产生压力的另一种方式,就是选择了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浪费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这些都会反映到工作中的无秩序,缺乏效率,这些都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4.忧郁的个性

有些人天生就容易给自己制造压力,这体现在其个性的许多方面。也许有人会认为,压力可以使人变好也可使人变坏,但是,最终它会让人为此付出代价。

当人们知道了自己所承受的压力以及来源时,就可以制定控制压力的计划。该计划必须详细,而且应该包括控制或消除压力的方法。例如,当压力出现,同时自己的工作期限又快到了时,人们可能不得不加快速度并潦草地完成工作。也许这能逃过老板的眼睛,但自己知道干得很糟。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自己的挫折感和失败感,同时会造成压力增多——于是一系列的不愉快又开始了。

洞察了压力产生的内在原因,也就有了如何对抗或消除压力的一系列方法:

1.控制时间

人们对时间控制得越好,所做的工作就越多,承受的压力就越小。有效的时间控制的关键就是关注结果,而不是关注过程。通常,当人们努力完成工作时,电话就是最大的时间浪费。如果没有秘书协助接听,就应该买一个应答装置,没必要在每次电话铃声响起时都亲自接听。要认识到追求工作质量和奉行完美主义是有区别的。追求完美只会浪费时间和增加不必要的压力。要学着创造更多的时间。如果你的工作比时间还多,那么试着早到30分钟或是迟走30分钟。试着从午饭时间中节省15分钟。

另外,要经常评估你利用时间的方式。选择一天,记录一下自己花在工作上的每一分钟。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了哪里。

2.控制节奏

即使再优秀的运动员也不能在场上一直运动而不休息。起初,压力也许真的会提高人的工作绩效,但一旦过了头,过多的压力就会对人的工作能力造成影响。

每天的睡眠在不断地循环,工作的高效期也在不断循环。也许有人已经注意到,早晨的工作效率比下午要高,或者要在晚上11点以后工作效率才会再高起来。这些循环叫做“节奏”,它们每天都在发生。

为了能在高峰期高效地工作,要注意一下那些容易让人陷入倦怠的波谷,并且小憩一下,而不是沉湎其中形成压力。

3.生活要有个计划

生活没有计划,容易给个人造成额外的压力。如果同时要做好许多事情,当然就容易导致混乱、遗忘,还总让人觉得还有那么多事情没做完,加重了生活的压力。所以,如果可能的话,要为自己立个计划,让自己做到心里有底,做事时有条不紊。此外,最好能一次就只做一件事,并且一次性将任务完成。

4.改变你的认知方式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我们感受到的压力。采用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如当你与上级沟通存在障碍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上级会怎样处理,这样将有助于与上级更好地沟通。

5.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人的思想感情与个人的观念和人生哲学有关。仔细分析一下,如果发现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良的情绪,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压力,那就有必要为此做出一些改变了。改变个人的人生观、处世态度有时候是很困难的,但是,哪怕只做一点改变,有时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减压效果!

6.消除工作中的环境压力

你是愿意坐在一个干净整洁,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办公室里,还是愿意坐在杂货店似的一团糟的办公室里?很明显,一个井井有条、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会减少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一个人在每找一份新报告、一盒铅笔或一份重要文件时都要花十分钟,那么,他感到十分压抑,并且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人们就毫不奇怪了。

7.学会宣泄

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可以通过运动、读小说、听音乐、看电影、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宣泄自己不良情绪,也可以找个适当的场合大声喊叫或痛哭一场。学会宣泄就是指当你的坏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你应该找一个你信任并能与其自自在在地说话的人,如朋友、亲人、要好的同事,或者心理医生,向对方讲讲自己的心里话。研究证明,把“闷”在心里的话说给一个乐于倾听你的人听,是一种非常管用的减压方式。

8.消除压力源

当你感到有压力时,首先要找到压力源,尽可能地消除压力源。如果你的压力是因为工作量太大造成的,你可以通过合理的时间管理来区分工作的轻重缓急,重要的工作马上完成,次要的和不那么重要的可以先放一放,待时间充裕时再完成。

9.学点放松技巧

有时候,人们需要远离生活的压力,去玩,去放松一下,这是一种自然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减压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应该尽可能从事那些能让自己愉快、全身心投入、忘掉一切烦恼的业余活动。不管自己有多忙,该玩就玩!现在流行的放松技巧很多,如沉思、深呼吸等。大家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进行练习,掌握一些放松技巧,这的确有助于减轻压力。有条件或有必要的话,可以就此请教心理医生。

10.经常锻炼身体

研究证明,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减轻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应该选择那些你认为比较有趣的活动,那些你觉得很“苦”、很枯燥的锻炼往往起不到减压的效果。

拥有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给第二天的活动“充电”,而且还是确保身心健康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千万不要为了延长工作时间而减少睡眠时间,这样是不明智的做法,会得不偿失,因为这是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的。

睡眠是否充足,不但是指形式上的睡眠时间够不够,更重要的是指睡眠质量的高低。为了提高睡眠的质量,一定不要失眠。只有高质量的睡眠,才可以使你很快恢复消耗的体力,让你第二天神采奕奕,焕然一新。

如果你能听从下面的建议,相信你会获得满意的睡眠:

1.睡觉之前不要生气

不同的情绪变化,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睡前生气发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以致难以入睡。

2.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睡觉

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进行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正如中医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宁。”

3.睡觉前不要饮茶或咖啡

茶叶和咖啡中含有******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容易引起人的精神兴奋。如果睡觉前喝茶或咖啡,特别是很浓的茶或咖啡,那么人的中枢神经就会更加兴奋,使人不易入睡。

4.睡觉前不要剧烈运动

睡觉前的剧烈活动,会使大脑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呈现极其强烈的兴奋,这种兴奋在短时间里不可能安静下来,人就很难尽快入睡。因此,睡觉前应尽量保持身体平静,但也不妨做些轻微活动,如散步等。

5.不要使用太高的枕头

枕头过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大脑的血液过多而造成大脑次日发胀、眼皮浮肿;而枕头过高,则会影响呼吸道畅通,易打呼噜,而且长期高枕入睡,也会导致颈部不适或造成驼背。从生理角度上说,枕头以8~12厘米高为宜。

6.不要枕着手入睡

睡觉时把两手枕在头下,除了影响血液循环、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还容易使腹腔内的压力升高,长此以往还会引发“返流性食道炎”。

7.不要用被子蒙面入睡

以被蒙面入睡,容易引起呼吸困难,而且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是对健康不利的。

8.睡觉时不要用口呼吸

闭口夜卧是保养元气的最好方法,张口呼吸,不但容易吸进灰尘,而且极易使气管、肺和肋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因此,最好用鼻子呼吸,这样不但鼻毛能阻挡部分灰尘,而且鼻腔能对吸入的冷空气进行加温,有益健康。

9.不要对着风睡觉

在睡眠状态中,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会降低,容易受凉生病。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身卧露下。”因此,睡觉的地方应避开风口,使床距离窗口、门口有一定长度为佳。

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流传了2400年。他是这样说的:“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可见人的生命和健康离不开阳光、水和运动,这说明运动和阳光同样重要。

询问任何一个保健医生,他都会谆谆教导你:运动是健康的必要条件。运动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内容。也只有运动,才能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持之以恒的运动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身体更加健康。合理的运动能使身体更加健美,并让这种良好状态保持下去,从而提高我们的自尊和身体满意度。而且在运动中能让人从中得到快乐。在锻炼过程中,手脚互动,伸展肢体,而内心的抑郁就会随之消失。

体育锻炼贵在坚持,重在适度,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当找到适合自己锻炼的最佳心率。当你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心率应该保持在多少?答案是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有损健康,太慢则收效甚微,对强化心血管机能作用不大。可以通过数学算法求出你的最佳心率。首先用220减去你的年龄,其结果就是你能达到的最快心率,然后再用这一结果乘上50%,得出适合锻炼的最慢心率,或者乘上75%,得出适合锻炼的最快心率。当然,你应该听从这个老生常谈的告诫,即在开始锻炼之前先去咨询医生。

下面我们为你提供一个测算自己运动时最佳心率的一个简单的方法:

220-35(你的年龄)=185(你能达到的最快心率)

185×50%=93(适合锻炼的最慢心率)

185×75%=139(适合锻炼的最快心率)

专家建议锻炼时的最佳心率应保持在你能达到的最快心率的60%至75%之间,并且坚持每周锻炼3次,每次20分钟。另外,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还要注意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准备,以免在运动中损伤自己的身体。

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体育锻炼,专家都会建议你在锻炼之前先做热身准备,锻炼之后进行放松活动,要充分舒展身体,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许多人忽视了这些建议,认为这些并不重要,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热身、放松与伸展身体可以防止受伤、改善循环、增强能力。我们在运动之前应该做5~10分钟练习(例如在慢跑前后先走上一段),以此作为热身或者放松活动。在放松之后再做一些伸展活动。

另外,对于运动者来说,运动时机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作为一天生活中的必修课,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因为在新鲜的空气中锻炼身体有助于排除体内的各种毒素和废物。寒冬腊月天气寒冷,也可改在傍晚进行。锻炼项目可因人而异,关键是找一种你自己喜欢的,适合你年龄的运动,健身操、瑜珈、太极拳、气功、健身跑、散步、登高运动、球类或足健疗法等,不必做硬性规定,但需注意的是运动量掌握要适度。一般以锻炼完毕,冬天自觉感到全身暖和;夏天微微出汗但不觉得心跳过快为度。

运动之后,洗个热水澡或是擦个冷水浴,再来杯新鲜的柠檬汁或是葡萄汁,你会觉得浑身上下爽洁舒适而充满活力。想想看,在这种情形下开始一天的新生活,该是多么的美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