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前别人前,先做个好听众
在与别人交流时,每个人都不喜欢只做听众,都有“说”的欲望。这时,如果你适时地为对方提供一个说的机会,对方会很高兴,你的说服工作也会进行得很顺利。
对此,某自然食品公司王先生有切身体会。
虽然自然食品已风行好长一段时间,但一般家庭对此产品仍认识不足,都不敢贸然购买这种产品,使得王先生的业绩始终不见好转。
一天,王先生还是一如往常,把芦荟精的功能、效用告诉顾客,对方同样表示没有多大兴趣。王先生自己嘀咕:“今天又无功而返了。”准备向对方告辞,突然看到阳台上摆着一盆美丽的盆栽,上面种着紫色的植物。王先生于是请教对方说:“好漂亮的盆栽啊!平常似乎很少见到。”
“确实很罕见。这种植物叫嘉德里亚,属于兰花的一种。它的美,在于那种优雅的风情。” “的确如此。会不会很贵呢?”
“很昂贵。这盆盆栽就要800元呢!”
“什么?800元……”
王先生心里想:“芦荟精也是800元,大概有希望成交。”于是慢慢把话题转入重点:“每天都要浇水吗?”
“是的,每天都很细心养育。”
“那么,这盆花也算是家中一分子喽?”
这位家庭主妇觉得王先生真是有心人,于是开始倾囊传授所有关于兰花的学问,而王先生也聚精会神地听着。
一刻钟以后,王先生很自然地把刚才心里所想的事情提了出来:
“太太,您这么喜欢兰花,您一定对植物很有研究,同时您肯定也知道,植物带给人类的种种好处。带给您温馨、健康和喜悦。那么我们的自然食品正是从植物里提取的精华,是纯粹的绿色食品。太太,您为什么不试一试我们的自然食品呢?您就当自己又买了一盆心爱的兰花吧!”
结果太太竟爽快地答应下来。她一边打开钱包,一边还说道:“即使我丈夫,也不愿听我嘀嘀咕咕讲这么多;而你却愿意听我说,甚至能够理解我这番话。希望改天再来听我谈兰花,好吗?”
这一天,王先生可谓受益匪浅。
古希腊有句民谚:“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西方也有句著名的话:“雄辩是银,倾听是金。”中国人则流传着“言多必失”和“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样的济世名言。 说服,有时功夫并不在说上,相反,却是在听。给对方一个说的机会,自己多听一听,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因为:
(1)倾听别人说话,会增进你对对方的理解。即使对方刻意隐瞒,也难免在不自觉中透露出些许有用的信息,如此你就可以知道对方心中的欲望了。
(2)认真聆听对方的倾诉,会让对方觉得你很尊重他。
(3)明白对方的心态,让说服的目标明朗化,借此使你的说服力在无形之中跟着加强。
(4)你认真的态度会令对方感到欣慰,进而增加对你的信任感。当然,对方也会很愿意向你敞开心扉。
(5)你能够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对方就会对你产生信任和依赖的感觉,其直接结果就是增强你的说服成功率。
(6)对方一旦敞开心扉,就会把自己的心事向你诉说,这样你就能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7)取得对方的信任显然是成功说服的关键,先取得对方的信任再切入说服的主要内容,才是正确的步骤。
倾听别人说话,远比自己滔滔不绝地说话来得更重要。
用赞美提高说服的“效率”
从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一点:当我们称赞、夸奖他们时,他们是何等高兴、满足。其实,他们并不一定具有我们所称赞的优点,而只是我们期望他们做到这点而已。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戴高帽”之例。在我们与他人交往时,何不也效仿这一做法呢?因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他们都喜欢别人给自己一个美名,如果他们没有做到这一点,内心里也会朝此目标努力,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美名,站在一个受人赞赏的高度。
一位老师,她弟弟因为一场纠纷,被人告上了法庭,而接案的法官恰恰是她昔日的得意门生。一天晚上,这位老师前往学生家,希望他能念在师生的情面上,帮帮她弟弟。法官显然有些为难,既不能枉法裁判,又不能得罪恩师。于是,他说:“老师,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您一直是我最钦佩的语文老师。”
老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每个老师都有他的长处。”法官接着说:“您上课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尤其是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那一堂课,至今想起来记忆犹新。”
语文老师很快就进入角色了:“我不仅用嘴在讲,也是用心在讲啊。薛蟠犯了人命案却逍遥法外,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的黑暗现实。”
法官接着感叹:“记得当年老师您讲授完这一课,告诫学生们,以后谁做了法官,不要做‘糊涂官’,判‘糊涂案’,学生一直以此为座右铭呢。”
本来这位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一大套说辞,但听到学生的一番话,再也不好意思开口了,自动放弃了不合理的请求。这位法官用的就是赞美的技巧,先用恭维的话,填平了老师的自负,终拒人于无形之中。
如果你懂得赞美对方,那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顺利起来。在信用受到普遍怀疑的年代,贷款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可是就有人靠一张会说话的嘴换来了巨额款项。
约翰是美国的大企业家。1960年,他决定在芝加哥为他的公司总部兴建一座办公大楼。为此,他出入了无数家银行,但始终没贷到一笔款。于是,他决定先上马后加鞭,他用自己设法筹集的200万美元,聘请了一位承包商,要他放手进行建造,好让他去筹措所需要的其余500万美元。假如钱用完了,而他仍然拿不到抵押贷款,承包商就得停工待料。建造开始,到所剩的钱仅够再花一个星期的时候,约翰恰好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个主管在纽约市一起吃饭。他拿出经常带在身边的一张蓝图,想激起这个主管对兴建大厦的投资兴趣。他正准备将蓝图推在餐桌上时,主管对约翰说:“在这儿我们不便谈,明天到我办公室来。”
第二天,当主管断定大都会公司很有希望提供抵押贷款时,约翰说:“好极了,唯一的问题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贷款的承诺。”
“你一定在开玩笑,我们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为这样的贷款进行承诺的先例。”主管回答。 约翰把椅子拉近主管,并说:“你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也许你应该试试看你有无足够的权力,能把这件事在一天之内办妥。”
主管满意地笑着说:“让我试一试吧。”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约翰在自己的钱花光之前的几小时拿着到手的贷款回到了芝加哥。
这就是赞美对方的妙处。谁也拒绝不了那种突然拔高的感觉,当遇到某些顽固而又爱美的女性,不妨直接在这个方面夸赞一番,这样她会更加飘飘然,说服她也就不难了。而要想说服男性,比如你的领导、你的客户,或者你的朋友,先赞美也能提高说服的“效率”。
选择适合的谈话场所
试着想象利用双方一起吃饭的机会进行说服的场面。
和对方一起吃饭,是提高双方亲近度最恰当的方法,能否活用这个方法,会影响说服的成功或失败。
1.较有格局布置的场所
选择饭店里的附设餐厅、火锅城、西餐馆等,对处理任何事都讲求效率的人是最恰当的。选择较有格局布置的场所会提高成功的概率,保持适度的紧张气氛可以提高其说服力。
2.不受拘束的场所
选择较没有格局限制的桑拿浴室,对于较坦率、干脆型的人是最适当的。一些企业家在这里促膝交谈,大概是因为在这里可以互相刺探对方的消息,能够开诚布公、坦率干脆地说话。
另外,像是离对方公司较近的咖啡厅、餐厅这些场所也可以,看机会提出“离您公司不远的距离”“我们换一个地点”等的话,也可以让气氛改变一下。
3.有气氛的场所
对于与对方还未相处得很融洽的说服者,到酒吧、卡拉OK等地方边喝边谈较有效果。在照明昏暗的店里,双方会更亲近些。但是这里指的并不是那些********,去那里的话只会造成反效果的。总之,要制造能让双方更融洽的交谈气氛才是最正确的。
4.开放式的场所
对下属、女职员想要开诚布公地交谈,听听对方的真心话时,或是想要拜托对方帮忙时,在屋顶的平台、公园、露天式茶馆,这些开放式的空间里较适合。因为蔚蓝的天,柔和的风,会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淡化。
除此之外,若是想要说些对自己有利的话时,可以选择自己常去且较适合自己的店。因为熟悉周围的环境,所以不用小心翼翼地注意着四周,能够更安心地进行说服。
相反的,若是对方是个很难被说服,且有高度警戒心的人,选择去对方较熟悉的地点,反而能让他放松心情、解除戒备,较利于说服的进行。
根据对方性格的不同,而选择最有利的场所,更能够提高自我的说服力。可是,有时候自认为选择了一个很适当的地点,但就是不知道为了什么总说服不了对方的情况也有。
这时候,换个场所看看,或许因场所的改变而有不同的效果。比如从狭窄的地方换到宽敞的地方,从宽敞的空间换到狭小的空间,从明亮的地方换到昏暗的地方等,可以改变说服的场所。
总是与对方面对面而坐的人,下次应试着与对方并肩而坐,像这样近距离的沟通、说服,成功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在说服的过程中注重声音效果
你对自己的声音有信心吗?事实上,声音对说服的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世界上拥有声音迷人的人,特别是广播员,靠声音来工作,那声音相当有魅力。当然,也有只靠声音就充满说服力的人。
我们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声音。现在你耳边所听到的声音,和对方所听到的声音并不尽相同。比方说,当你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用录放音机放出来听时,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这是我的声音吗”的疑问,虽然,这录音带里的声音和你的声音有点相近。
虽然自己是发音很清楚地录制录音带,但是放出来的声音还是很难辨别清楚,就像有时候自己虽然是满怀诚心地说了一番话,对方却是感到冷漠无情。
也许有人会说:“声音是与生俱来的,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尽管如此,请参照以下原则,即使只有一点点改变,也能将你的声音变得更好。
1.保持不勉强、轻松的姿势
放松全身,让身体感觉轻松,上身向前弯,两手托腮,勒紧喉咙发声。
2.靠腹部呼吸
从腹部发声较好,往往光靠喉咙发出的声音很难让人听得懂这样当然无法进入对方的心。
3.嘴巴要完全张开
确实地念出每个字,发音就会很清楚。
4.提高声音的说服力
在知道自己声音的特征之前,先要想想易于让对方接受的是怎样的声音,以此来调整自己声音的大小、高低、节奏、速度、语调等。
5.声音的大小、高低
如果自己所说的话无法确实的传达给对方,就很难说服对方。有些人认为大声说话是必要的,但是这只会带给对方不快感,音量的适度、适当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不介意声音高低的话,可以靠腹部来发声。
6.声音的速度
话说得太快是一个禁忌。常常一进入话题,说话速度就容易变快的人,总是提醒自己“再说慢一点,再说慢一点”比较好,但是就因为纠正过头,反而让对方因说话速度太慢而急躁不安。重点是在说服对方的同时,从对方的表情来判断自己的说话速度是否被对方所接受。7.声音的节奏感
若是说服的语调从头到尾都只是平平而无起伏,那么是无法引起对方的注意的。特别是在重点的地方、想要强调的要点,尽可能地提高音调,用稍微大声的音量慢慢说;总之,要有抑扬顿挫的区别。
以上这些要点,只要平时多加注意的话,自然就能培养有说服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