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成长直通车
3399100000018

第18章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身心健康有直接关系(1)

现在社会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得到的是父母们的百依百顺,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根本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培养将来进入社会中应付各种问题的能力,所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生活习惯是在平时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事件的操作中逐渐形成的,所以青少年应从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逐渐“习惯成自然”。对于拥有恶习的青少年,则要及时改正。

经常旷课

经常迟到旷课的青少年,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是因为这些学生平时养成了惰性,喜欢玩耍或是睡懒觉,不喜欢学习,也有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课程的内容,或是不喜欢老师,所以对课堂没有兴趣而有意逃学。有的性格特别叛逆的学生,还会做出故意

跟老师做对的事情,所以在课堂上也没心思学习。有的则喜欢玩一些网络游戏,造成了迟到或旷课。这种种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青少年缺乏自控能力、责任感、纪律意识等,然后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过度追求个性与自由,叛逆心理过强等。

赵老师是某学校初二的班主任,她所带的班级有个男学生经常旷课,这让赵老师很烦恼,考虑到这个学生平时成绩非常差,经常给班级拖后腿,天天扣分,对班里其他同学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再加上总是这么下去的话,对他自己的影响更大,也许前途就没了。于是赵老师因为此事严厉的训斥了他,但是并不起作用,于是找家长,效果也不好。

赵老师后来仔细想想,这个学生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所以单是训斥或是拿家长来压制他很难解决根本问题,想要帮他走出来,一定要让他从内心深处有所触动,才能降服这介这个学生。

那天,赵老师叫来这个学生,微笑着问他: “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学生答: “7点左右”,老师又问:“怎么那么晚才起床呢?”学生答: “实在醒不来,总是睡过头!”老师说:“不是有闹钟吗?”学说坏笑了一声说: “睡得太死根本就听不见!”赵老师知道这个学生说谎,但是没有揭穿他,而是将计就计地说:“这样吧,反正我认识你家,以后我每天上班时特意路过你家叫你怎么样?”这个学生不在意地说:“行呀!”因为他根本就不信。

第二天一大早,赵老师就来到了他家敲门,此时的他睡眼蒙蒙地把门打开,看到老师后万分惊讶,一下子不知所措,并且表现出一幅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吞吞吐吐说道: “老师,我昨天撒谎了,其实我能听见闹钟的声音,您以后不用大老远来叫我了……”。果然,这个学生以后再也没有迟到、旷课过。

当然,造成青少年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外部的影响与内在的因素并存。如果青少年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能够受益终生,相反,不良的恶习则会贻害一生。有句俗语说得好:“习惯决定着命运”。可见习惯的重要。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动态变化时期,这个时候的可塑性非常强,在面对不良行为而不改正的话,就相当于一盘好菜倒进了垃圾桶,着实可惜。想要拥有良好的习惯,先要从思想教育做起,想方设法去改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

语言不文明的问题

有些青少年平时脏话连篇,甚至把脏话当成了口头语,同学间互起难听、带有侮辱性的绰号,如果身边人的意见与自己不同时,特别是当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受到制止时,就会对其恶语相向,实在是庸俗不堪。针对这个问题,作为当代青少年们,一定要引起注意,为自己创造一个文明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其实,如果认真分析青少年喜欢说不文明语言,可以的处主要是由于家庭和社会两大因素造成的,如果青少年所在的家庭里,家长们对其的教育方法不得当,经常大骂孩子的话,就会使得孩子以为“恶语”并不是不文明,而是一种权势的象征,所以为了显要自己的权利,很乐于模仿。其次就是社会风气的问题,在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素质高低不等,青少年身边难免有一部分人素质低下,语言不文明,然而孩子们对社会的分辨别能力非常差,认为这是一种时尚,所以积极模仿。

青少年应该注意,不管是权利,还是一种时尚,脏话之所以称之为“脏”,就代表此话着实不妥,既能够伤害到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也是侮辱。我国是个文明礼仪之邦,青少年应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身边有人言语不妥,你也要分清好坏,不去效仿,做到好与坏都心中有数。在平时,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老师、同学,尽量多用文明语言,逐渐建造出一个净化心灵的、美好的语言环境。

该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有些青少年总是习惯性地在教室、宿舍或道路上乱扔垃圾,使得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变得脏、乱、差。这样不但污染环境,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如果青少年要想给自己创造出一个洁净、优美,并能够净化心灵的环境,一定要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思思记得几年前有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她较早进了教室,恰好一位同学在班里扔废纸,当时她就像捉贼一样把那个同学当场抓住,这时候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在看她要怎么处理。思思想到那位同学可能是无意的,所以要是她责备他的话,那个同学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同时也会耽误其他同学上课的时间。当时思思略加思考以后,捡起了那个被乱扔的废纸,走到墙角扔进废纸篓,并说:“举手之劳的事情,我能做到,相信其他同学也能做到。”

课后,扔废纸的同学主动找到思思,并承认自己是有意乱扔的。但是看了思思的举动以后,自己感到很羞愧,但是保证以后都不乱扔了。思思当时就想到了妈妈经常说对她说的:“无言的批评胜过好多东西”,事实证明确实十分有理。为了趁热打铁,身为班长的思思为了禁止同学们乱扔垃圾现象,和老师申请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开主题班会,做不乱扔垃圾的演讲等,让同学们正确认识乱扔垃圾的危害性。同时,还让同学们轮班当监督者,每个人都要以身作则。一个学期下来,乱扔垃圾的现象几乎是杜绝了,学校卫生检查他们班总是成绩优秀。

杜绝敲诈勒索,打架斗殴

班里出现个别学生品质恶劣,常常敲诈勒索同学的钱物的事件,虽然并不常见,但也不容忽视。青少年在经历青春期时,每个孩子的逆反程度都不一样,如果有的孩子逆反严重,家长和老师又没有很好给予纠正的话,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品质问题。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运用武力向低年级和相对弱小的同学索要钱物,这些学生中还有一些是由于法纪观念淡薄的原因造成的。如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他们不能理性地解决,不相信老师的帮助,而是拉帮结派,以威胁、恐吓的方式来解决,如果对方态度同样强硬的话,就会大打出手,如果赶上闹事的学生“关系硬”,可以纠集各路朋友的话,便演变成了聚众斗殴的事件。

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有很大影响,青少年应该从小注重制度的引导,拥有规则意识。对于学校制定的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铭记在心,不能过度自由散漫,要让自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管束,拥有强烈的规则意识。

再加上,“江湖义气”与“江湖争霸”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何必要浪费时间与精力去做这些无聊的事情呢?很多因为品行败坏而做出让人唾弃事情的人,有哪个不是后悔万分?所以,青少年要知道自身存在哪些的不良行为习惯,然后加以改正,端正自己的态度。

认识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指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当习惯一旦养成后,它就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块——很难打破了。习惯虽然是我们反复做的动作或事情,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根本没意识到有这种习惯,所以它们是自动起作用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习惯,其中包括一些好的习惯和一些坏的习惯。由于习惯有好有坏,所以它们不是造就你,就是毁掉你。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如果你比你的习惯要更强大,那么你就能改变习惯。例如,试着将你的双臂环抱胸前,看看,哪只手臂在上面?然后试着反方向(改变手臂的上下位置)环抱一次。很怪,是吗?但如果你连续30天这样反方向环抱双臂,你就不再感觉那么怪了。你甚至不用想就能做到,你已经养成习惯了。

任何时候你只要发现自己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你就要照着镜子对自己说:“我可不喜欢自己的这个习惯。”你就能将一个坏习惯变为好一点的习惯。有时这并不容易,但总是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在青少年时期除掉旧习惯,最好是培养新习惯、开辟新的心灵道路,并在上面行走及旅行,让习惯成为你最好的仆人,而不是你最差的主人。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例如,你平时看书做作业眼睛离书本很近,你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端正坐姿,虽然这个时候会有些不舒服的感觉,但是一定要克服。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时间一长,可能坐姿正确就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了,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坚持好习惯。

第三阶段是21~90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了。我们知道,重复的行为巩固下来,成为需要的行动方式便成为习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各种习惯,良好的习惯能促进人生的成功,恶习、劣习会把人生引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从小培养良好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

197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聚会上。一名著名学者曾经被问道:“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出人意料: “幼儿园。”学者说: “饭前记得洗手,午饭后记得休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做了错事要道歉;东西要排放整齐,学习提倡多思考……我学到的全部东西从根本上说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有用、最重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培养了他良好的习惯。

仔细分析一下这位科学家的话,里面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再联系现实生活,对于每一个人几乎都适用。如果你希望有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希望有效利用时间,如果你希望将来能有所建树,那么,就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吧。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强加的努力,不需要别人来监控,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就会按什么规则去行动的自然反应。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会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好的习惯如果养成,便可终身受益。

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着重大的意义

1.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保障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由于平时不良的卫生习惯导致了许多疾病,如肝炎等肠道传染病,一般是由于双手的细菌污染了食物而造成的,沙眼也是因为用手揉眼导致的。

2.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长期有规律地学习。凡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就连智力超群的学生,在谈到为何成绩优异时,都会强调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

3.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树立伟大的爱国思想。伟大祖国的悠久文化和建设成就值得我们骄傲,历史伟人的奋斗事迹值得我们努力学习,每一个祖国的公民都要忠心爱国,从小就要立下报国的志向。

4.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从小尊老爱幼的美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青少年应该从小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关心他人,树立爱心,建设和谐家园。

5.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青少年修养美德。勤俭节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幸福生活,好好珍惜。让青少年深刻感受节俭的意义,从小树立节俭的良好习惯。

总之,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加强青少年集体荣誉感,帮助青少年从小就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学会关爱他人,互帮互助,让每个孩子都明白集体的荣誉需要每个人的努力。青少年应该从小就培养良好的习惯,在每一天的不断学习中积累点点滴滴的进步,为明天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而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青少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来缔造孩子健康健全的人格。那我们到底怎样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呢?

要抓住教育孩子的关键期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很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孩子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终身受益。因此,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习惯的培养,是重要的一个途径。

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只是觉得好玩,他并不是道德思想上的驱使,这时候,如果孩子观察到父母或其他人对自己的行为反应是冷淡严肃的,孩子内心就会明白: “大人不喜欢我这样。”为此,他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这时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表现出赞扬、夸奖或者高兴态度,孩子就会感觉自己的行为是受到大人喜欢的,因此会反复进行,从而就会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来帮孩子培养好习惯。

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

对于父母来说,不仅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纠正孩子养成的不良习惯。因为坏习惯一旦被养成,有时候就算没有外部的条件,同样可以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许多孩子心里知道什么是不良的习惯,但就是控制不住而重复表现。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来抑制和纠正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