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 凡
张继,一个在唐朝并不那么重要的诗人,因一首《枫桥夜泊》而流传千古。张晓风很诗意地把这个创作过程称为“不朽的失眠”!这用当今的话说就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很有点儿安慰人的味道。
我有一位诗人朋友,别人问他最大的理想是什么?他说:在唐朝当个诗人。当今的诗人对唐朝的诗人羡慕出一个黑色幽默来,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唐朝当个诗人还是不错的。浅学如我,原以为一个“不朽的失眠”,会把张继定格在一介寒士上,从此他将归隐泉林终老一生。其实不是的。在寒山寺与一位和尚交谈,才知张继“枫桥夜泊”以后又考中了下一科的进士,官做到掌管财赋的检校司部员外郎。
佛家广结善缘,我告辞的时候,和尚赠我好多册书。我向他表示感谢,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不说。后来我又追问了一句,我说我若写出文章发表了,给你寄张样报什么的,信封上怎么写呢?他笑着说:你写寒山寺方丈收就行。终于没有问出姓名。我心里一声感叹。
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很美丽,也很有名。然我来苏州,倒真不是冲着苏州的美景来的。作为一个生活中的“落第人”,我是来寻找心中的那个平衡点,用以抚慰一个寂寞愁苦的灵魂的。
于是从寒山寺出来,我就去寻访那个“枫桥夜泊”的地方。路很近,走不多远就到了。一座石桥,一条小河,还有三五只静静停泊着的小船,这几乎就是它的全部景致了。我有点儿失望,但转念一想,一个落第举子心生愁苦之处,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鹅黄色的柳条在风中摇荡。河水泛着波光。我在枫桥边沉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反复吟咏,追寻着张继当年的心理轨迹……我儿子说:中学的语文老师讲,落第的张继,半夜里听到钟声,是愁上加愁。
是这样吗?
寒山寺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也就是说从一千多年前这半夜钟就开始撞了。佛家普度众生。难道说夜半撞钟就是为的让人愁上加愁吗?陪我撞钟祈福的和尚给我讲佛经,他说钟声可以“降伏魔力怨”,半夜里撞钟一百零八下,可以消除一百零八种烦恼……正沉思,忽然寒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我若醍醐灌顶,一霎时融会贯通……啊啊,原来是这样——落第的张继,乘一只小船,来到苏州。是秋夜,小船泊在枫桥边上。繁霜重露,月儿落了,天上亮着几颗星星。是谁惊了乌鸦?啼声从枫林里传出!夜深沉,江边的枫树熄灭了它那火把一样的光焰,唯有渔火亮着,三点、两点,伴着一个不眠人!愁如江水……是一条难归的乡路。小小的一叶扁舟载不动啊!愁中有倚门翘望的老母,有妻子探询的目光,还有抱住他的腿打吊吊的一双儿女……还继续考吗?张继在犹豫着,口问心,心问口,一句话反复问了自己千百遍。若是下一次还考不上,那又怎么样呢?不如归隐吧……写写诗,种种花。然而世道艰难,米价又涨了,隐能隐得住吗?寒山寺湮没在黑暗中。大地睡了,江水睡了,枫树和刚才还在啼叫的乌鸦也都睡了,天地间只有一个张继还在思索着,苦苦地思索着!“当——!”寒山寺的钟声响了。悠扬的钟声飞进沉沉的夜色里,落在船板上,在张继的耳边久久地缭绕不息。蓦地,张继的心中像是划过了一道闪电,他激动得微微有些发抖,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在钟声里一扫而光。他仰望着茫茫的夜空,从牙缝里迸出了一个字——考!
天宝十二年,当钟又一次在他心中响起的时候,他是在考棚里。钟声催他奋发,给他以激励,他仿佛蓦然间增添了力量。于是精骛八极,神游万里,一篇文章写得花团锦簇……
机遇转瞬即失。然也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露出笑脸的时候。要紧的是,莫要做一个警钟也惊不醒的梦中人呀!
夜色渐渐地浓了,不知不觉我在枫桥边上已游逛了两个多小时了。儿子催我进城,我漫声应着。也就在这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寺里与和尚的那番对话,又在我心里重复出现——我说:我常有出世的念头。
和尚说:你还没入世呢,怎么能出世呢?你得先入世呀!
我还没有入世吗?仿佛和尚说的这话很有点禅味儿。慢慢悟吧,我想。
夜风起了,凉凉的,但这毕竟是春风,已没有了多少寒意。
诗,一重境界,二在于心情。唐朝的落榜生却有千古绝唱的才情,但如果换一个地方,张继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首诗的。
枫桥,古钟,江边枫树还有那婆娑的渔火,让在那秋霜凄清的小船的张继,写下了这不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