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大道理:希望是心灵的灯塔
3395500000027

第27章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谷梅

唐娜是密歇根州一个小镇上的小学老师。

那天,我来到唐娜的班上听她讲课。这是个典型的小学教室,但是当我第一次走进去时,我就觉得有些不同寻常,空气中似乎蕴涵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我在教室后面的一个空位置上坐了下来,观察着教室里的一切。所有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埋头在纸上写着什么。我看了看最靠近我有一个10岁的女孩儿,只见她正在纸上写着她所有“不能做到”的事情,诸如:“我无法把球踢过第二道底线”、“我不会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我不知道如何让黛比喜欢我”等等。她已经写完了半张纸,但她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仍旧很认真地继续写着。

我站起来,从后向前依次巡视着每个学生,他们都很认真地在纸上写下了一些句子,述说着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此时,我对这项活动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不知道唐娜老师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所以我决定去看看她在干什么。当我走近她的时候,发现她也正忙着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像“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家长会”、“除了体罚之外,我不能耐心劝说艾伦”等等。

我真想不通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这么专注于那些消极的事情,而不多想想积极向上的事情呢?就像“我能做”、“我能行”这方面的。

于是,我满腹狐疑地回到后面的位置,坐下来继续观察。大约又过了10分钟,大部分学生已经写满了一整页纸,有的已经开始写第二页了。

“同学们,写完一页纸就行了,不要再写了。”这时,唐娜老师用她那习惯的语调宣布了这项活动的结束。学生们按照她的指示,把写满了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纸对折好,然后按顺序依次来到老师的讲台前,把纸投进一个空的鞋盒里。

等所有学生将写好的纸都投完以后,唐娜老师把自己的也投了进去。然后,她把盒子盖上,夹在腋下,领着学生走出教室,沿着走廊向前走。我也紧紧地跟在后面。

走着走着,队伍停了下来。唐娜走进杂物室,找了一把铁锹,然后,她一只手拿着鞋盒,另一只手拿着铁锹,带着大家来到运动场最边远的角落里,开始挖起坑来。

学生们你一锹我一锹地轮流挖着,10分钟后,一个三尺深的坑就挖好了。他们把盒子放进去,然后又用泥土把盒子完全覆盖上。这样,每个人的所有“不能做到的事情”都被深深地埋在了这个“墓穴”里,埋在了三英尺深的泥土下面。

这时,唐娜老师注视着围绕在这块小小的“墓地”周围的31个10多岁的孩子们,神情严肃地说:“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手拉着手,低下头,我们准备默哀。”

学生们很快地互相拉着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了一个圆圈,然后都低下头来静静地等待着。

“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能够邀请到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唐娜老师庄重地念着悼词,“‘我不能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的生命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有时甚至比任何人对我们的影响都要深刻得多。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比如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是白宫。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

“现在,我们已经把‘我不能先生’安葬在这里了,并且为您立下了墓碑,刻上了墓志铭,希望您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等能够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的名气大,没有您的影响力强,但是他们会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吧,也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振奋精神,勇往直前!阿门!”仔细地听完这段悼词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这个活动对我们的生命是那样地具有象征意义,那样的含义深远。我想孩子们应该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的,它将深深地刻在每个孩子的心灵上。

唐娜老师还用纸剪成一个墓碑,上面写着“我不能”,中间则写上“安息吧”,下面写着那天的日期。

唐娜老师把这个纸墓碑挂在教室里。每当有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这句话的时候,她只要指着这个象征死亡的标志,孩子们便会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进而去想出积极的解决方法。

如今,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只要我听到有人说:“我不能……”时,我的脑海中就立刻会浮现出唐娜老师和她的四年级学生一起安葬“我不能先生”时的情景。

和那些学生一样,我也会记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

心灵智语

“我不能”是每一个人人生中的障碍,它就像是吸食灵魂的魔鬼让我们绕过一个又一个成功的领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为“我不能”举行一个葬礼吧!忘却那些我们不能跨越的极限,你会发现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座天堂

雅双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还曾经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另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里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第三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孩子的前途谁也不可限量,每个孩子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智慧的眼光。

心灵智语

千篇一律的生活给人的思维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而不谙世事的孩子却有可能在活跃的思考中获得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