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的野蛮同事
3394800000005

第5章 同事你我他(4)

刚走出会议室,我就受到“活火山”(我们给他的外号)的斥责:“刚才,当我们都向头儿提出把午餐时间延长半小时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支持我们大家的观点?你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这么自私?处处吹捧头儿的观点,难道你以为这样你就能加薪升职吗?”我听到第一个指责的时候,就准备反击,但是我还是先忍了下来,让对方把话说完,因为他是一座活火山。虽然他脾气急躁,但是也不能任由他指责。跟他一起去争论吗,当他在气头上的时候?那别人会觉得我和他一样没有风度。等他说完,我尽量心平气和地回答道:“我能理解你的提议,但是你的建议对我来说并不适合,这将意味着下班时间被延迟到6:30,你知道,我和小彬他们都住得比较远,6:30天已经很黑了。请你也理解我的难处。”说完这番话过后,我走回自己的座位,只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就行了,决不能把心里的怒气发出来,要是让“活火山”下不来台,那我就惨了。

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活火山”竟主动过来向我道歉:“我这人性子比较急,昨天……”

x遇到脾气急躁者,你一定要比他沉得住气,比他有耐心,比他说话的声调低。不要轻易伤害对方的情感,不要轻易让争论升级。

x要分析是什么使对方怒火中烧,就事论事,三言两语,用探讨问题的方法去解决争端。如果你有错误,就马上承认;如果没有,坚持你的观点不是一件坏事。然后给对方时间让他了解事情本身。

x心胸要宽广,对别人的缺点有所忍耐和谅解。只要你有宽广的胸怀,那么你对别人的态度就不那么计较,你温和的态度、宽广的胸怀、宽宏的海量,就会使本来发火的一方,火气消减,自感没趣,只好偃旗息鼓放弃争吵。

15.遇到爱唠叨的人怎么办?

有些同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选上一个角度唠唠叨叨说个不停,遇事没主见做不了决定。他们往往心态不稳定,遇事慌成一团,还畏首畏尾、感情用事,细究的地方特别多。和这种人相处,不能像“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一样将之一棒子打死,而是要讲策略。

唐僧大哥不一定姓唐,因人实在太啰嗦、太唠叨而拥“绝版唐僧”的称号。以前看大话西游,总觉得听唐僧说话的小妖尽是夸张手法,但是如果真有个唐大哥驾临你的办公室,你才知道那原来是超级写实。应该说,他人不坏,除了有些唠叨、有些小气、有些琐碎。但是,他真的很让人受不了。唐僧大哥only you!唐大哥不过 30出头,唠叨起来却活脱脱像即将知天命的妇人。

“绝版唐僧”毕业于国内最负盛名的北京大学,并且成功地被高干之女“相中”,很快就结了婚,一直随岳父母生活,在家里属于绝对被领导地位,发表意见的机会极少,一到办公室话语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不管你搭茬不搭茬,他一定要说;不管你跟谁说话,不管你们讨论什么话题,公事还是私事,他一定要插嘴,哪怕与他毫不相干。短短一周,我们已被迫熟悉了他们家光荣历史、嫡系旁系三代内的亲属以及各种姻亲的详情,更了解了他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虽然不爱听可总不能塞上耳朵。

本来办公室内气氛融洽,工作闲聊两不耽误,愉快合作的同时,还不时有人妙语生花,工作因此很开心。自从“绝版唐僧”来了,慢慢地风气大变,同事间竟然到了彼此不敢交谈的地步。他说话越多别的人就越沉默,即使他不在办公室,他的手机声也和他一样,喧嚣着折磨我们的神经,因为他的缘故,我们的手机声音都“被迫”设定成振动。

一天早晨“绝版唐僧”语惊四座:“唉!最近我老婆对我很冷淡啊!”办公室里结婚的和没结婚的全都愕然,不敢笑,也不知该如何做答,只好尽在不言中。“绝版唐僧”却不肯罢休,一边唠叨一边上网,恰好公司网站无法登录,他转头问我: “公司网站怎么不能上了?”我毫无思想准备,愣了一下才半开玩笑说:“这个?不是我干的啊。”他却是责备的口气: “你看看,现在不能上了!”一个网络工程师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只怪自己运气不好:“网络繁忙常有的事情,可能一会儿就好吧。”

他看我肯回话,马上唠叨起来:“我跟你说,不是我小气。昨天‘鸡科’(技术科,他称之‘鸡科’)那边的小王碰到我,说跟我借两块钱,大家是同事,我当然不能不借了。不就两块钱嘛,给他也没什么,可既然他说借,那就是借了,早上我遇到他了,他好像忘了这事了,你说我心里能舒服吗?”

连我都开始不舒服起来——头痛,脑袋里好像有金箍在收紧,别的同事也开始行动,开音箱的开音箱,戴耳机的戴耳机。“我要开始听音乐了。”我歉意地笑笑,把耳机塞紧些,并将声音开到很大。如果我注定要被声音谋杀,请用音乐杀死我吧。

午饭的时候,“绝版唐僧”在饭桌上又把那两元钱的愤慨对大家重复了三次,以至于我们都只吃了平时的几分之一。晚上科里例会,会上科长讲话,会议室里同事们全都蔫蔫的,不肯发言。科长平时一贯强调我们要尊重“绝版唐僧”,不相信我们倾诉的苦处。唐大哥这次不负众望,在会上唠叨两元钱事件5次之多,最后不仅是各位同事面色苍白,脑袋发胀,连科长也不说话了。两手抱了脑袋沉默了一会儿后,科长终于开口说:“求求你,大哥,别再说了。”

x情感上要理解,因为他们的心理较为脆弱,承受能力有限,要理解他们,不要妄加指责,而应冷静对待。

x不要发怒,尽量以冷静的微笑应对他,既表示尊重,又使其不知你底细,做到少讲或不讲。

x令其信服,当他唠叨时,作出有力的回答,令其口服心服,他便会言听计从,不再发话了。

x对待这种人的压轴办法就是沉默。对他不理不睬,让他自讨没趣,时间一长,他自然不会再粘你。

16.遇到爱管闲事的人怎么办?

有一类管家婆同事,爱管闲事、爱发号施令、爱吹毛求疵,她虽然不是领导,但公司里的大事小事都要插上一手。而且她总是有本事没事变有事,小事变大事,大事变重事,还动不动拿出领导说事。办公室里有了她,从此就不得安宁了。

“小胡,这份快件,你拿去寄了。”“小苹,地板太脏了,快去扫一扫,省得一会儿老板来了又说我们部门最乱最脏了。”她抬头挺胸,手叉腰作茶壶状,满意地看到各路人马在她的调派下忙碌着。

“你,我又不是清洁工……”小苹小声抱怨着,还是“乖乖”地拿过扫帚,开始收拾。“鸡毛令箭又叫你们干活了呀?”回到座位,同事小玲凑过头来小声问小苹,吐了吐舌作一副好命状,也对,没有派上活的人最幸运。

嗯,小苹回了一个苦兮兮的表情,本来这些都有杂工干的活,阿珊非得要体现一下她的主导权,每天都在部门叫几个同事去当苦力,苦了大家,她却总是得到部门总监和上级领导的好评,说她工作负责,对公司有责任心。阿珊的外号叫鸡毛令箭,意思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她并不是领导,却比总监还大架子,因为她是公司最老的员工之一,公司刚开时就来了,连经理都得给她面子。

苹果第一天来公司,就有好事的同事跑来告诉她,公司里有三种人是不能得罪的,一是领导,顶头上司好比头上的天;二是财务与秘书,掌握着财政权和领导意向的人选;三就是阿珊。阿珊是谁?阿珊为什么不能得罪?苹果一肚子的不解,很快,她就知道了。

每个进部门的新人最怕的是阿珊,那张冷冰冰不苟言笑的脸看人仿佛总是带着点不屑;对工作要求最多的是阿珊,每份上交经理的文件总得先经过她的乎,让她检查过才能递到经理的桌上,经理下达的要求如果只有一条,传到大家手上肯定变成五条,有四条是阿珊加的;经理最喜欢询问她的意见,这个不是那个不是,时间久了积累多了,经理就该找谁谈话了;最喜欢说自己公私分明的人是阿珊,如果有同事在她指指点点叫干这干那时多说了半句,阿珊就会很冷地来一句,这是工作,我这人最公私分明了。

部门里不怕阿珊的人不多,不讨厌她的人,就更少了,当然,几个一天到晚巴在她身边的逢迎小人除外,那些人总能“慧眼”识出“能人”。苹果极讨厌阿珊,阿珊也不喜欢苹果,因为苹果的工作能力不弱,有几次还抢了她的风头。为此阿珊没少在总监面前打苹果的小报告,幸好苹果业绩一向良好,没有什么把柄落在她的手上,但每次总监有意无意地建议苹果调整好同事之间关系时,总让苹果气闷不已。

人不可能一辈子横行,阿珊终于也碰到了她的克星。部门新进员工小方,是个急性子火暴脾气,阿珊照常挑这挑那,指东指西地让他干活,还总是在总监面前打他小报告,因为他说话很冲,不得她意。

一次,阿珊自己工作出了错误,却把责任推到小方身上,总监没问清楚,就训了小方一顿,小方的咆哮震响在办公室里,吼出了一切不满,并对阿珊挥着拳头,吓得她脚一歪就摔在地上,十分狼狈。当天小方就辞职了,走时高声对大家说:“为这种公司工作,和这种人共事,是我的耻辱。”苹果仿佛悟到了些什么,第二天,她找到经理和老板,递上一封辞职信,并冷静地说明理由,把阿珊一直的所为和大家对阿珊的看法都一吐为快,拒绝了挽留,她在领导的深思下潇洒地走出公司。

两个月后,苹果碰上以前的同事,她告诉苹果,在苹果离开后,公司做了一次匿名调查,几乎是全数的员工,都对阿珊投了反对票,没多久,她也收拾东西,离开了公司。

x同事之所以有恃无恐,强行介入你的工作,相当部分是由于公司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确导致的,向公司建议完善分工制度。

x充满自信的巧妙反击,向同事明确叙述自己的职责范围,并建议同事作为老员工应做后辈的模范,带头工作。

17.遇到“小广播”怎么办?

在同事里常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到处散布别人的“隐私”,每天不是东家长就是西家短,没完没了,让人厌烦。她们或许只是没事练练舌头,或者增加一点饭后的谈资,但她们的言词对别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个女人40出头,外号“小广播”在资料室整理图书报纸。守着一大堆书不看,她整天张家长李家短,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消息,反正只要去她那里,准能得到单位里最新的八卦消息。她具备做间谍的本领,有捕风捉影的洞察力和锲而不舍、不怕白眼的决心;还兼备做主播的天分,能把看来的、听来的甚至编来的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惟妙惟肖。

“小广播”之所以敢在公司口无遮拦,因为她的老公是市场部胡经理。

某天我在复印室碰了一个钉子,梅云居然一边照镜子涂口红一边说她忙着呢等一下才能给我复印。我抱着资料气呼呼地回来,“小广播”附耳过来说:“你不知道啊,梅云是刘副总的表妹,所以进厂没几天就从生产线调上来管复印室,工资还加了一千块。”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小广播”:“你又知道?”“小广播”一脸得意地笑:“我就是知道啊,我又不喜欢问,都是人家告诉我的。”

“小广播”天生就是做间谍的材料。她知道公司几乎所有的信息,人事部的秘书是哪个经理介绍来的,知道为什么某某没有升职,还知道某部的经理怎么一步步成为某副总的人。她可以明明白白地讲述整个过程甚至细节,有如亲见。

她告诉我们头儿今天早晨被老总骂了心情不好,我们就可以小心预防雷雨落到自己头上;她通知今天下午 2:30所有部门经理去香港开会,我们就可以在办公室大肆狂欢;她说周末值班的是戴眼镜的“周扒皮”,最喜欢上来检查加班情况,我们就都装认真工作甚至干脆不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