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3394600000077

第77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脱身应酬给自己留点空间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应酬恐怕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应酬。主要原因是浪费时间,要说很多的应酬话,还要陪吃、陪喝、陪笑、陪上自己的时间。但是在自己有重要事情要办,而别人又请求你去做其他事时,你必须有所选择。要么放下自己的工作,要么冒惹别人不高兴的险。为了保证自己的时间,你可以选择后者,但必须做得合乎情理。如何掌控你的生活,就要学会拒绝的艺术,脱身不必要的应酬,给自己留点空间。

放弃你不喜欢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人,明明知道某些生活方式自己并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但是,宁可身陷其中,也不知脱身而逃。

从大学开始,身边就会不断有人劝你加入各种各样的团体,而最初的新鲜感往往很快就会被定期沉闷聚会时的沮丧所代替。你本以为能借此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结交一些活泼有趣的朋友,到头来却发现,除了在那里乏味地闲聊之外,什么也没做,只是浪费了钱财和时间。

建议你拿出所有的会员卡,看看那些团体,相信有一大部分是连你都不知道怎么进去的。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对所有会员卡进行一番挑选:

出于工作需要必须加入的团体。

出于强烈的兴趣爱好而很想加入的团体。

你从不后悔加入的团体。

把不合标准的会员卡统统扔掉吧。这样,你就犯不着再为那些无聊的团体浪费时间了。

而有些人喜欢购物,在五光十色的商店里出出进进,花掉了许多钱;要么以大吃大喝出入公众场所为乐或是迫不得已参加进去,应酬交际,这些让生活变得匆忙混乱,毫无乐趣而言。这种生活没有给人带来轻松美妙的享受,反而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你热衷于这种生活,那倒也无妨,但是,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些,而只是希望在节日时能够安逸地坐在沙发上读读书,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彻底放松一下;或者找一两个知心朋友在家里聊聊天,那你应该就这么做。

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被外界环境所限制,我们应该从容不迫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生活。事实上,一个疲惫的日子会很快从你记忆中消失,留不下一丝痕迹,而那些宁静安详,充满温馨的日子会悄悄留在你的心里,照耀你以后的道路。

学会拒绝客人的来访

有客来访,这也是常有的事。有的客人来访之前,会主动预约时间,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主人可以根据客人来访的时间,来确定自己的时间,并做好安排。

不可避免,有的客人却是不期而至,这样不仅打乱了主人的时间安排,还有可能碰到主人不方便的时候。比如,主人手头上正有要紧的事情在处理,或者本人状态不佳的时候。

而且,有的客人也不顾主人的时间是否紧迫,呆在主人家里滔滔不绝毫无要走的意思。不走,主人出于礼貌的原因,不好意思向客人说明让其告辞,因而为了陪客人,主人只能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是的,有些人认为说“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其实不然。只要你学会了以下的任何一种反应,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你的心理负担不但能减轻很多,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1.用委婉拒绝他人请求的简单技巧,借口说你小孩的生日、朗诵表演、毕业典礼等也在那个时候举行,你不能不去。这不是说谎,因为你的孩子一定会有某件事需要你在场参与的。

2.说你的“家人”已经计划好某件事。譬如,“喔,那天我和家人正好做一年一度的秋季旅行。我们已经计划好几个月了,饭店也已经订好。不过还真得感谢你问我”。或者可以说“你几天前问我就好了。我已经答应某某人要帮他做某事”。

3.你或许可以鼓起勇气说:“你知道,我也很想,但是我现在答应的事情太多,都还没做好,如果我再答应你,可能没办法做到……或是无法全心全意去做……或是无法提供你所希望的那么多支持。”或者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刺激的建议!”你应该首先用认可的话评价他人的建议,然后,你应该使他清楚,你已把全部精力投放于其他方面,因此对于这样漂亮的项目,你必须遗憾地说“不”。

4.“我想一想,明天再跟你联络……”明天,你再用电话、信件或传真委婉地拒绝。或者可以说“您给我一些考虑时间”。或者,更具体:“让我想一想,1小时后我给您回电话。”1小时以后,您打电话给他,客气但同时清楚地说“不”,没有进一步的理由。

5.如果你实在想不到什么好的借口,或许可以这么说:“可不可以跟你改约下次?我最近工作累得半死,所以那天我已经约好了医生(按摩师)。”

6.“我非常珍视您!”当你得到一个请示或询问时,你称赞对方,并且加强与他的关系。然后你引导出拒绝,用这样的话告诉他:“没有人比我更愿意与您一起干,但这一次我必须拒绝您。”

7.有礼貌地说:“谢谢,但是我要先做好手里的工作才有时间……”比较巧妙的做法是使用有条件的“不”,先说“如果某某不叫我做某某事,我可能就可以”,稍后再告诉他们,某某“确实”拜托你做某某事。

8.“这样的一些事我原则上是不干的”。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接受拒绝,如果他们知道拒绝不是出于个人原因,而是由于原则。

9.“眼下恐怕不行”。这原本是一些提问者愿意听到的用于推辞的大白话,于是他只得放弃他的请求。

10.“我对您感到非常抱歉!”这样的拒绝特别有助于不直接地询问:“我们当然非常愿意您整个家庭一起来,但遗憾的是旅馆那么贵……”你不必在别人的询问中寻求解释。

11.“嗯……不。”最后,一个最好的方法,如果你想说“不”,你就说“不”,不过说“不”之前稍微停顿一下,给别人一个思考和理解的信号。

果断拒绝无礼的纠缠

启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大学教授,又是前清皇室的亲戚,是一位炙手可热的大名人。因此,其在世时,登门造访的人总是接连不断,简直踏破了门槛。

直言不讳地说,到启功家的人虽多,但纯为探访而不有求于先生者,却是非常罕见的。求的内容,大致有二:一是举办某某活动,欲请先生光临、捧场;二是求先生挥毫写字,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则是,“将白的写成黑的。”其实这都顺理成章,但先生名头太大,在活动中一露脸,立即大群记者一拥而上,电视转播,报纸载文,举办者脸上添光,知名度顿时上升,有极高的社会效益;而字,一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挂于客厅中可临摹,可欣赏,可炫耀,二则虽人人都不会公开承认,但私下里一致认同,可卖大价钱,是为可居的奇货,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果对这些人一一照顾,个个给面子,老先生岂不是要累死?那些人个个都有一套死缠硬泡的本领,委婉的拒绝是不顶用的。因此,老先生有时对他们毫不客气,干脆“黑”起脸来,将其拒之门外。

一日,电话铃声响个不绝,启功先生正在处理文稿,犹犹豫豫本不想接,但打电话的人极有耐心,先生又恐是老朋友或公家部门打来,于是便接了,一问对方姓名,自己并不认识。问何事,对方称先生曾为某书题签,现该书已出,欲明日亲自送来。先生当即说:

“谢谢。不过这样的小事,你也不必跑了,通过邮局寄来即可。”

对方不干,坚持要前来探望。先生解释道:

“我现在很忙,身体又不大好,你来我也无力接待,请原谅,书还是寄来吧。”

对方不肯,先生索性挑破窗户纸,单刀直入,问:

“你说你还有什么事吧。”

对方说:“没有什么事,就是想看看您。”

先生答道:

“你既然那么想看我,也行。我给你寄张相片去,你可以从从容容地看。”

此人仍不就此打住。几个回合之后,先生被逼到“墙角”,于是说:“好吧,你明天何时来,说个点儿。认识不认识我这儿,就在大门口,你也不用进我的门,你不是就为看我吗?咱俩就在门口对着看,你看我,我瞧你,你要近视,戴上眼镜,我也戴上花镜,好好瞧瞧你。看半个钟头,够不够,若不够,看两个钟头也行。”

对方听先生动怒,又拉出一张“虎皮”,说先生的某某老友也要同来。

先生再一细问,对方又说先生的这位老友前些日子出差在外,不知明天能否同来。

先生气得涨红了脸,干脆挂断了电话。

启功先生这种果断拒绝的策略是非常值得赞赏和效仿的。固然一开始即斩钉截铁地说“不”,委实不妥,然而,不要因此而放弃表示拒绝的权利。即使这样做会破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在所不惜,何必勉强自己成为偶像型的人物呢?毕竟,办不到的事终究还是办不到。先把这一点搞清楚,然后尽早设法向对方恳切地表白,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

也许如此一来,请求你的人可能会暂时表现出失望,但总比中途反悔好多了。所以在考虑答应对方的请求前,应先仔细盘算是否力所能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妨想想:一旦失约后对方对自己所产生的不信任感将如何。那么即使很难做到,也必须鼓起勇气加以拒绝。

掌握点窍门,从应酬中脱身

我们知道,应酬与时间管理是脱不了干系的。避免一些在应酬中的烦恼与时间的浪费,我们也可以试着想想下列情况,设法改善。

1.尽量用中午时间应酬

时间管理专家都建议,中午一点到二点是最不浪费的应酬时间。想想看,上午办公室坐久了,有些沉闷,应该出来走走。中午休息时间较短,商务应酬较为容易缔结。

2.事前预定座位

如果一旦决定,无论任何时候,先赶快预定座位,通知客人。这样可以避免等候,如果是在中午时分,大可错开人潮,设定在十一点四十五分,或十二点四十五分开始用餐,都是较好的安排。

3.斟酌参加人数

中国人有高朋满座的想法,外国人就很不会如此地呼朋引伴,因为他们觉得要当成功的主人很重要,所以对于选择客人十分谨慎。我们也应该视应酬为一种会餐的形式,不要哗众取宠,因为人多就要等,这样就容易耽搁时间。

4.主客一来就开动

迟到好像是东方人的专利,不迟到就显不出自己的身份和派头。应酬时间大概以上下十分钟左右进场最合适。否则就算迟到。主人更应该准时或提早到达,以便进行像是布置会场或者点菜这一类的前置作业。主人到了,主客也到了,就应该边吃边等,避免耽误大家的时间。

5.避免不必要的应酬

这句话好像人人都知道,却很少人做得到。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不好意思啦!”中国人最顾及的是面子问题,有人请客你还不去,主人可能记恨你一辈子,所以适当表达自己的困难是很重要的,与其辛苦作陪,倒不如不去为好。

6.尽量提早通知

西方人的应酬都在7天前,就要把请帖送到与会者的手中,所以如果要请客,最好是在三天前完全确定餐会的人数,这仍然与时间有关,因为可以让客人做时间上的安排与准备。

应酬,免不了。但如何应酬,就是一种艺术。卡耐基提醒我们,时间是应酬的一项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好好掌握时间,你就会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供自己安排,而不是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