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3394600000069

第69章 运动起来,让生活朝气蓬勃、气象万千(2)

当你在花园中搬运花草时:尽可能多做一些下蹲运动。

每天回顾总结一下一天的生活,及时增添一些锻炼身体的新方法。这样,当你再一次做某件事时,大脑就会提示你该怎么做才能“一箭双雕”了。

科学健身是抵御疾病的良方

如何选择正确的锻炼方式,科学有效地健身,提高机体免疫力呢?研究人员特别提出,老年人尤其是体弱者,在进行锻炼时应注意:

1.全面、定期地进行体检

了解锻炼前、锻炼中和锻炼一个阶段后的身体情况,疾病进展和各器官的功能水平。特别注意心脑血管系统的变化,确保锻炼的安全性。

2.开始锻炼时要低强度、短时间

用2周左右的时间观察身体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可小幅度增加运动量,呈波浪式渐进,不要追求直线增加运动量。

3.有规律、持之以恒地参加锻炼

每周至少锻炼3次。一般说来,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

4.锻炼方式多样化

应注意运动项目上的互补,运动方法可选用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各系统器官的全面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屏气或过分用力以及猛然低头、弯腰等动作。根据个体差异,老年人可选择的运动方式首推太极拳、慢跑和步行;鼓励进行的运动项目为游泳、骑自行车、网球、门球、老年健身、秧歌、木兰拳、木兰扇等。生病时应立即停止锻炼。

5.锻炼前进行准备活动,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

年龄越大,准备活动应越充分,10分钟左右的伸展动作、慢走等可避免损伤;跑步之后至少慢走2~3分钟;力量练习后先休息5分钟,再洗一次温水澡。

总之,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强调的是适量运动,很少参加运动的人务必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急于求成。若过于疲劳,反而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给病毒以可乘之机。

年轻人也不要经常做剧烈运动,当今科学家最新研究统计表明:“生命在于调节自身的生理平衡。”轻微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健康长寿;而剧烈运动,只能催人早衰早逝。

国外一家保险公司在调查3500名已故的运动员生前健康状况时发现:其中有些人40~50岁左右就有心脏病,许多人寿命比普通人还要短。那些运动剧烈而过量的人,最易积劳病疾,运动员猝死的也不乏其人。据科学家们分析,剧烈运动最易造成无氧代谢,而无氧代谢有损于健康和长寿。

无氧代谢运动是指肌肉在没有持续氧气供给的情况下的剧烈运动。典型的无氧代谢运动有100米和200米赛跑,以及高强度时间使用爆发力的运动,如跳高、跳远、举重和投掷等。在从事这些运动时,尽管我们的心与肺脏用尽全力增加对肌肉的氧气供应,仍无法满足急剧增加的四肢肌肉对氧气的需求,于是大脑、肝、肾和胃肠的血管都收缩,把血“挤”出来,供应四肢肌肉,而使这些脏器在运动中处于缺氧状态,十分有害于身体。

有氧代谢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心肺的努力,加快呼吸与心跳,以满足肢体肌肉对氧气需求之增加,在运动中氧的供需呈动态平衡。有氧代谢运动是一种以训练身体耐力为目标的运动。近年关于运动与健康研究最重大的突破是,认识到中度而非剧烈运动有益于健康和长寿。不少人认为,只有运动后大汗淋漓、腰腿痛才过瘾,才有健身效果,这是完全错误的概念。有氧代谢运动包括快步行走、慢跑、骑自行车、跳绳、扭秧歌、跳健身舞、滑冰、游泳等。

有氧与无氧代谢运动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运动量的大小。如何判断我们的运动是否属于有氧代谢呢?心率快慢是衡量运动强度的标尺。

古人养生之道就是调养生息,有劳有逸,有动有静,动与静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生命在于运动”是不全面的。应当是“生命在于调节自身生理平衡”,而剧烈运动是无助于调节自身生理平衡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一般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运动方式,结果并不适合自己,反而造成更大的伤害。健康专家认为,不同人群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即所谓的“运动处方”。

量体裁衣制定“运动处方”,首先需要到医院体检,确定自已属于哪类人群。第二步是通过蹬车、上阶梯等耐力运动,做一次肌体功能评定。最后请医生按个体差异,为自己设计一个“运动处方”,确定合适的强度。

“运动处方”要求循序渐进,并将心律、血压、呼吸频率等数据记录在案,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修改“运动处方”使之趋于完善。如果运动后肌肉疼痛感持续两三天仍未恢复正常,说明关节、肌肉承受的力量已经超过负荷,应该减少运动量。通常情况下,每天运动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对于年过40岁,或有心脏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家族病史者,在从事规律且持续的运动计划前,尤其应该先由医生评估其健康情形与体能水准,来选择合适的“运动处方”。若任何部位曾有或现有疼痛、拉伤、扭伤、肌腱炎与肌肉僵硬或发炎等问题,都要经医生检查后建议属于个人的“运动处方”,才能避免运动后疼痛加剧,甚至可以通过正确的运动逐渐减缓疼痛,达到复健训练的效果。

运动适可而止,不可过量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现代人健康意识提高了,更开始付诸行动。于是乎,生活质量高一点的年轻人茶余饭后到健身房去跑跑跳跳;舍不得花钱的老年朋友半夜三更就起床去爬山、跑步。但医学专家提醒健身者:运动固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多多益善、急于求成的过度运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在一次马拉松赛中,一名大学生和一名老年人发生猝死,还有11名参赛者因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急救。可见,参加体育活动时应量力而行。诚然,运动能塑造我们强健的身体,增强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然而,对人体而言,运动也是有极限的,一旦超过了一定限度,对人可能非但无益,反而会有害了。

小刘天生喜欢运动,是个玩起来比较拼命的人,上学的时候曾经早上爬山,上午踢球,中午打羽毛球,下午还连续踢了两场足球赛,先帮别的班踢一场,紧跟着再给自己的班踢一场,刚工作的时候也是,中午游泳,下午踢球,晚上还去健身房,就连五一黄金周,各种运动项目都被他安排得满满的。

黄金周第一天,他和朋友去爬山累得左小腿疼,第二天又打了三个小时羽毛球,后面几天又没有好好休息恢复。等假期结束,开始上班时,运动过量造成的症状一一显现出来,他走路一瘸一拐的,连出差也去不了了。不知道周末能不能好,还有一场球呢。

其实,小刘运动过量已经成了习惯。以前在家玩跑步机也是,为了试试跑步机时间和消耗能量的显示窗满表会不会清零,他连续跑了两小时,结果第二天再跑脚踝就受不了了,但还是坚持着跑完了。结果也是养了几个星期,如今再也不敢上跑步机了。

确实,适当运动对人们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即使在没到空闲的时候,也应该主动走出门去,散散步提提腿什么的,目的就是要让身体活动活动。有时候,人在久坐之后,感觉非常不舒服,于是站起来,适当走走,或者甩甩手之类的,马上就会感觉气血顺畅,精神愉悦。现在很多健身房,进去里面,什么运动器材都有,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不过,很多人进去也就是稍微活动一下,很少看到把自己搞得大汗淋漓、半死不活的人,这是人们懂得适量运动的道理。

反之,那些运动起来不要命的人,严重超过了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导致肌体受到伤害。这样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只有适量的运动才能够起到锻炼身体,但不会损害自己健康的目的。

不仅如此,过量运动对人类的智力也有损害。有研究表明:短期的大强度运动使大脑皮层活动减少,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则使广泛的脑组织兴奋性降低。生活中人们常常觉得剧烈运动后不仅身体的反应迟钝了,而且脑子也有短暂的“跟不上”的现象。这不仅与上述因素有关,而且是机体本身的“保护性抑制”起作用的结果。

过量运动时,由于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为防止能量进一步消耗而出现机能抑制,这时人们会感觉极度疲劳,浑身无力,大脑反应减慢。如果长期进行过量运动,机体的“保护性抑制”机能敏感性下降,使大脑机能受损,其表现的症状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等,长此以往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