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3394600000055

第55章 制止报复情绪,相逢一笑泯“恩仇”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人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这种情绪就是报复。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威胁,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试想,如果这个世界上谁都“有仇必报”的话,那么冤冤相报何时能了呢?社会又怎么能够平静安稳?所以要想掌控你的情绪,一定要制止报复心理,学会宽容,忘掉仇恨。

别将自己锁在悲剧里

只要你翻开报纸,随时可以看到几则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且日日新鲜,件件不同。

闻名世界的甲壳虫乐队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被他的歌迷枪杀;足球明星大摆乌龙后被球迷枪杀陈尸街头;美国的校园枪击案几月一宗;雇员遭解雇后在公司乱枪扫射;女子提出分手男友愤而杀之……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人性暴戾的一面。不过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之后,绝大多数当事人都是悔不该当初的。有些人在临刑前忏悔,有些人在铸成大错后痛哭流涕,当然也有些人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就直奔黄泉路了。种种事件令人唏嘘,更令人纳闷:这个世界究竟怎么啦?其实这是激情使然,是人类情绪失控的表现,只要情绪控制得当,很多悲剧都可以避免,可以防患于未然。

报复情绪其实是人的一种防御本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生存竞争能力,遭遇危险是“战”或“逃”,关乎生死存亡,这在远古时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但在当今文明社会,该防御本能的过分运用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冲突,酿成悲剧。

人是灵魂塑造的。当一个人的灵魂真的已被报复心控制,他(她)失去最多的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宽容和慈善。失去宽容和慈善的人面部有一层潜藏的杀机,这层杀机严重减损着这个人的魅力。人有时说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但却能感觉出事物的本质。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不是接受样子,而是接受感觉。许多报复心重的人也懂这个道理,不然他们就不会费力伪装自己。伪装很累,因此怀揣报复心的人整天都会觉得自己很有压力。

报复的根源,无外乎是过分在乎和过分压抑的结果。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看法和意见本来很正常,如果不过分在乎,能以健康心态去对待心中不满,就可以找到消除敌对情绪的好方法。有时一些事的确让你忍无可忍,就事论事地宣泄一下也无大碍。人是一个容器,憋得过分肯定会出大事。有些突发事件非要逼你大打一顿,大打也行,打完之后说不定双方都能获得一种轻松和愉悦。重要的是不要死记前仇,如果死记着仇恨不放,就会慢慢形成报复的死结。

人的命运本来都是不错的,结果往往让自己的变态心理改变了生命的轨迹,生活由此变得苦不堪言。

伤害是把双刃剑

一只蜂房里的蜂后从海米德斯山飞上夏林比斯山,把刚从蜂房里取出来的蜜献给天神。天神对蜂后的奉献很高兴,就答应给它所要求的任何东西。

蜂后于是请求天神说:“请你给我一根刺,如果有人要取我的蜜,我便可以刺他。”天神很不高兴,因为他很爱人类,但因为已经答应,不便拒绝它的请求,于是天神回答蜂后说:“你可以得到刺,但那刺留在对方的伤口里,你将因为失去刺而死亡。”

伤害是把双刃剑,当你伤害了别人时,正有一把心刺刺向你自己——你可以得到刺,但那刺留在对方的伤口里,你将因为失去刺而死亡。

一个画家在集市上卖画,有一个孩子带了一群仆从走过集市。这孩子的父亲就是画家年轻时的仇人。

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面停了下来,挑选了一幅画。画家却在画上盖了一块布,说他不愿意出售这幅画。从此以后,这孩子日日思念着这幅画,心里闷闷不乐,最后他的父亲来了,愿意出一笔高价,但是画家宁肯让那幅画挂在画室的墙壁上也不愿出售。他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画家习惯于每天早晨画一幅神像。但现在他觉得这些画像一天天地变得同他往常所画的不同起来了。这件事情使他感到苦恼,而且找不出一个解答。直到有一天,他在工作中惊跳起来:他刚画好的一幅神像的眼睛,竟是那孩子的眼睛,神像的嘴唇也是孩子的嘴唇。

他撕毁了画像,大声叫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自己头上来了?”

报复别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早晚有一天,这报复会回到自己头上。因为任何一个人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必将在自己的心里留下污点和阴影,那是良心和善的本性提出的警告。

切勿在一念之间,让自己的报复情绪积蓄成一股难以阻挡的可怕力量,让邪恶占了上风,到头来后悔莫及。

可怜的报复者

有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热恋了三年,她将一切都献给了这个男人。有一天她忽然发现这男人另有所爱,而且还爱得很认真。在愤怒和绝望之下,她决心要报复他。于是她忍气吞声,假装对他好,并做了很多令他家人感动的事。当这男人大张旗鼓请好客,并到酒店交了婚宴款,准备与她大办酒席时,她突然宣布要与另一个男人结婚。

人们总认为报复的受害者是被报复者,其实不然,最倒霉的受害者往往会是报复者本人。在报复者实施报复之前,报复者就会跌进扭曲、变态的心理深渊。报复者会花很多时间去构思、幻想和实验报复的内容。他们会经常陶醉在演习的过程中,而且还会一个人冷冷地傻笑。

很多时候报复者完全处于阴暗的心理状态之中,他们会有自觉犯罪心理。因此心存报复的人内心难得明朗,发霉的心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畸形的态势。要命的是这种状态会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

在生活中我们感到有些人很阴气;有些人总令你不寒而栗,想离他(她)远些;有些人你即使想说服自己接受,但感觉始终让你对他(她)充满警惕。

原因很简单:正常人无法接受心理扭曲心态失衡的人,他们反感这类人,不屑也根本不愿意与他们交往。其实,报复心重的人有时也想轻松畅快地与人交流,但其骨子里时不时露出的报复浊气,令人望而生畏。

当报复心驾驭了人的灵魂时,人就无法控制自己。从这一刻起,报复者就自己为自己判了无期徒刑。在这种情势之下,报复者就只能落到一个比被报复者更可怜的下场:孤独。

学会宽容,才能忘掉仇恨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我们生活在茫茫人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磨擦。如果不注意,在我们轻动仇恨之时,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堵塞住通往成功之路。

如果所有美德可以自选,我们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也许平和与安静会很昂贵,不过拥有宽容,我们就可以奢侈地消费它们。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它会让我们把爱放在首位,万不得已才动用恨的武器;宽容会使我们随和,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轻;宽容还会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灵里过夜。于是,每个清晨,我们都会在希望中醒来。一旦我们拥有宽容的美德,我们将一生收获笑容,收获别人的爱。

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懂得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宽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是一种表达爱的特殊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忽视功利的环境里,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点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无法向前一步;倘若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宛如站立在太高的山顶,会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为“会思想的芦苇”,因为弱小易变,因而情绪的波动,随时都在改变对事物的正确了解。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有一失之时,我们何以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宽容并不意味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谁都可能遇到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失误,考虑欠妥的差错。所谓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显得大度而感人,犹如水一样,以自己的无形而包容了一切的有形。

要知道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能融化别人心田的冰雪变成潺潺细流。一个不懂爱的人,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会显得狭隘,会苍老得更快;一个不懂得对自己宽容的人,会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断裂。

清除报复心理

生活中,宽恕他人、宽恕自己都是必须的。宽恕就是给别人机会,同时也给自己机会,是世上最难得的品质之一。

在我们还不能做到完全宽恕别人的时候,不妨先闭上你的双眼,然后想想:那个最令人难以宽恕的人你想把他怎样?要怎样才会使你宽恕他?你是不是要他受苦,才能宽恕他?如果是,你可以想象他正在受苦,受种种的苦;想象完了以后,你不禁会对他产生出怜悯心,会宽宏大量地饶恕他,不再想报复,不再想真使他那样受苦。

然后你可以在心中反复告诉自己,你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你不会为了小人与小事生气。重复这样多念几遍,一直念到你心无挂碍,气定神闲。

生命是一种在定律中舞动的音符,当你偏离自己正常的旋律,就意味着已将自己锁定在悲剧里。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审视报复的价值,我们真的会惊叹:报复的人生成本实在是太昂贵!

报复心理的自我调节

所谓报复心理,是指当人们受到强烈破坏性刺激后,产生的某种与对方行为相对抗的“以牙还牙”的反应性心理。

报复心理是具有破坏性的一种不健康心理,是心胸狭隘、道德修养差的表现。报复心理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伤害”,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有报复心理的人,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对别人怀有一种戒备和防范心理,很难与人相处。有时报复了别人,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甚至自责自惩。这种人自我意识卑劣、行为极端、瞧不起别人,也不愿与人相交,因此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实,报复心理是自卑心理的极端表现。为了维持心理平衡,但却无法从行动上去实现某种欲望,于是便从心理上自我发泄,诅咒社会对己不公平,对比自己地位高的和曾经给自己带来不幸的人,都怀着一种惩治的心理,有时甚至采取诽谤、侮辱、侵犯人权、违法乱纪等不正当手段。严重情况下,会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甚至对社会都深怀敌意。

如何克服严重的报复心理呢?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换位思考

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回避,也不能“以暴抑暴”。学会换位思考,可以尽量减少矛盾的产生,减少报复心理的折磨。

2.认识报复心理和行为的危害性

实施报复者,短暂的快意之后,到头来是“众叛亲离”,还要整天担心遭到报复;被报复者,虽然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和帮助,但所受的伤害始终是一个心理阴影。所以说,报复行为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没有胜利者。报复心理是要不得的,它会让你的内心越来越狭隘,身心疲惫。

3.学会宽容、感动与关爱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有阳光就会有阴影,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不要仇视他人,试着去发现别人和自己的优点,试着从小事里学会感动,你会发现别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恶,社会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昏暗。学会关爱他人,你必然会收到爱的回报;学会宽容他人,你也善待了自己。我们的心就像一个容器,当充满爱的时候,哪里会有怨恨的容身之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