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3394600000015

第15章 拒绝浮躁脚踏实地,养成认真工作的风格(1)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

在浮躁的心态下,做什么事情总是浅尝辄止,看书一掠而过,做事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希望鱼与熊掌能够兼得。但是事实上,这种浮躁的心情对你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成了你的绊脚石。因为浮躁,你把应该冷静思考问题的时间放在自寻烦恼、患得患失上。要掌控你的工作,一定要踏实严谨,切忌心浮气躁。

心浮气躁会把成功赶跑

张某是某事业单位的一名普通干部。有一次,他主动找到心理医生讲述自己的苦闷:“我近一年来一直心神不定,老想出去闯荡一番,总觉得在我们那个破单位呆着憋闷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我心里慌啊!以前我也曾炒过股,倒过一些货,但都是赔多赚少。我去摸奖,一心想摸成个万元户,可结果花几千元连个响都没听着,就没有影了!后来我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了!后来听说某人很有钱,于是写了信去,说自己好困难,可他们连信也没回,气得我去信大骂了一顿,讲些威胁的话,准让他们惶恐。为此我心里也确实感到失衡,但这种恶作剧让我解恨呀!反正,我心里就是不踏实,闷得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产生浮躁的主观原因是人与人间的攀比。通过攀比,对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个人奋斗又缺乏恒心与务实精神,缺乏对自己的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准确定位,从而失去自我。然而,当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时,就会对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浮躁是当前普遍的一种病态心理,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见异思迁,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歌星挣大钱,就想当歌星;看到企业家、经理神气,又想当企业家、经理,但又不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还有的孩子兴趣爱好转换太快,干什么事都没有长性,今天学绘画,明天学电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最终一事无成。

浮躁心理通过调节是可以得到缓解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

这点对于防止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在立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立志要扬长避短。立志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而是凭心血来潮,或看到社会上什么挣大钱,就想做什么。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二是立志要专一。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要防止“常立志而事未成”。

2.重视个人的行为习惯

首先,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动。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准备讲稿。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怎么做?希望什么结果?”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手段具体化。其次,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儿一点儿分开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累到最后即可达到目标。

3.有针对性地“磨炼”

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有助于培养耐心和韧性。此外,还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例如,做事时,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如:“不要急,急躁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4.用榜样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首先要调适自己的心理,改掉浮躁的毛病,树立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用榜样如古圣先贤、科学家、发明家、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以及周围人的优良品质来对照检查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

改掉浮躁的坏习惯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做事应该井井有条,那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事实上,这个答案很简单。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开始你的职业生涯。在习惯的问题上不要把经验的价值看得太高,因为每个人的习惯是那样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失败的人和已经成功的人之间,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习惯的不同。良好的习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因此要遵守的第一法则就是:养成好习惯,全心全力去实行。小时候,容易因感情而冲动,就要全力克制自己,遵守约定俗成的习惯。必须将坏习惯全部摧毁,准备新的田畦,播下新的种子。

时常大声告诉自己我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全心全力去实行。

那么如何去完成这种艰难的伟大事业呢?就是革除生活上的坏习惯,换一个带你走向成功之路的好习惯。记住,只有一种习惯才能抑制另一种习惯。

习惯在说: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成功和失败,对我毫无差异。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世界。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终生。

日积月累,很多坏习惯就会深入你的潜意识,要想成大事,就必须有信心、有力量去改变它。

因此,你必须有一面心镜,照照自己,看有哪些坏习惯使你不能好好工作。

问问自己有没有这样一些习惯:

不能按时完成各种事情,总想拖一拖;

办公桌上乱七八糟;

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你是否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谈话而急着插嘴。在对工作没有意义的事上花费太多时间。

或者你还有一些其他的坏习惯,先在脑海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拿出笔和纸,把那些阻碍你快乐和成大事的不良习惯一一记下。再想一想它们在你心理上留下了什么,它们对你的现实带来了什么。

改掉坏习惯确实很难。习惯是你心灵的河道,一旦形成很难改道,但并不是不可能做到。如果你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力,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措施,你就可以开辟新的心灵河道——用新的好习惯代替原有的坏习惯。

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的各种情报,可他却在古巴丛林茂密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联络。然而,美国总统又要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一名叫作罗文的人被带到了总统面前,送信的任务就交给了这名年轻人。

一路上,罗文在牙买加遭遇过西班牙士兵的拦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属海军少尉眼皮底下溜过古巴海域,还在圣地亚哥参加了游击战,最后在巴亚莫河畔的瑞奥布伊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罗文因此被奉为英雄。

这就是2000年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六名的《致加西亚的信》。

仔细研究你就会发现,罗文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需要高超的技巧,他只是按部就班地前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步一个脚印”。这看起来很简单,他只是奉行了上级交给的任务,然后就去做,也就是说,那只是他的一件普通的工作。

也许你会说,我每天也在重复地尽自己的职责,这难道不踏实吗?确实,每个人都会做却又不屑于做的动作和事情,它们贯穿于每天的工作,甚至你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动作,自己都不记得。比如,你每天都会把文件送到上级手里,你会记得你是用怎样的动作送过去的吗?这也正像全世界都谈论“变化”、“创新”等等时髦的概念一样,“踏实”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可是你真正做到“踏实”了吗?

踏实地做事并不等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韧性而不失目标,时刻在前进,哪怕每一次仅仅是延长很短的、不为人所瞩目的距离。

看这样一个实验: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地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然而通过计算机的计算,这个厚度竟接近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