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将梦想置顶
3393400000075

第75章 放大自己天使的一面

文/徐立新

1995年,已经在深圳有一定的销售人脉资源的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深圳,来到北京。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在中国的心脏地带有所成功,那才叫真正的成功。

但是,当真正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他先是加盟了一家即将濒临破产的商贸公司,老板对他承诺,只要他第一年能完成100万的销售任务,就分给他股份。果然,他第一年就完成了这个目标,第二年更是将销售量翻了五倍,但此时老板却翻脸不认人,所谓的分股份成了一张空口支票,这年他23岁。

之后,他便从这家商贸公司出来,另起炉灶,开始雇用了80个大学生兼职帮自己卖领带,从中赚了一些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强烈地觉得自己得提升,朝更高层发展,如果只是一直做销售,为什么不留在基础很好的深圳,而跑到北京来呢?

他首先想到的是,充电和学习,于是决定不再卖领带,他走进了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兴奋地发现阅览室里有许多关于营销、励志、心理以及成功学等方面的书,已经有一定销售经验的他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了。此时,他才深刻感受到理论指导的重要性,于是,从这时起,他只要一有空闲便跑到国家图书馆。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几乎把国家图书馆所有这类书籍和杂志看了个遍。

这期间,他在人才招聘市场上发现有一家实力很强的咨询培训公司正在招一个帮讲师擦题板的打杂人员,也就是当讲师在进行培训时,需要不停地在题板上写字,这就需要有人帮着不停地擦题板。这个职务很少有人愿意去干,因为大家都觉得没有什么前途,而且还需要整天与粉笔灰和油墨打交道,对身体造成潜在的污染和伤害。

但是,他愿意,并应聘成功,事实上,他看到了这个职务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潜在好处。他觉得自己可以不花一分钱就能免费听到当时国内最顶尖和知名的讲师的营销培训课程。他开始学会快速复制,快速学会感受讲师们的气场,更重要的是,他不像其他擦题板的,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努力记得讲师们所讲的每条理论和实战经验,下课后,立即迅速地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将其全部记下,回去再复习和消化。

后来,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领悟力和吸收能力竟是那些坐在讲台下花钱来听课的五倍!这也为他将来走向职业讲师和培训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为了能让自己今后做一个成功的演说家,他每天下班回家后都要对着镜子,大声朗读和演说,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口才训练达18个月之久。

1998年,他从媒体上获悉,政府正在着手启动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长久战略,他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家们也必将迎来一个与时俱进的学习高潮。于是,在1999年的元旦,他创办了第一届学习型中国成功论坛,将中国的知名培训师、销售精英、成功家邀请到北京,聚集在一起,大家通过论坛演讲的形式,分享彼此的学习经历和收获,以及各自营销的成功案例。结果这一全新的论坛模式大受欢迎,好评如潮,媒体也纷纷跟踪报道。

迄今为止,学习型中国成功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11届。11年来,已有近400名政府领导、著名企业家、职业演说家、社会名流出席过此论坛。

不错,他就是学习型中国促进会执行主席、北京人间远景文化教育集团董事长、亚洲一流演说家、超级口才教练刘景斓。

“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学习,而最快捷地将学习转化为现实的成果便是训练,通过训练,把自己天使的一面不断放大,将魔鬼的一面不断缩小!”刘景斓这般总结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