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将梦想置顶
3393400000070

第70章 在苦难中仰望幸福

文/梁阁亭

幼年时,周云蓬因患眼病随母亲四处求医,整个童年充满了火车、医院、手术室和酒精棉的味道。九岁时,因为彻底失明,一对耳朵成了他的双眼。留在周云蓬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 。1994年,大学毕业的周云蓬拒绝了分配好的工作,因为他觉得这里面饱含“同情”。他踏上了一条流浪之路,北京、南京、云南、西藏、腾格里沙漠、阿拉善戈壁那曲草原……

灵敏的耳朵可以听见“沉默如谜的呼吸”,而这呼吸正是穿过黑暗深处的一阵阵微小的撞击,这是生命存在的印证,这是来自内心的挣脱。这些奇幻经历已经化为歌词,而他的那些歌曲都是饱经沧桑的音符,都是在无数次跌倒后重又拾起,放在口袋里的歌谣。极具磁性的深厚的嗓音,给听者描画出一种古旧、恬静的生活画面,同时这些画面又饱含哲理和感伤。虽然歌曲中没有刻意写出华丽唯美的旋律,但却充满了发自心底的真诚。因为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他成为“年度最佳民谣艺人”。

除了唱歌,他还写诗,诗人闭着双眼涂出来的笔迹,此刻如倒翻的墨水瓶,湿淋淋地开始流淌,一笔一画中,勾勒悲伤,勾勒流年。在他自己创办的刊物《低岸》献词中他写道:我们将恬不知耻地/生长/发芽/抽穗/拔节/从黄土中伸出马铃薯般囚禁的手/倒立着/以手为足/踩着天空奔跑……2011年11月3日,他的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失明在很多人眼里,意味着没有色彩,没有光芒,没有瑰丽的想象。面对多劫的命运,周云蓬将内在的气质融进了自己的音乐和文字,永远唱着感动到心底的歌,写着深入到骨髓的诗,这是他看见这个世界的方式。

“心平气和地生活。有一种痛苦,只要不是你的,你就无法设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它到了你身上,你也就必须见招拆招了。”接受采访,周云蓬一脸平静,安详淡定。

在电影《桃姐》里,干了一辈子保姆的桃姐因为中风住在医院,她问来看自己的神父和干儿子罗杰:“我不怕,半截身子都在土里了。人的命,天注定。神会给我们安排吗?”神父回答:“《圣经》里说,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从小到大一直受梅姐照顾的罗杰对梅姐说:“血管手术有时,胆囊手术有时。笑到肚子痛,比哭到心痛好。”

梅姐点点头,吃力地说:“吃奶嘴有时,进棺材有时。”神父握着梅姐的手,接着说:“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到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我们能做的,就是像周云蓬那样,在苦难中仰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