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将梦想置顶
3393400000002

第2章 将梦想置顶

文/朱砂

对于许多人来说,生命里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在最需要呵护的童年失去母亲,六岁的法国男孩儿雷奈克便是其中的一员。

雷奈克的母亲患有非常严重的肺结核病。温暖的笑、苍白的面容、消瘦的身体和暗夜里那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是母亲留给小雷奈克最初的,也是最深的记忆。

幼年时的雷奈克几乎没有得到多少母爱,便被父亲送到了叔叔家寄养。母亲的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当时的医学根本就无法医治。一家人都希望小雷奈克能远离病源,有个健康的身体,然而,很不幸,年幼的雷奈克还是遗传了母亲的肺结核病。

雷奈克的叔叔居洛木是个医生,尽管他对待小雷奈克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疼爱,然而叔叔的关心却终是无法代替母亲的怀抱,每当身边的小朋友一脸幸福地说起自己爸爸妈妈时,小雷奈克总是悄悄地躲到一边,沉默不语。

暗夜里,多少次从睡梦中醒来,面对窗外皎洁的月光,小雷奈克静静地想,等将来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当全法国最出色的医生,让所有像妈妈一样的人都能摆脱病魔的困扰,快快乐乐地生活。为此,虽然身体羸弱,可小雷奈克的意志非常坚定,从背上书包的那一天起,他便成了班上学习最刻苦的学生。

1801年,带着父亲和叔叔凑的600法郎,19岁的雷奈克只身来到巴黎,向巴黎最有名的大医院——创建于1607年的慈善医院递交了入学申请。雷奈克之所以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它拥有当时最有名的医生科维萨特。科维萨特是19世纪法国医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一度曾经做过拿破仑的御医。

在科维萨特的帮助下,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雷奈克便通过了当时最优秀学校的所有严格的资格考试,获得了一名法国医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被选进属于皇家医学会的医学卫生学院。后来,他如愿以偿地成了巴黎内克医院的一名医生。

从医的每一个日子里,雷奈克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做一名最优秀的医生,竭尽全力地帮助每一个患病的人。

然而,许多时候,不是光靠个人努力和热情就能解决问题的。

一次,雷奈克接诊了一名女病人,很胖,雷奈克给她检查后并没发现任何异常,然而病人痛苦万分的表情却分明昭示着她确实有病,而且病得很重。那个女病人在医院住了好几天,最终也没检查出病因来,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她死了。

征得家属的同意后,雷奈克解剖了病人的腹腔,发现腹腔内有大量的积液。原来,这个病人的腹部脂肪太厚,单凭医生用手敲打腹腔根本听不出异样来,而如果能及时发现病因,这名病人完全可以活下来的。

女病人和雷奈克母亲过世时的年龄差不多,她的死,意味着又有一个或几个如雷奈克一样的幼儿失去了母亲。一个从小便立志做一名优秀医生的他,面对和自己母亲一样的病人,却束手无策,任其死去。雷奈克陷入一种深深的自责中。

从那以后,如何能发明一种可以清晰地听到病人胸腔里心肺运转情况的仪器,成了雷奈克工作之余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1816年9月的一个下午,雷奈克在公园散步,无意中发现有几个孩子正在木料堆上做游戏。一个孩子在一根木料的这一端,用大铁钉敲击木料,另外几个孩子在木料的另一端,用耳朵贴在上面听那敲击的声音。

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雷奈克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快步走上前去,对几个孩子说:“小朋友,让我听一听好吗?”孩子们愉快地答应了。雷奈克将耳朵贴在木料的一端,果然,通过木料,另一端敲击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听到了,听到了。”雷奈克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立即招来一辆马拉篷车,纵身跳了上去,直奔医院。

跑进办公室,雷奈克拿起一个笔记本,卷成筒状,把它紧紧地贴在一个病人的左胸,那一刻,他清楚地听到了病人心肺的跳动声,长期困扰他的诊断问题瞬间迎刃而解!

后来,经过多次试验,雷奈克试用了金属、纸、木等材料不同长短形状的棒或筒,最后改进制成了长约30厘米、口径0.5厘米、中空,两端各有一个喇叭形的木质听筒,这便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只听诊器。通过它,雷奈克能非常准确地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因此被后人尊为“胸腔医学之父”,年少时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200年后的今天,先进的医疗器械进入了医院,但是,听诊器仍然是最基础、最简便、最重要的诊断仪器。现在,越是名医越重视听诊,也越能通过听诊器发现心肺疾病的蛛丝马迹。

敲击固体物质的一端可以从另一端听到放大的声音,这原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现象,之所以能被雷奈克发现,并成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大发现,是因为,从失去母亲的那一天起,他的梦想,便是成为一名全法国最优秀的医生,为此,他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许多时候,现实常常是这样,在生命之初,几乎每一个年少的你我都曾有过梦想: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做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成为一名英勇的人民警察……小时候,我们的梦想是那么的简单而清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梦想不是被现实压缩得无可察觉,便是被一个又一个的念头抵消,最终变得了无痕迹,成为生命暮年感叹的标的。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儿,他的成就就在哪儿。固然,我们无法选择事业的成败,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在自己人生的主页上,将梦想置顶,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