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3392800000090

第90章 玩偶之家(1)

《玩偶之家》

一部社会问题戏剧。

作者:易卜生。

文体:戏剧。

成书年代:1879年。

一作者介绍。

亨利克·易卜生。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挪威伟大的戏剧家、诗人。1828年3月20日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的一个木材商人家庭。1834年,他父亲破产后,全家迁到小镇附近的文斯塔普村居住。16岁时他到格里姆斯塔镇上的一家药材店当学徒。工作余暇,经常阅读莎士比亚、歌德、拜伦的作品,随后自己也动手写诗,并学习拉丁文。6年艰苦的学徒生活,磨练了他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培育了他的创作兴趣,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阶段。

1850年,他在第一部历史剧《卡提利那》中,一翻旧案,把罗马历史上的”叛徒”写成一个为维护公民自由而斗争的优秀人物,剧本既反映了1848年的革命,也表现了他个人的反抗精神。他在卑尔根剧院创作的剧本有《仲夏之夜》(1853)、《勇士之墓》(1854)、《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1855)、《索尔豪格的宴会》(1856)和《奥拉夫。利列克朗》(1857)。1874和1885年,他曾两度回挪威作短暂的逗留。其间,创作了《玩偶之家》。

他后期创作的《建筑师》(1892)和《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是自传性质的作品。1900年中风。长期卧病后于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议会和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国葬。

二作品档案。

易卜生是个叛逆者,他一生都在与自私、伪善和陈腐的观念作斗争;他还说:“关于自由,我惟一关心的事情就是为它奋斗。”因而这段剧院的经历更加深了他对挪威社会的失望,于是愤而出国,在意大利和德国度过27年的侨居生活,同时在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作于这一时期的《玩偶之家》作为易卜生最杰出的剧作,在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地位,并奠定了易卜生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基石。

1864年以后的27年间,易卜生一直侨居在罗马、德累斯顿、慕尼黑等地。1873年,他写了《皇帝与加利利人》,在剧中提出了沟通情绪和精神的“第三境界”的概念。

1874和1885年,他曾两度回挪威作短暂的逗留。1879年,创作了《玩偶之家》。女主人公娜拉伪造父亲的签字向人借钱,为丈夫海尔茂医病。丈夫了解原委后,生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名誉地位,怒斥妻子下流无耻。当债主在娜拉的女友感化下主动退回借据时,海尔茂又对妻子装出一副笑脸。娜拉看透了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间的不平等,不甘心做丈夫的玩偶,愤然出走。

恩格斯曾指出,娜拉是有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的“挪威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代表。剧本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和妇女解放等问题,但没有也不可能作出解决。《玩偶之家》演出后,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娜拉要求个性解放、不做“贤妻良母”的坚决态度,遭到上流社会的责难和非议。但易卜生并没有在责难面前退却,他继续创作问题剧,揭露社会问题。

三内容概要。

圣诞节前夕,娜拉和海尔茂夫妇俩很高兴。海尔茂是个律师,收入并不稳定,但从新年开始,他就要到银行担任经理一职。这时娜拉的旧友林丹太太来了。在和林丹太太的谈话过程中,她把自己做过的一件又得意又高兴的事情告诉了林丹太太。原来她瞒着海尔茂干了件大事:婚后他们俩生活非常清苦,不久海尔茂得了重病必须到意大利疗养。她急得没法,跟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因为父亲病危,出于无奈伪造了父亲的签名签署了借据。他们一家到了意大利总算把海尔茂的病治好了。回到家里,娜拉俭省家用,寻找零活,熬夜工作,东拚西凑地还债。她很高兴自己分担了家庭重任,救了海尔茂的命,她还对林丹太太说:“想起来心里真痛快……活在世上过快活日子多有意思!”

《玩偶之家》剧照。

这时柯洛克斯泰突然来访,他话里有话地介绍:“如今我就是你丈夫管理的银行中的一个下属了!”使娜拉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柯洛克斯泰果然利用债务和假冒签名问题为要挟的资本,要求娜拉帮助他解除困境。原来海尔茂当经理的那家银行正在进行人事调整,他很可能被解雇。娜拉气极了,不禁质问:“这是什么法律?竟然禁止女儿拥有为父亲分忧的权利,不让妻子拯救丈夫!”娜拉虽然斥退了柯洛克斯泰,但心里仍觉得不安,于是请求丈夫不要解雇他。但是丈夫根本不予理会,反而发出通令解雇了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一接到解雇通知,就立刻将揭露一切真相和作伪签名的信件投入了门房带锁的信箱里。情急之下娜拉只好向林丹夫人求救,她为了娜拉决定找柯洛克斯泰碰碰运气,结果这次会面碰巧将这对旧情人撮合到一起。他们要一起共同生活下去,这件好事使柯洛克斯泰心里充满幸福感,他决定取回那封揭露秘密的信。林丹反倒说夫妻间不应该有秘密,那封信先暂时放在那儿罢!

海尔茂正要按每天的习惯下楼取信,娜拉急中生智用化装舞会纠缠住了他。午夜娜拉和丈夫回到家中,想说明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海尔茂取回了那封信,他读完信勃然大怒,大骂娜拉:“这8年工夫我最得意、最喜欢的女人没想到是个伪君子,是个撒谎比这还坏是个犯罪的人!”他又指责娜拉的父亲把坏德性都传给了她,还说娜拉不配管教孩子。正在这时门铃响了,有人送来一封信,海尔茂接到了柯洛克斯泰的信和返还的那张借据,他一瞬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兴高采烈,大叫道:“我没事了!我宽恕你了!”目睹此情此景,娜拉感慨万千,她认识到她在父亲家中是个泥娃娃,结婚后又成了丈夫的泥娃娃。她告诉丈夫:“就在那当口,我好像忽然从梦里醒过来,我简直跟一个生人同居了8年,给他生了3个孩子。喔,想起来真难受!”她终于意识到“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因此她要出去学习,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娜拉决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娜拉虽然斥退了柯洛克斯泰,但心里仍觉得不安,于是请求丈夫不要解雇他。但是丈夫根本不予理会,反而发出通令解雇了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一接到解雇通知,就立刻将揭露一切真相和作伪签名的信件投入了门房带锁的信箱里。情急之下娜拉只好向林丹夫人求救,她为了娜拉决定找柯洛克斯泰碰碰运气,结果这次会面碰巧将这对旧情人撮合到一起。他们要一起共同生活下去,这件好事使柯洛克斯泰心里充满幸福感,他决定取回那封揭露秘密的信。林丹反倒说夫妻间不应该有秘密,那封信先暂时放在那儿罢!

海尔茂正要按每天的习惯下楼取信,娜拉急中生智用化装舞会纠缠住了他。午夜娜拉和丈夫回到家中,想说明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海尔茂取回了那封信,他读完信勃然大怒,大骂娜拉:“这8年工夫我最得意、最喜欢的女人没想到是个伪君子,是个撒谎比这还坏是个犯罪的人!”他又指责娜拉的父亲把坏德性都传给了她,还说娜拉不配管教孩子。正在这时门铃响了,有人送来一封信,海尔茂接到了柯洛克斯泰的信和返还的那张借据,他一瞬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兴高采烈,大叫道:“我没事了!我宽恕你了!”目睹此情此景,娜拉感慨万千,她认识到她在父亲家中是个泥娃娃,结婚后又成了丈夫的泥娃娃。她告诉丈夫:“就在那当口,我好像忽然从梦里醒过来,我简直跟一个生人同居了8年,给他生了3个孩子。喔,想起来真难受!”她终于意识到“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因此她要出去学习,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娜拉决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

四主要人物形象。

娜拉。

娜拉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笔下的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叛逆女性形象,是反抗社会的典型,并且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但局限于个人解放。娜拉本是个善良、天真、纯洁而多情的少妇,对父亲、对丈夫、对同学,都表现出她善良的天性。

娜拉的精神觉醒过程三阶段:第一阶段,平静到烦乱。丈夫生病,为救丈夫伪造父亲签字借钱,债主柯洛克斯泰以此相要挟,娜拉平静的心中起了波澜;第二阶段,烦乱到幻想。娜拉准备自己承担责任,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保全丈夫名誉,但又幻想丈夫会来“挑起那副担子”。娜拉的幻想,表现出她的单纯和对丈夫的深情;第三阶段,幻想到平静。当海尔茂对她破口大骂时,娜拉幻想破灭完全醒悟,看穿了丈夫的伪善和自己的处境,她的心又平静了,于是毅然出走。娜拉对资本主义的法律、宗教、道德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思考着法律合理不合理,指出没有这种法律,不容许妻子救丈夫,丈夫救妻子。对法律的合理性产生的怀疑,显示了她叛逆的一面。

五精彩戏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