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大全集(超值金版)
3392600000060

第60章 勇于放弃,驾驭好生命之舟(6)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青年人决定外出去寻宝,他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了两棵世上稀有的树木。这种树木的树心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把它放在水中不浮反沉。这个青年十分高兴,就拖着这两棵树到集市上去卖。但是,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青年的这两棵树却无人过问。这时他看到旁边卖炭的人生意很好,就把自己的树也烧成了木炭。结果这个青年很快就把木炭卖光。他拿着钱袋,回家高兴地把事情告诉了父亲,不料他的父亲听完后却连声惋惜,他遗憾的对青年说:“孩子,你所找到的正是世上最稀少的沉香树,从它上面切一小块磨成碎末,价钱也超过你卖一年的木炭。”青年听后虽然十分后悔,却是追悔莫及,只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白白糟蹋了珍贵的宝物。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人也像这个青年一样,只看着眼前的利益而放走了无比珍贵的机缘。众生平等,机缘曾经叩响过每一个人的门窗,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出门去迎接它。其实,机会和机缘并不难得,难得的是把握好机会与机缘的能力。世人在红尘之中,难免都会受到名利情的无形诱惑,所以也都认为眼前能抓得住的现实利益才是实实在在的,很少有人去认真的思考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理。但是,真正的大智慧来源于崇高的精神境界,只有淡泊名利、修心重德之人才能悟出人生的真谛。

由此可见,做人不可急功近利。如果想要具备洞察真假正邪的识别能力,那么修心养性、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才是为人之本。珍惜机缘者就有机会人道得法,认识了宇宙的真理才能认识真正的智慧,为自己生命的未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珍惜机缘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记得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座上,一位同学向讲演的著名律师请教问题,问他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

这位律师回答说:“咱们先别着急讨论这个问题,让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我以前上大学时有两个很要好的同学,毕业以后有一个就去了律师事务所工作,而另外一个则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他们毕业的时候,才23岁。转眼10年过去了,那个参加工作的同学已经成了鼎鼎有名的大律师,而继续深造的另一个同学也结束了学习生涯,跨人了律师的行业。等到他们都是35岁的时候,这位33岁才成为律师的同学已经和做了12年律师的另一位同学做得一样好,一样有名。可是到了43岁,也就是他们毕业后的20年,后者由于10年深造积累的知识不断派上用场,生意越做越大;而前者却受自己的知识所限,驻足不前,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日渐沉寂下来。现在不用我说,大家都应该知道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律师了吧?”

有人曾这样说过,假设这世上只有两种人,同样给他们一碗小麦,一种人会先留下一部分用于播种然后再考虑其他问题;而另一种人却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小麦全部磨成面,做成馒头吃。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把他们区分出来。

每一个人都想做一个成功的人,优秀的人,只不过在馒头的引诱下,我们失去了忍耐的性子。成功是要讲究储备的,仓库里的东西越充足,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大,才可能走得更远。成功的路是那样的遥远与艰辛,路边倒毙的每一具尸体都曾是一个在起点上充满信心、跃跃欲试的活生生的年轻人,对这路的尽头有无限的憧憬。口袋里的馒头固然可以令他们在启程以后跑得更快,不过吃了眼前的,恐怕就没有下一顿了。馒头中的卡路里终究会消耗殆尽,没有播种我们就没有后续的支持,没有粮食的保证,我们将会过早地凋谢。

人生的成功之路,更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前100米领先者不一定就能成为全程的优胜者,甚至都不可能跑完整个路程。在这个遥远的征途上,基础的积累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你自觉先天不足而又已然踏上征程,那就要随时注意给自己补充必要的营养。

远离贪欲,淡然看待金钱权势。

贪是人的本性之一,每个人都有贪的欲望。但是,人与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可以克制住自己的贪欲,知足常乐;而有的人却贪得无厌,从不知足!

人生中,知足常乐,可以生活得更加幸福,而贪得无厌必定会自食恶果。

在A城,有一个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仅仅因为他的股票下跌了一个百分点,便孤注一掷,把全部财产用来买股票,结果输得一贫如洗。当他一无所有时,只好投河自尽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曾经仅用了1万元,买了一份股票,转眼间就变成了亿万富翁,可他还不满足,继续买股票。终于有一天,他输了,股票下跌了一个百分点,他本可以收手不干,但他却因不甘心,最终反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可以说,是贪欲害了他,他也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同样在A城,有一对卖烧饼的夫妇,因为刚卖完烧饼,数了数钱,发现比平常多卖了2元人民币,就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用这2元钱,多买了一些烧饼的原料。就这样,过了几年,他们成了A城的烧饼大王,成了百万富翁!可是,他们把一些钱捐给慈善组织,仍然继续卖着他们的烧饼,尽管他们已经拥有了全国几百家连锁店,可是他们还是喜欢自己在街上卖烧饼,价格仍然是5角钱一个,丝毫不多卖一分钱,他们想为人民更好的服务!他们对着夕阳微微笑着,他们觉得活着就已经十分有意义了!

切记,不要贪得无厌,小心自己的贪欲,不要一直不满足,知足是上天给予你的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

洛克菲勒在创业初期勤劳苦干,人们都夸他是一个好青年,可是当他富甲一方后,却变得贪婪冷酷,宾西法尼亚油田的居民身受其害。对他恨之入骨。甚至他的兄弟也不齿他的为人。而把儿子的坟墓从洛克菲勒墓地迁出,说:“在洛克菲勒的土地上,我儿子将无法得到安息”。53岁那年,他疾病缠身。医生向他宣布:他必须在“金钱、生命、烦恼”中选择一个,这时,他领悟到,是贪婪的恶魔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密歇根湖畔一家学校因资不抵债即将倒闭,洛克菲勒马上捐了数百万元,促成了芝加哥大学的诞生。北京著名的协和医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最终洛克菲勒以98岁的高龄得享天年。

我们没有必要像洛克菲勒一样,走一生的弯路去寻找生命的真谛,我们只要远离贪婪,不做金钱的奴隶,那就可以了。

有一句智者的话:“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钱却可以把人送进坟墓。”这句话是多么发人深思呀!

魔鬼的两板斧是这样使用的:左板斧用贪婪来欺骗我们,让我们进入虚空的圈套,使人绝望、痛苦地煎熬,然后自杀送命;右板斧用贪婪来诱惑,让不知足来煎熬我们,好让人拼命耗损精力,缩短寿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慢性自杀。

魔鬼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尽快的结束生命,更快地到地狱里去报到。贪婪贪心的本质,就是让我们轻看原本最重要的东西生命;转移了我们注重的目标,注重本来并不重要的物质。

耶稣讲过一个财主的故事:

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想:“我的财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重视物质而忽视生命的例子。

这个故事还有个姊妹篇:

有个守财奴毕生勤奋努力,积蓄了三十万块银元。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要享受一年豪华快乐的生活,然后再决定下半生怎样过。但是也就在他开始不去奔波挣钱的那一天,死神已经慢慢向他靠近,要取回他的生命。守财奴用尽了一切唇舌和本领,劝请死神改变主意。最后他说:“多赐给我三天吧,我会给你所有财富的三分之一。”死神无动于衷,继续动手收回他的生命,他再说,“如果你让我在这世上多活两天,我立即给你二十万块银元。”死神仍然没有理会,甚至后来他用三十万块银元交换一天的生命也不成。守财奴没有办法,只好说,“那么请你开恩,给我一点点时间,写下一句话留给后人吧。”死神应允了他的请求。守财奴便用自己的鲜血写道:“人啊,记住你所有的财富都买不到一小时的生命。”

生命好比是1,财富是0,如果只有财富0,那么,不管有多少财富,都只是虚空,只有有了生命1,你的财富才会有意义、有价值。“人如果赚得全世界,而赔上自己的生命,那又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我们不要到最后才这样清醒,要把生命看得比某些东西更为重要。

圣经上说:“贪婪就与崇拜偶像一样。”贪婪,就是我们把物质金钱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把神、生命放到次要的地位。他所崇拜的就是物质金钱,这就同崇拜偶像一样。

从前,有个牧师问一个农人:“你死后愿意上天堂,还是愿意下地狱?”农人回答说:“唉,再看吧!哪边的玉米面便宜,就到哪边去吧!”

这就形象地反映贪婪的本质,我们许多人就是以这种惟利是图的心态去生活,使有些人贪婪到一个地步,不再考虑生命的问题。“什么生命不生命的,死了再算,现在最重要的是赚钱!”这是世人共同的语言。

人的贪欲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隐显强弱不同罢了。我们如果能适度地控制它,转移欲望的目标,这是上策。不为物役,远离贪欲,自己才能更好的主宰自己。多读点书,书可以丰富我们的学识,净化我们的灵魂。愿我们都心清如水,知足常乐!

善于取舍,照顾长远利益。

有一个青年,他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切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丝毫没有犹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说:“那好,请吧!”富翁把那块最大的西瓜递给了青年,而自己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着书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青年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虽然不比青年的瓜大,却比青年吃得多。如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的利益自然就比青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