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3392500000003

第3章 帮助孩子上好一年级(3)

适应期: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学校生活,从此高兴起来,逢人就夸老师如何如何,同学如何如何,初步懂得了爱校,爱学习,努力上进,争当好学生。

认识孩子为何不适应。

小学新生入学时,通常会遇到五种不适应:

第一,不愿意上学。有的孩子宁愿被关在家里,也不想上学。有的孩子则出现上学情绪低落,放学欢腾活跃的现象。

第二,不愿意提及在校的表现和活动。每每提及,会比较烦躁和焦虑。

第三,性情发生改变。如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击行为增多。

第四,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孤单,无法融人集体生活。

家长应找到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孩子破解不适。一般而言,新生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入学前,孩子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没有学习上的压力;入学后主导活动是学习,教师有教学目标,孩子有学习任务,便有了压力。这种学习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别使孩子难以适应。

第二,在幼儿园中,老师像妈妈。而小学的老师往往对学生要求严格,部分孩子会产生惧怕心理。

第三,孩子入学前与家长可谓亲密无间,什么事都有人替自己着想。入学后,孩子开始了独立的学习生活,交往圈子逐渐扩大,亲子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延伸阅读:家教须知。

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健康性格的形成举足轻重。一般来说,对孩子百依百顺的“放纵型”教养方式只会让儿童形成“冲动!攻击型人格”。这种孩子反抗与不顺从成人,自信心低,缺乏成就需要,难于自控,具有攻击性、专横等。相反,过分维护父母权威的“独断型”教养方式只会让儿童形成“冲突!急躁型人格”。’这种孩子总是处于担心、害怕、抑郁、不快之中。他们对压力十分敏感,易于激怒,或充满敌意与狡猾。只有与孩子高度双向沟通的“威望型”教养方式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积极!友好型”儿童。他们自信,自控,精力充沛,与同伴关系友好,能正确面对压力,愉快,好奇,易于合作,易于指导,有人生目标和成就需要。由此看来,家庭教养方式必须遵循父子两代高度双向沟通原则,父母不仅应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要强硬不让步,对儿童的良好行为要赞扬与支持。与此同时,父母要重视儿童的愿望、请求和观点,重视与儿童的共同活动,鼓励儿童的独立性,给儿童以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古人说:“养其习于意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意思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为其一生的大业奠定了基础。作为家长,不仅应了解一年级孩子的行为规范内容和要求,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加强行为训练与习惯培养,并以身作则,促使孩子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学习用品的整理。

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识字不多,入学2~3周内,家长可帮他理好书包,提醒他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3周以后,家长可站在一旁引导孩子如何整理书包,例如:教孩子将第二天要的本子、试卷理在一起,其他各学科书分档归类,剪刀、胶水、短绳之类,可放在书包侧袋中,以免弄脏书本。一个半月后,家长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有些家长将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估计得太低,对孩子不放心,一见孩子理不好书包,或理书包动作太慢,就索性代劳。久而久之,常由家长包办一切的孩子,容易显得毫无主见,时时处处都要依赖家长。所以说,家长可以起指导性作用,而不能完全代劳。

另外,一年级孩子极易弄丢学习用品。针对这一点,家长可帮孩子在每件学习用品上均写好名字,对于一些无法直接书写名字的文具用品,可把名字写在小张纸上,再用胶纸贴好。家长要让孩子从思想上自觉地爱惜学习用品,自发地管好学习用品。为避免孩子上课时开小差,家长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及易分散注意力的学习用品带到学校。

日常行为规范。

从早上起床到学校,从课堂学习到课间休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问”也不少。

1,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培养孩子有条理地安排早上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上学时间,做到上学不迟到。

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家长应督促孩子按课表理好书包,将第二天要穿的衣物叠好,放在身边。有的孩子早上起床拖拖拉拉,再加上有时学习用品尚未理齐,匆忙上学时,落下了当天所需的学习用品。而且,由于早上匆忙准备,有的孩子还不能保证早餐,时间长了,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孩子易养成丢三落四,做事得过且过,缺乏统筹安排的坏习惯。因此,家长教会孩子安排好早上的时间很有必要。

2,早上到校后,孩子可做一些学习的准备工作。

比如整理好晨会或上午第一堂课的学习用品,将要交的本子放在桌上,然后,可背诵一些儿歌、古诗,同学们也可讲一些听到的、看到的新闻、故事,老师会从旁引导大家讨论。

3,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课堂上的。

上课时,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遵守课堂纪律,不插嘴、不做小动作、发言先举手、不随便离开座位。怎样才算认真听课?家长可从这些方面进行检查:孩子回家能否轻松地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正确率;家长可根据上的课,提一些问题,看看孩子的反馈如何;孩子能否将课文读通;家长还可查一下孩子的书上是否有乱涂的画,乱写的字。此外,不少学校一年级学生还有对家长开放日,这一天,家长不要忘了向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

4,学校里每节课后都有课间休息时间,时间一般为10分钟。

这段时间供学生上厕所和休息片刻放松神经。为避免孩子下课贪玩,上课要上厕所的情况,家长应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在下课上好厕所,合理安排下课时间。此外,课间时,学生应在上一堂课一结束后,就迅速理好下堂课的学习用品,做好上课前的充分准备,上课的前几分钟,孩子就不会因忙于找书而影响听课。由于课间休息时间不长,学生可在这段时间散散步,做一些轻松、简单的小游戏。

5,午间休息。

这段时间主要供孩子吃午饭及休息。在校吃饭的孩子,家长要为孩子准备一个餐具袋,里面可放两个中等大小的碗,让孩子分别盛饭菜、汤,一把匙、餐巾纸和一块餐桌布。吃完饭后,有的学校会安排孩子看电视节目,如“动物世界”、美术片等或者组织一些集体游玩活动等。此外,学生还可在这段时间里,看看书,玩一些游戏。

作业与成绩。

一年级学生做作业,家长要培养他们做作业的习惯。学校有留晚班,孩子的作业能在这时候完成,不参加留晚班的同学,一般语数两门课的作业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孩子做作业,第一要注意他们的写字姿势;第二,要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完,不能拖拉,不能做做玩玩或做做吃吃,这样,孩子是很容易分心的,长久下去,就会养成作业拖拉、效率很低的坏习惯。孩子做作业,不仅要求正确率高,还要求字写得端正,簿面整洁。做完后,要每题读三遍,以检查作业质量。有的家长见孩子做作业太慢,错误率高或不会检查,就忙着帮孩子忙,这样非但帮不了孩子,还会养成孩子依赖大人的坏习惯及马虎大意的毛病。

每个家长都十分关心孩子的成绩。孩子测试成绩的高低,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每个孩子自身情况不一样,因此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也不同。如有的孩子成绩不好则是由于接受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利用多次复习的方式补缺补差;有的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太贪玩、缺乏毅力,这就需要家长严格要求,教育孩子认真对待学习。针对不同的原因,家长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家长要冷静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绩,既要鼓励他们取得优良成绩,也要允许他们有失误,要理解、尊重孩子。如果不问青红皂白,采取打骂教育,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甚至会造成他们弄虚作假。

品德修养。

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重智更要重德。有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思想道德上存在的问题却视而不见,不加以重视,反而一味迁就,致使他们的孩子怕吃苦,没有劳动习惯,处理问题“以我为中心”,对同伴不谦让,不愿帮助有困难的人,对集体不关心。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很难与人协作,而且脆弱的心理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

孩子的品德修养需要从一点一滴抓起。家长不能忽视孩子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道德因素,尤其要重视“第一次信息”。如第一次借同学东西不还,第一次撒谎,第一次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一次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要引起重视,决不可迁就,在教育时,要注意方法,以耐心说服引导为主,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古语说:“爱子,教子以义方,弗纳承邪。”爱孩子,就当用道义、规矩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歪路。

另外,家长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只有与学校教育同步,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倡导孩子的文明行为作表率。家长要教育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和社会公德,要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环境卫生,爱护公物。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不要随便给零花钱,要注意引导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只有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下,才会在孩子人生的初期就培养起他们各种好习惯。

一年级家长应坚持做好五件事。

让孩子讲一讲。家长应主动询问孩子在校表现,想办法让他们“学舌”,孩子不会系统地有顺序地说,家长可以有目的地按时间顺序问,让孩子慢慢想,一件事,一件事地说,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让孩子比一比。鼓励孩子和小朋友比,哪个小朋友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哪个小朋友讲礼貌、讲卫生等等,孩子表现欲萌发,开始明白自尊和上进,不甘心落后,所以比的过程让他们分清是非美丑,能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

让孩子看一看。一年级课程知识浅显,又不留家庭作业,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只有从他们读书、讲题来判断。每天让学生看课本,可以提早了解孩子在知识上的缺欠,及时给予辅导,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复习方法,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让孩子练一练。学校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上课、做操、唱歌等每项内容都有具体要求,习惯的培养也很严格,如队列、坐立走的姿势、书的摆放、举手回答问题等,都要按常规要求去做,所以要从礼貌、卫生纪律、习惯等许多点点滴滴的事,一件一件地练一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先入为主,以后就是严格要求和不断巩固的问题了。这样讲,比、看、练的方法形式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可以唤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尽快喜欢学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