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侯阗虿开言说道:“启奏皇上,河北东路,河北西路,还有两浙路现在已经被忠烈王肖章将军整顿平静,各路官大都是以带罪之身管理政务,臣以为,应该立刻撤查他们把那些个不称职的官员打入大牢严惩不贷,以经效尤。”
爷爷的,来了。表面上这些官员仍然留在原位上,但是实际上各路掌权的却是我下派的人手掌权,这个侯阗虿现在这么说,恐怕不是只想惩罚失职官员这么简单。
中书省几个官员站出来道:“侯大人言之有理。”
宋朝路(省)一级的机构和职官,有监司和帅司。监司包括:漕司(转运司),宪司(提点刑狱司),仓司(提举常平司)。帅司,即安抚司(经略安抚司),长官为安抚置治使。安抚使照例兼任禁军军区的马步军都总管等军事职官,同时兼任某州、某府的地方官知州或知府。置治安抚使兼禁军首领又兼地方长官,权限较宽。为防止置治安抚使权力过重造成危害,因而置治安抚使要受路一级监司的监察,同时要受到下属的“走马承受”的监视,“走马承受”可直接向朝廷汇报置治安抚使的情况。路一级的军、政、财、监四权分散,“走马承受”无统辖各权的职官。其中经略使最重,其余四司地位相若。
现在三路的这些官员,已经被我或抓着把柄,或贿赂钱财全部控制住,重新换一批人来的话,权力将会被重新分配,绝对不能让他们计谋得逞。
稍微思索后,我来到殿中抱拳说道:“启奏万岁,三路虽然已经平定但是此时绝对不是整顿官吏的时候,还请皇上明见。”看到在一边得意微笑的潘仁美,我就已经知道这件事绝对是这个奸佞示意,能够让枢密使为他所用,潘仁美的势力可见何等雄厚,要知道,枢密使可是重臣之一,权力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大官。
侯阗虿转头道:“忠烈王爷,既然辽军已退,匪患已平,如何不能整顿官吏和军机。”
我微微一笑,很有礼貌的以后辈身份行礼:“侯大人,撤换下这么多官员的话,各地事务恐怕要短时间内陷入混乱中,两浙府就还罢了,河北两路如果因此发生变故让辽军乘虚而入的话,这个责任本王可担当不起,换句话说,任何人都担当不起”
看到我动作虽然谦恭但却声色具烈,侯阗虿迟疑了一下。
侯阗虿压不住我,潘仁美立刻跳出来包藏祸心的开口道:“忠烈王言之有理,但失职官员不能不撤查还请万岁定夺。”
皇帝一时间左右为难,睡意全消。
这一场灾祸躲是躲不过了,因为他们的提议绝对是理正言顺,大战过后整顿官吏该赏该罚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我只有退让一步说道:“启奏万岁,臣现在管辖三路,自然有监察官员职责,不如给臣三月时间整理政务安排好一切以防因此带来的动荡,再让侯大人派人遣查。”
潘仁美使了个眼色,侯阗虿知道潘仁美此时之所以对我下绊,就是不想让我顺利建府,于是冷冷说道:“此时乃是追查的最好时机,三月过后忠烈王让我们如何展开调查?”
你大爷的,本王已经后退一步了,还想怎样?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顾不得了,我反驳说道:“侯大人这么说,乃是指责下官阻挠大人办事吗?”接着抱拳说道:“圣上,下官此提议不过是为了边关更加稳定罢了,如果有那位大人认为下官才疏学浅不能当此重任的话,只要圣上一道旨意,下官立刻交付一切退位让贤就是了。”
侯阗虿潘仁美怒火中烧,同声喝道:“忠烈王出语威胁,是何用意?”
八贤王在前大声喝道:“金銮大殿,不得喧哗!!”
争辩双方立刻低头不语,大殿安静下来。
皇帝纠着眉头:“几位卿家全都是言之有理,此事需得从长计议。”
看到皇帝想用拖字诀,潘仁美立刻跪下道:“若不惩处失职官员,拿我大宋律令何用,如每路失职都是如此就不再追究的话,大宋亡国之期不远矣!为使法纪公正,请皇上”
我打断他冷笑道:“潘大人,本王可没有说不让追究,只是怕撤换下大批官员会影响到政局不稳引起连锁反应,让敌军得益。不如这样,只要大人能提出既能惩殆官员,又不影响日常政事军令的办法,或者大人立下文书保证绝对不会发生意外的话,本王也就无话可说甘心听令了。”现在我终于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积极的把我封王了,潘仁美现在乃是位极人臣的一品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事,光按照品级,我是不可以和他这么针锋相对大声说话的,但是,我现在可是孤王,虽然封号是没有实权的,但地位却高于老潘了。
潘仁美知道我所言不差,那里敢写下什么保证书之类的东西。
事情没有解决,正是皇帝所希望的,说了一句容后再议,皇帝匆匆宣布退朝。潘仁美一党拂袖怒容而去。
八贤王和狄青等皇帝百官走后度步来到我的身边,老王爷哈哈大笑道:“看到潘仁美的脸色,本王实在痛快啊,哈哈哈。以前肖将军没有到来的时候,潘仁美纠合众臣独断专行一手遮天,连皇上和本王都要时常忍气吞声。”
八贤王说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我经过这段时间的官场斯混也知道了一些朝廷的办事程序。在宋朝,皇帝并不能独立对重大事件下达旨意,按照制度,政令的形成先由皇帝与宰执大臣“平章”商议,再将“词头”即要点交由中书舍人起草,再将草稿将由给事中审议,给事中有权缴驳,门下省最后审定,经过环环关节,政令回到皇帝手中“画可”即批准公布之后,台谏以至有关官员有权论列。而且,在执行政令的过程中还有官员负责跟进查验,如果政令有任何问题,都要把实际情况返回朝中,再由御史言官督办上奏。
所以只要依附潘仁美的官员够多,每个地方都有人附议的话,只手遮天不是难事。封王一事我过几天才知道此乃皇帝的御笔手诏,所谓御笔手诏即不经中书省商议,不由中书舍人起草,不交门下省审覆,由皇帝在宫中决断,并亲笔书写,或由宫中人代笔,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的圣旨。当然,皇帝的御笔手诏御史大夫们还是有权论议的。
与哈哈大笑的八贤王不同,狄青将军却是面带忧虑:“潘仁美今天铩羽而归被肖将军数落得颜面尽失,恐怕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八贤王微笑不语,我本来就是他请来对付潘仁美的杀手锏。看来自己没有选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