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波府的新姑爷
3390600000193

第193章 狄府

从老太君口中得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开封漕运发达,水陆交通方便,已成为当时“天下之枢”、“万国咸通”的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贸易都十分昌盛。而洛阳和长安因为五代十国连番征战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繁华,城垣残破、荒凉凄楚。

为了弥补先天条件的不足,北宋统治者处心积虑地在城外驻守重兵严防,再就是大规模地进行开封城的营建。北宋定都开封后,全国募兵二十万,其中禁军占一半以上。赵匡胤让十万禁军驻守汴京,另外十万驻守在外郡作防护。主要是用于对京城的守卫和警备。

抬眼望去宏伟的北宋外城墙高四丈,宽五丈九尺。城墙四面修筑有敌楼和瓮城,鼎盛时期的北宋,开封城的规模十分壮观,处处显示出帝王气派,给人森严宏伟感觉。

在城墙中心区的东西两边各设有鼓楼和钟楼,为战斗指挥部和望塔。沿外城城墙,每二百步便设置一座军械库,贮藏各种军备和武器,以备随时使用。东京外城的防御措施被视为东京城的第一道生命线,隔百步就建一座马面,突出在城墙之外,是用于射击近距离的小型碉堡,可以有力的最大限度杀伤敌人。北宋王朝在开封建都长达168年。而事实证明,国家的存亡,完全在于统治者的意志与胆略,城防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

因为战事没有波及到这里而朝廷的库银也不算充沛所以这些但是可算是最坚固的防线,已经显得有些残破了。城楼上三三两两的士兵,虽然站得笔直可从眼神就可看出大都是心不在焉。

这些鼻孔朝上的家伙,能让它们这么站着,就已经很不错了。

没有了优先特权,我们在等候进城的队伍中慢慢的向城门移动。一直排到中午,才得以进去。就这还是李荣重新做的官文齐全,董魁又使了些银子的功劳。

其他人想要进城,士兵们不把你的衣服脱光,祖宗十八代全部调查清楚才怪。

转过大街,董魁找了一家干净一些的客栈住了进去。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到胡商直接把黄金运过去就行了。

亲卫队目标有些大,在城外时就已经化整为零,马匹武器都留在了外面一处隐蔽之地。

刚安排好了住宿事宜,夜幕就已然悄悄降临,大街上人来人往灯火辉煌,宋朝特有的夜市终于在一片喧哗中开始。

大道两边,一个一个小吃摊点整齐地排列两旁,不时从简易灶台上为客人端来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美食。香气四溢。

开封的小吃,向来很有名气。

我压下肚中的馋虫,走出这条可让人掏干腰包然后换来满腹胀痛的诱人小街,来到主道上。

为了防范的需要,开封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相套,可谓固若金汤。外城有12座城门和7座水门。城门是交通和运输的主要出入口,有利于分头出击和防守。水门是水上交通的门户,一到夜晚,水门便放闸关闭,防止有人顺河潜入城内。东京城的河流四通八达,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条人工运河贯穿全城,不仅解决了东京近郊的农田灌溉、城市用水,而最主要的是解决了首都的漕运问题。汴河是东京与外界相联系的一条主要河流,它由西水门淙淙流入,然后横贯全城,带着东京白日的喧闹与夜间的繁华由东水门缓缓流出。汴河的前身是隋朝的通济渠,宋时曾经多次修浚和疏通,为解决东京城的食粮及东南物资的调运,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宋史•汴河》中说:“(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百物重宝,不可胜计。”由此可见,汴河对于北宋王朝的重要性。

汴河上共有十三座桥梁,东水门外的虹桥最为着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以虹桥附近的生活场面为背景,反映了东京城当时的繁华无限与市井人情。宋朝统治者为了防范的需要,在城外挖筑有城壕,宽五十步,深一丈五尺,并引汴河水昼夜环城奔流,因此也叫护城河。护城河两岸柳树成阴,鸟雀成群,平时严禁百姓通行,渗透着王都的森严。

前行数步,我就来到了内城。

东京的内城,也称为阙城,因为建筑年代早于新城,因此也称为旧城。内城是在唐代汴州城的基础上,经过修葺而成的,周长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内城也是土筑的,仅四周的拐角用砖包砌。宋朝统治者在内城之中控制着东京的经济命脉,除戒备森严的各级衙署外,酒楼、店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尤其在界身巷内,金银珠宝店、绫罗绸缎行比比皆是,熙来攘往,人流如潮,充分显示了王都的气派与富丽堂皇。

穿过此巷,就是御街。

御街是内城中最宽阔壮丽的皇家大道,宽达三百多米,从宣德门向南经州桥,再通过内城的朱雀门,可直达外城的南薰门。这是一条中心大道,为全城的中轴线。自宣德门到朱雀门内的州桥,实际上是宫廷衙署的聚集地,中央主要机构多分布在街道附近。御街中间为王公大臣专用的御路,平时禁止车马随意通行。路旁是人工挖筑的街渠,种植着郁郁苍苍的荷花,到了此时夏季,出水芙蓉一望无际,给周围增添了华丽宁静的气氛。渠外种植片片果林,桃李杏梨无所不有,花开时节,清香四溢,风光无限。像这样肃穆幽静、美丽宽阔的街道,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每逢节日,这里经常举行盛大庆典,届时“士庶阗咽”,充满欢乐的气氛。

漫步走来,狄府就坐落在御街南面,门前横梁上高挂着一对‘狄’字灯笼,不用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