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大全集(超值金版)
3382900000058

第58章 既有远见又有主见——成功人做成功事(1)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有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是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必须有雷厉风行的手段,迅速地行动起来。与之相反,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机会,但同时也会让我们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失败源于失败的个性,那么成功自然离不开成功的个性。成功的个性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总能以自己满腔的热情深深打动别人。很多人,无论在理智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会被他们吸引,而且这种吸引是那样的心甘情愿,以至会在不知不觉中去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效力。

所谓魅力就是这么一种能力,它是由你的个性所决定的,通过在身体上、情感上及理智上对他人的相互接触,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个人性格魅力并不是由某个单一因素可以构成的,智商遗传、财产、幸运、社会地位都不能决定性格魅力,它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而加以掌握。

改变优柔寡断,我要雷厉风行。

人们做事的时候都希望把风险降到最低,事事求保险,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时候,机会稍纵即逝,稍一犹豫就很可能错失良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如果一味捡有把握的事情做,那么你的人生可能永远是碌碌无为的。

有些人一旦遇到了棘手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和他人商量,这种优柔寡断的人,既不相信自己,也不会被别人所信赖。有些人简直优柔寡断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一种事情,不敢担负起应负的责任。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样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他们常常对自己的决断产生怀疑,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错失了成功的大好机会。

所以,对成功来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一个最危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对你施加影响,破坏你的机会之前,你就应该立即把这样的敌人置于死地。不要再犹豫,不要再思前想后,马上作出决定,就在现在。要逼迫自己迅速作出决策,不要在选择面前无所适从。

当然,对于比较复杂的事情,在决断之前必须从各方面来加以权衡和考虑,但是一旦打定主意,就决不要再更改,不再留给自己后退的余地。一旦决策,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只有这样做,才能养成坚决果断的习惯,既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同时也能博得他人的信赖。有了这种习惯后,在最初的时候,也许会作出错误的决策,但由此获得的自信等种种卓越品质,足以弥补错误决策可能带来的损失。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的教训,发生在他六岁之时。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他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他怕鸟粪弄脏了衣服,于是赶紧用手拨开。鸟巢掉在了地上,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很喜欢它,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于是连鸟巢一起带回了家。

王安回到家,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所以,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匆忙走进室内,请求妈妈的允许。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在那里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了好久。

这件事给了王安终身有益的教训,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运。

美国拉沙叶大学的一位业务员前去拜访西部一小镇上的一位房地产经纪人,想把《推销与商业管理》课程介绍给这位房地产商人。这位业务员到达房地产经纪人的办公室时,发现他正在一架古老的打字机上打着一封信。这位业务员自我介绍一番,然后介绍所推销的这个课程。

那位房地产商人显然是听得津津有味。然而,听完之后,却迟迟不作出决定。

这位业务员只好单刀直入了:“你想参加这个课程吧,不是吗?”

这位房地产商人以一种无精打采的声音回答说:“啊呀!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想参加。”他说的是实话,因为像他这样难以迅速作出决定的优柔寡断的人有数百万之多。

这位业务员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但接着他说的这段话使房地产商人大吃一惊。

“我决定向你说一些你不喜欢听的话,但这些话可能对你很有帮助。先看看你工作的办公室,地板脏得怕人,墙壁上全是灰尘。你现在所使用的打字机看来好像是大洪水时代诺亚先生在方舟上所用过的。你的衣服又脏又破,你脸上的胡子也未刮干净,你的眼光告诉我你已经被打败了。

在我的想像中,在你家里,你太太和你的孩子穿得也不好,也许吃得也不好。你的太太一直忠实地跟着你,但你的成就并不如她当初所希望的。在你们刚结婚时,她本以为你将来会有很大的成就。

请记住,我现在并不是向一位准备进入我们学校的学生讲话,即使你用现金预缴学费,我也不会接受。因为,如果我接受了,你将不会拥有去完成它的进取心,而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当中有人失败。

现在,我告诉你你为何失败。那是因为优柔寡断的你没有做出决定的能力。在你的一生中,你一直养成一种习惯:逃避责任,无法做出决定。错过了今天,即使你想做什么,也无法办得到了。

如果你告诉我,你想参加这个课程,或者你不想参加这个课程,那么,我会同情你。因为我知道,你是因为没钱才如此犹豫不决。但结果你说什么呢?你承认你并不知道你究竟参加或不参加。你已养成逃避责任的习惯,无法对影响到你生活的所有事情做出明确的决定。”

这位房地产商人呆坐在椅子上,下巴往后缩,他的眼睛因惊讶而膨胀,但他并不想对这些尖刻的指控进行答辩。这位业务员道声再见,走了出去,随后把房门关上。但再度把门打开,走了回来,带着微笑在那位吃惊的房地产商人面前坐下米,又说:“我的批评也许伤害了你,但我倒是希望能够触动你。现在我以男人对男人的态度告诉你,我认为你很有智慧,而且也确定你很有能力。你不幸养成了一种令你失败的习惯,但你可以再度站起来。我可以扶你一把,只要你愿意原谅我刚才所说过的那些话。你并不属于这个小镇。这个地方不适合从事房地产生意。赶快替自己找套新衣服,即使向人借钱也要去买来,然后跟我到圣路易市去。我将介绍一个房地产商人和你认识,他可以给你一个赚大钱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教你有关这一行业的注意事项;你以后投资时可以运用。你愿意跟我来吗?”

那位房地产商人竟然抱头哭泣起来。最后,他努力地站了起来和这位业务员握着手,感谢他的好意,并说他愿意接受他的劝告,但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进行。他要了一张空白报名表,答应报名参加《推销与商业管理》课程,并且凑了一些硬币,先交了头一期的学费。

三年以后,这位去掉了优柔寡断弱点的房地产商人开了一家拥有60名业务员的大公司,成为圣路易市最成功的房地产商人之一。

风物长宜放眼量。

美国第九位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小时候曾有一段时间被人认为很傻。为什么呢?邻居们做过这样的试验:拿出一个五分的硬币和一个十分的硬币,让小哈里森从里头挑一个,小哈里森每次都拿那个五分的。每次都屡试不爽,大家均以此为乐。

一个外地人路过此地,听说这件事后,感到很奇怪,于是亲自试验了一回,果然和大家说的一样。外地人仔细观察小哈里森的言行后,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小朋友,你一点也不傻,你很聪明。”小哈里森也笑了。外地人没有再说什么就走了,邻居们都感到有些纳闷。

后来,终于有人想明白了为什么:如果小哈里森拿了十分的硬币,下次就不会有人去做这样的试验了,他每次五分的收入就将终止。小哈里森原来是弃眼前的小利来保留长远的利益,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长远眼光,可真了不起!邻居们都赞叹不已。

成功离不开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但会不会藏就是另外一码事了。精于隐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小哈里森一样,有着长远的眼光。

一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首先要看他站得够不够高,看得是不是远。只有看得长远,他才能对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心里有底,才知道自己行进的方向,以及需要为此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眼光长远的人往往不容易被眼前的得失所迷惑。有很多成功人士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有的面临着金钱的诱惑,有的经历了困境的阻挠,但他们往往能够执著于自己的梦想,从而摆脱眼前利益的诱惑,冲破困境的束缚。因为他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未来的图景,所以他们能意志坚定,矢志不移。

战国时期,有两位好朋友,同受业于当时的名师鬼谷子的门下。他们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说客苏秦和张仪。

苏秦出道较早,成功也来得顺利,而张仪初出道时较为普通,郁郁不得志,不知前途如何。看到苏秦已成大事,便想投身门下,找到一条晋升的捷径。于是,他来到苏秦的门下,期望求取晋见的机会。一连几天,苏秦也没有来见他。之后,苏秦的属下安排他住下来,好不容易才碰上这位发达了的老友。可惜,苏秦没有热情地款待他,吃饭的时候,不但没有同坐,还安置他在最末的位子,吃着仆役们才吃的粗饭。接着苏秦又用话语去羞辱他,说:“以阁下的才干,怎么会潦倒到如此地步呢?我实在没有法子帮你,你还是靠自己的运气罢!祝你好运。”

远道而来的张仪,满以为见到老朋友之后,一定会得到热情的招待和帮忙的,没想到反而招来无名的羞辱,于是,愤怒地离开了苏秦的住处,希望凭着自己的才能,与苏秦一争高下。

当张仪走了以后,苏秦又暗中派人沿途用金钱接济他,支持他进行游说秦国的工作。苏秦的门人们很奇怪,纷纷问苏秦是怎么回事,苏秦说:“张仪的才干,在我之上,我怕他为了贪图一时的眼前小利,过分安于现实而丧失了斗志。所以,我侮辱了他一番,以便激起他上进的心。”

张仪是幸运的,有他的好朋友在激励他、帮助他。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朋友,所以,不断提醒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的目光始终盯着远方,让自己沉浸在实现远大目标的行动之中,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眼光长远的人往往能走在时代的前沿。他能看见别人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掌握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因而能先行一步。在我们这个竞争日趋激烈、创业变得很艰难的时代里,这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短视者只能迎接失败,即使他们曾经拥有过很优越的条件。他们往往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在透支享受今天的同时,忘记或忽略了给明天播种,最后只能被明天抛弃。

这就像下棋一样,技高者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几步棋,低能者只能看出两三步。高手顾大局,谋大势,不以一子一地为重,以最终赢棋为目标:低手则寸土必争,结果在辛苦中屡犯错误,以失败告终。

人生就像是马拉松比赛,谁先到达终点,谁就是胜者,谁就是英雄。没听说过有什么人可以在不断采摘路边野花的同时获得冠军。而且,过程是为目标服务的,再美妙的过程如果得到的是苦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所以,要养成始终目视前方的习惯,不要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这才是人生成功的要点。

向成功人士靠拢。

年轻人应该尽可能结交优于自己的人,并朝这一目标而努力。结交卓越的人士,便能见贤思齐;反之,若结交程度远逊于自己的朋友,自己难免同流合污。一如前面所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当然,这里所谓的“卓越的人士”,并非是指家世显赫、地位超绝的人,而是指有内涵、让世人所称道的人物。

“卓越的人士”大体上可区分为以下两大类型:一为立身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人们,其次则是指那些有着特殊才华的人们,例如长袖善舞,对社会有着杰出的贡献,才能突出,或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才华洋溢的艺术家等等。此种杰出绝非凭一个人的喜好所界定,而需经由社会上的认同方可获得。当然,其间或许有些例外。总之希望你能结识这些人才。

至于怎样与这些人结交,没有成形的办法,也许是厚着脸皮毛遂自荐,或是经由知名人士的大力引荐,当然也可以加入群英聚会的团体里去寻觅朋友。居于其间,仔细去观察拥有不同人格、不同道德观的人们,不仅是件赏心悦目的乐事,更对你有所助益。

身分地位高的人们所聚集的团体,并不见得便是人们所称道、喜爱的。因为,即使身分高高在上的人群里,也有脑袋不灵光、不懂得人情世故、一无可取的人。结集学识渊博者的团体,就不免有这种现象。这些人虽然已经获得人们衷心的尊敬,但却称不上是交往的绝佳对象。这些人往往不知道快乐是什么,不清楚世间为何物,只是一味地埋头于学问的钻研中。若是你参加此种团体,就必须不时地警惕自己,经常性地探出头来看看圈外的世界。如此一来,你的判断能力也能日渐提高。然而,一旦你紧密地参与其间,成为不知世事的学者,那在你重新踏入鲜活的社会时,就很难步履轻快了!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均渴望能和才华横溢的人物成为知交。总认为假使自己也小有才气,那更是如鱼得水。即使达不到此一目的,也能满足自己与其共荣的心理。然而,即使是和这些才气纵横、魅力十足的人物交往,也不可不顾一切地全身心投入。不丧失判断力,才是最适当的交往方法。

并非每个人均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才智这种东西。相反,它往往会令人产生恐惧的心理。

一般说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人们每每对锋锐的才智感到惧怕。这就似妇人女子一见着枪炮便会害怕的道理一样。但是,当你慢慢去认识这些人,继而亲近、了解这些人,却会发现先前的惧意全无,甚至还和对方交上了朋友。只是,不论对方多么有魅力,如果自己就此终止和其他人的交往,单和这群人往来,那将会得不偿失。

别让机遇在犹豫中溜掉。

《致富时代》杂志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自称“只要能赚钱的生意都做”的年轻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人说市民缺乏便宜的塑料袋盛垃圾。他立即就进行了市场调查,通过认真预测,认为有利可图,马上着手行动,很快把价廉物美的塑料袋推向市场。结果,靠那条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垃圾袋”的信息,两星期内,这位小伙子就赚了4万元。

相反,一位智商一流、执有大学文凭的翩翩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时,他又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

又有朋友建议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块钱,没有什么意思。”

他很有天分,却一直在犹豫中度过。两三年了,一直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