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新史记·绝代凤凰
3382000000006

第6章 新帝王本纪(6)

清河公主咯咯地笑着: “天王你好贪婪,你把天下最美好的东西全占有了。”苻坚呼吸急促,得意道:“是的,所有一切都是我的!”

这一夜很长,慕容冲十二年的光阴都不如一夜这么漫长。

日出东方并不代表痛苦终结。慕容冲要离开家乡,不只他,清河公主,还有所有的鲜卑贵族,都要离开邺城去关中。

慕容冲孤独地站在漳水边,遥望高耸入云端的铜雀台,神情落寞。清河公主在旁一脸冷漠,淡淡道: “昨夜你有机会杀了他,为什么不动手?”慕容冲脸色苍白,静静道: “我不想死!”清河公主叹息道: “我知道你心中的痛苦,如果你杀了他,不仅可以洗刷你的屈辱、我的屈辱,还有我们慕容鲜卑的屈辱。”

“不能!”慕容冲尖着嗓子叫道,也许感到自己过于激动,又压低声音吼, “如果我死了可以让大燕复国,可以洗刷慕容鲜卑的耻辱,那么我就去死!可是不能!我死了,不过是一缕孤魂,游荡在漳水边的孤魂。”

慕容冲紧紧地握住刀柄,仿佛重获了力量,心绪又恢复冷静: “司马迁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个受过宫刑的废人都知道的道理,何况我大燕皇族。杀死苻坚容易,光复我大燕的荣耀难!屈辱并不可怕,解脱才真正可怕。一个人活着,只要有目标就没有屈辱!”

慕容冲仰着头走了,每一步都那么坚定。清河公主心想,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真的能够扛下来吗?真的能够完成复国的梦想吗?

慕容冲的意志比清河公主想象的坚定,直到他见到一个人,只看了一眼,他就开始战栗动摇。

有梦就有希望

百闻不如一见。慕容冲脑中灌满王猛的大名,当见到他的时候,慕容冲只想说四个字:“名副其实”。此人相貌俊伟,只不过随意站着却稳如磐石,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这一对君臣珠联璧合。慕容冲总算明白为什么苻坚弑君夺位尚能坐稳江山,为什么一个小小氐族能够统治关中,为什么数十万鲜卑铁骑一战瓦解——因为秦国有王猛,也因为秦国有个用人不疑的苻坚。

慕容冲一见到王猛,不由得遍体生凉。他发现这个人真的不可战胜。只要王猛在一天,他慕容冲复国的梦想就仍只能是梦想。

王猛从容地望着他,一句话也没有讲。在王猛心中,姓慕容的只有一个人最为可怕,那就是慕容垂。他觉得亡国的慕容鲜卑日后如果东山再起,其领军人物必是慕容垂。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王猛的眼光。但他只对了一半。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少年,也将用一种血淋淋的方式,重建一个大燕国。

日后两位燕国国主,尽管势不两立,现阶段却有同样的一个心愿,那就是巴不得王猛早点死。慕容垂是为了报仇——因为智计百出的王猛曾设下“金刀计”差点把他害死;慕容冲是为了复国。

慕容冲站在被人忽略的角落,内心躁动不安。深宫中仿佛与世隔绝,而高高的宫墙之外,更有王猛一手遮天。复国之梦,像天边的流云一样遥不可及。

他希望王猛去死,王猛却帮他做了件好事。王猛见苻坚宠爱慕容冲,认为有失检点,于是百般劝谏。时间一长,苻坚被闹得实在不耐烦,只好将慕容冲送出宫外,让他出任平阳太守。多亏王猛,慕容冲终于可以摆脱娈童身份。

箫声低咽,素月凝霜,人在荒原。

敏感自尊的慕容冲,不想被人看见笑话,选择了夜间上路。

出发前,他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喝醉。在秦宫时,他滴酒不沾唇,因为他要保持清醒,不让自己陷入迷醉。而现在,酒真的可以让人忘却一切痛苦吗?不知道。因为醉酒总有清醒的时候,清醒了又会记起,那么喝酒又怎算忘却。

忘却……什么是可以忘却的呢?国破家亡,可以忘却吗?后宫屈辱,可以忘却吗?清河公主,美丽而憔悴的脸,惨淡的笑容,别离的眼泪,可以忘却吗?除了她,日日耳鬓厮磨的竟是苻坚,一旦分别,可以忘却吗?

独立夜风之中,孤独、羞辱、绝望、思念如潮水般袭来,慕容冲忍不住抱住一棵柳树痛哭,哭得很伤心。深深的宫闱仿佛一个冗长的噩梦,好容易从梦中醒来,人立在宫墙之外,却发现无可庆幸。如果找不回自己的尊严,不能复兴大燕国的光荣,天地虽广,也不过是个更大的囚笼。

少年的心瞬间被一个庞大的身影占满,恍惚觉得抱着的竟是苻坚,想把他推开,却怎么也推不开。忍痛抬头四望,万籁俱寂,西风飒飒,何处是归宿?肠寸断,泪痕干,擦过眼泪,还要上路。

慕容冲去了平阳。在那里,他关注着秦国的每一个举动,期待着挫折、动荡和混乱,可是现实让人绝望。他眼睁睁看着苻坚的大秦国在王猛的辅佐下,一天比一天强大, “平燕定蜀,擒代吞凉”,统一北中国,奠定当时中国北疆最大版图。

捷报频频传来,慕容冲的希望也一天比一天暗淡。复国,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但是慕容冲凭着一股少年的狠劲儿,咬紧了牙关,等待着。他相信,只要有梦,就一定还有希望。

最后一线光明

事情的转机总是突如其来。秦相王猛病逝了。

苻坚亲自到宗庙、社稷坛祈求神灵,并分派侍卫大臣前往黄河、华岳,遍祈诸神,为王猛延命,却也挽留不住这位大秦国的顶梁柱。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是以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圣,天下幸甚。”这是王猛最后一次上表,劝苻坚及时收手,面对胜利绝对不能狂妄自大,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不要为了追求完美而攻打江南的东晋王朝。

这位大秦名相的每一句遗言都让慕容冲心惊肉跳: “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殁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王猛要苻坚除掉鲜卑贵族。幸运的是,苻坚这个老情人并不想杀掉慕容冲,不想杀鲜卑人。慕容冲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自己要完成兴复燕国的梦想,必须有一个合适的时机。王猛一死,他敏锐地察觉,大秦围蓬勃上升的势头忽然凝滞了一下,这意味着转折点就要到来。

老情人果然大手笔,苻坚大规模地迁徙各地人口。十五万户氐族人去了全国各地,四万户鲜卑人迁到关中。非人道的决策受到氐族人强烈反对。氐人分别之时,呼儿唤妇,哭声震天,哀感路人。宦官赵整援琴而歌,唱“阿得脂”劝谏,“阿得脂。阿得脂,博劳舅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当语谁!”这是委婉地告诉苻坚,你把氐人迁走留下鲜卑人,一旦鲜卑人造反,你依靠谁呢?

苻坚一笑置之,他的雄图大略岂是寻常人可以理解。迁徙氐人,表面上是效仿周武王和汉高祖分封天下的做法,欲将天下变为苻氏之天下。其实他另有想法,他推行民族融合政策,一面向关中迁徙各族人民,一面向全国各地迁徙氐族人,互相交融,使江山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可以平衡各地的人口比例,以免发生民族****。

愿望是好的,但是事情会如他所愿吗?上天给出了神秘的警告。

漆黑的夜里,一个神秘人突然闯进秦国皇宫明光殿,声音凄厉地喊道:“甲申、乙酉之年,鱼羊吃人,悲惨啊,悲惨啊,没有人能活下来!”阴森恐怖的声音,传遍宫廷。

苻坚下令抓捕神秘人,宫中城中搜个底朝天,但神秘人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杳无踪迹。诡异的声音有所指,鱼羊合为“鲜”字,暗指鲜卑人。氐汉官员以天道示警为由,固请诛杀鲜卑人。

慕容冲又一次感受到死亡的逼近。王猛的话苻坚可以不听,那毕竟是人的话;这回换成老天爷开口了,苻坚还不相信吗?

——苻坚还是不信。为了完成天下的大一统,他早已下定决心要排除万难,绝不会因一句谶语而改变主意。他坚持不杀鲜卑人。

慕容冲松了一口气,他忽然觉得苻坚这个人真的不错。

南征酝酿中。苻坚要倾国之兵力南下,消灭最后一个敌人东晋。群臣强烈反对,认为东晋有长江天险,不可强攻。苻坚傲慢地对臣下们道: “我大秦有雄兵九十七万,投鞭于江足可断流,东晋又有什么可凭借呢!”

不是所有的人都骄狂自大,事实上,保守派相当的清醒。大臣们坚持己见,吵吵嚷嚷,让苻坚头疼不已。

可是还有人比他更为头疼。远在平阳的慕容冲,一直密切关注着朝堂上的一举一动,此时心急如焚。假如苻坚被逼妥协,他慕容冲就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从此只能在平阳终老。

命运真是爱捉弄人。这样决定性的时刻,竟然又是皇叔慕容垂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

就在苻坚一筹莫展的时候,慕容垂站了出来,力排众议,赞成南征,他说: “陛下功高汤武,威泽八方……大秦强兵百万,韩、白盈朝。陛下乾纲独断,干大事不谋于众,若听群臣之言,岂能建不世之功!”一席话慷慨激昂,掷地有声,说得满朝文武做声不得,听得苻坚龙颜大悦。

慕容垂是真心实意赞成南征吗?当然不是。正如王猛所料,这个人,不是池中之物,早晚要起异心。

无论如何,苻坚的一意孤行,必将成为慕容冲兴复燕国的最后一线希望——只要苻坚败了。

一个帝国可以迅速崛起,也可以瞬间崩溃,但是,一个灭亡的帝国很难再恢复生机。然而,慕容鲜卑人却做到了,不仅做到,而且同时复兴了两个燕国。人从荣耀走向屈辱,从屈辱再走向荣耀,需要多久?我们的主人公告诉你,十四年,十四年零一个月。慕容复国的神话印证了一句古老的谚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秦晋淝水一战

慕容冲站在平阳的府中,忧心忡忡地眺望着南方。在那里,苻坚带着九十七万雄师浩浩荡荡向东晋发起挑战。秦与东晋两大帝国的生死较量,即将展开。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只要秦国打赢了这场仗,东晋必将覆亡,苻坚的天下一统的心愿,指日便可实现。这是慕容冲最不愿见到的结局,他只能将最后的一丝希望,寄托在晋军的指挥官身上,那个人的名字叫谢玄。

初冬,一片肃杀,远处的八公山上树影重重。朔风卷起枯枝黄叶,散落在淝水河内杂七杂八横躺斜偎着的秦兵尸体上,殷红的河水缓|曼地向北流淌,空气中凝固着令人窒息的血腥味。

淝水两岸聚集着双方三十五万铁甲大军,声息全无,死寂一般。

秦晋两度交战,一胜一负,秦军取寿阳,晋军拔洛涧。

苻坚远远望去,淮水之上,舟舰云集,帆影重重。淮水之南,旌旗招展,精甲耀目。原以为百万大军所向披靡,不承想晋军顽强不屈、斗志高昂。苻坚不禁茫然若失,又见八公山上草木如林,以为下面有伏兵,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从投鞭断流到草木皆兵,心理落差有多大!

苻坚的对手却保持着极度的镇定。

江东自古俊才辈出,项羽、孙策、周瑜、陆逊,各领一时风骚,历史的机缘再次成就一位风流儒雅的名将——谢玄。后人将其与周瑜相提并论,南宋张孝祥作有《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词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钧。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立马淝水对岸的东晋名将,气定神闲。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如此简单的用兵之道,竟也有太多的人不明白。

谢玄精通书法,他挥毫泼墨,写下一封名传千古的战书:“君悬军深入,而逼水为阵,是不欲战!诸君稍却,令我军渡淝水,将士可得周旋,我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苻坚一见此信,第一个念头不是怀疑有诈,而是计上心来,准备趁晋军半渡之时以铁甲骑兵夹击,于是竟然同意退兵让晋军渡水。

百万大军,往后一退,一切都不可收拾了。谢玄恐怕也未想到他的一个小小花招竟如此容易得手,如何肯放弃战机,亲自拔出剑来,下令攻击!

这一声令下,将前秦的百万大军化成历史的泡沫!

晋军抢渡淝水,发起攻击。苻坚才知上当,想要阻止后退的军队,已是手忙脚乱。偏偏这个时候,降将朱序在后军大呼: “秦军败了!”

秦军中各族将士本来就不想为氐人卖命,正在向后退却之时,忽然闻听前军败了,哪里还想得了许多,纷纷丢盔弃甲,只恨马儿跑得不够快。兵败如山倒,大军如潮水一般向后争先,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苻坚自己也身中流矢,策马而逃。晋军乘胜追击,直至青冈,大获全胜,缴获秦军器械、军资、珍宝堆积如山,牛马骆驼十万余头。晋军再未追击,秦兵也不敢休息,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以为追兵已至,草行露宿,忍饥挨冻,及至逃到洛阳,十停已去了八停。

有的时候历史显得莫名其妙。前秦与东晋的大决战,竟然以这样的方式

快速结束,并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写入教科书。朱序的一呼成为千古一呼,秦军的败逃则可谓千古一逃。

这一切只有一个解释,秦军将士们根本就不希望秦军获胜。秦军的构成很复杂,氐人、汉人、鲜卑人、羌人、匈奴人、丁零^、——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所有的民族。“多国联军”看似庞大,其实没有半点凝聚力,是以其崩也忽焉。

飙风突起,群鹰则有凌霄之志;天下大变,英雄则会伺机而动。不甘心失败,深藏亡国之痛,胸怀兴复野心,又岂只有慕容家族?秦军一败,烽烟四起。丁零人起事,乞伏鲜卑人建国,慕容垂回到河北,斩吏烧亭,举旗复国,史称后燕。

慕容冲呢,这岂非他朝思暮想的机会?干大事的人,绝不会错过机会!

淝水战鼓的余音犹在耳边,昔日在天王苻坚怀里缠绵缱绻、万种风情的男人已经跃上了骏马,舞动起长戟,他要告诉世人:我慕容冲七尺男儿,绝不是任人玩弄的娈童!

振翅上云霄

起事之前,慕容冲最想见到的人就是清河公主。 他从平阳再次回到长安,回到那充满屈辱和欢乐的秦宫,见到了清河公主。十年生死两茫茫,谁能想象到,他人十年后的容颜。 清河公主的宫中没有浓郁的香气,只有重重的草药味。一个女子斜斜偎着大迎枕,覆着锦被,鬓发散乱,玉颜惨淡,只有弯弯的柳叶眉下一双眸子依然晶莹。大燕第一美女的风姿妖娆,到今天是消散殆尽了。

她咬着牙对慕容冲说出一句: “好!你很好!”慕容冲叹道: “你却不好!”

慕容冲好,是因为有希望;清河公主不好,是因为她的生活没有希望。

慕容冲和清河公主并非一母所生,但是昔年在燕宫,姐弟俩便情深意款,青梅竹马。谁知造化弄人,国破家亡之后,他和姐姐竟同入秦宫,一起服侍秦王苻坚。以燕国王子和公主的身份去迎奉灭国破家的仇人。

对清河公主,慕容冲既爱且恨,爱号恨都源自那一段风花雪月。慕容冲所受的委屈和哀痛,也只有在比他大两岁的清河公主怀里,才能从肉体上得到一时的安宁。这也是慕容冲重回伤心地的原因。

慕容冲依旧淡淡道: “我要告诉你一件事,南征败了!”

清河公主难以掩饰心中的狂喜,神色诡异,似乎要笑,身子却向后一仰,哇的一口血吐了出来。她的脸色越发苍白,喘息道:“我想让你见一个人。”宫女带进一个小男孩,眉清目秀,身材俊俏,举止风流。慕容冲脑中“嗡”的一下,眼前活脱脱就是十四年前,大燕亡国之后的那个自己!

清河公主惨笑一声,“凤皇,你看,他像不像你?”